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9019章 貌似不识字(1)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话说张柬之听到释如刚才讲到禅宗祖师说什么“佛是了事的凡夫,不要执着于佛经上所有的话......”突然想起江湖盛传六祖惠能一些诸如“不识字”、“无文化”、“目不识丁”、“文盲”乃至“文盲哲学家”等风言风语,于是乎,他见释如刚说完“随顺法相”,未待他继续开口讲下去,便将这一话题抛了出去,看看这个大和尚怎说。

“请问施主,何谓‘文盲’?‘目不识丁’又怎么解释?”释如不愧是个老江湖,西来的和尚,一下子就把这一难题抛回给张柬之。

张柬之自幼饱读诗书,金榜题名的朝中宰相,犹如这些小儿科岂能难倒他。

只见张柬之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引经据典回答释如的问题:

“文盲”,是指不识字或者不会写字的成年人。目不识丁,基本释义:“丁”,最简单的一个汉字。意为连一个字也不认得,借以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出处:《容斋俗考》: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之《唐书》。

张柬之解释完“文盲”和“目不识丁”后又说,“目不识丁”,是一句汉语成语。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其在句子中构成主谓结构。下面,老朽讲讲“目不识丁”这句成语的出处:

以前,有个财主姓丁,他有一个儿子,都十多岁了,还什么都不懂,请了好几个先生,就是教不会。丁财主心里可急坏了,一天他出榜文,声称若谁教会丁少爷一个字赏银十两。

一位老秀才见了,心想:这孩子再笨,也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姓吧?况且,这个“丁”字笔画简单,又好写,又好认,我怎么会教不会他一个“丁”字呢?于是,他便揭了榜。

到了财主家后,老秀才每天都叫丁少爷学习“丁”字,一晃就过了九天,丁财主要靠丁少爷。老秀才怕丁少爷忘了,特意准备了一根钉子,让少爷拿着,说:“万一忘了,看看手里的东西,就想起来了,懂吗”少爷点了点头。

秀才领着少爷去见丁财主,写了一个“丁”字说:“小少爷,这个字怎么念”

谁知少爷看了半晌,还是想不起这是个啥字。秀才赶紧提醒他:“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

丁少爷低头一看,说:“一根铁棒。”

秀才一听,气得直跺脚:“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目不识‘丁’不要紧,我的十两银子可完了。”

从此,“目不识丁”这句成语便传开了。

“六祖惠能总不会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都不会写吧?”一定禅师听了张柬之所讲的目不识丁这个故事后,禁不住问张柬之。“至于六祖惠能学问,那就不用老衲再费唇舌了。”

张柬之想着一定道:“有人说,六祖惠能是个文盲。各位,在未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有损六祖惠能形象之前,请看以下发生在六祖故乡的一件事,看看六祖乡人对这一说法是怎样的。”

前几天,老朽在六祖故居夏卢村,经过讲古台时,台上一名说书人念念有词,说“六祖惠能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该说书人话音一出,台下的听众反应甚为强烈。其中,坐在前排有一位听众颇为激动,只见他“霍”地站起身,指着台上那名说书人,“你好说吾说,说六祖惠能系文盲!”欲冲上台去和那名说书人理论,被身旁几位听众劝住,义愤之情,难以言表。“从上述几个事例说明,有关‘六祖惠能目不识丁’、‘文盲’等,老朽认为失之偏颇,甚为不妥。”

张柬之说到这里,故意停了一下,望着禅如一脸的惊异表情,然后又说:“退一万步来讲,即使“六祖惠能目不识丁”,你们,特别是你们岭南人,也不能不分场合把这些敏感的字眼当“故仔”来讲呀?!试想一下,难道这样说,不会有损六祖惠能的印象吗?况且“惠能不识字”这句话,是源自惠能在东禅寺南廊求江州大才子张别驾替他写偈语时说的一句自谦话。”

“对!这位施主说得对。一定禅师双手击掌,在旁附和着说。

张柬之追述道:当时,寺中僧人隐隐发觉五祖弘忍将禅宗衣钵传给了惠能后,别有用心地煽动众僧说:“咱们这个师父啊,一点儿也不为咱们着想!弄了惠能这样一个不识字的南蛮子给咱们当祖师爷,今后可怎么办呢?难道要我们大家都跟着他还俗不成?”你看看,这句貌似为禅宗大业着想的话,实则有意贬低惠能,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个影隐,还煽动200僧人一路追杀惠能。

一定禅师:贫道在前段整理寺中佛经时,从六祖惠能生平事迹和经书中发现:六祖惠能是识字的。

接着,一定禅师有理有据地分析:从惠能的成长环境来看,当时的新州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战略的重要性,和新州相毗邻的合浦县是海上的重要登陆港,商贾往来频繁,商品经济很发达。诸多信息表明,惠能幼年成长之地新州,具有较深的历史文化积淀,惠能应有所耳濡目染。而惠能父亲被贬前的官位是范阳知府,其母也是当地大户老郎中李和祥之家的千金小姐,知书达理,因此,惠能应具有良好的识字环境。

一定禅师更进一步分析:惠能虽然在三岁那年丧父,但其父在世时,还是教惠能知书识字的,惠能的母亲李氏,也经常在家教惠能读书识字,读《金刚经》。因此,说“六祖惠能不识字”,正如刚才这位施主所言,是失之偏颇、有损六祖惠能形象的。

张柬之接住话题:说到形象,很多人总会提出疑问,误以为形象就是作秀,就是表面,就是花样,就是虚无缥缈。事实上,形象是地标,是窗口,是丰碑,更是历史与现实的见证!

一定禅师:能够树立形象的无疑是标杆,是榜样!

张柬之:也就是说,形象不好拿什么来树?凭什么树?有什么资格树?往小的方面说,你是美女吧,偏偏满脸的麻子还歪嘴,这样的形象能树吗?你肯接受吗?往大的方面说,黄河之所以成为母亲河,那是因为孕育了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灿烂与文明;长城之所以成为民族的脊梁,那是因为彰显了华夏儿女钢铁般的毅志与坚韧!

一定禅师:六祖惠能悟道求佛的艰辛一生,充分展现出颇具中华禅法特色的一代高僧的品格。在当代,他不仅受到武则天、唐中宗皇帝的敬仰与迎请,并下诏书称之“以为法信,顿悟上乘,明见佛性,教被东土,代代相传,至今不绝,万人敬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