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9章 婉拒圣旨(2)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六祖惠能双眼怔定好一会,才答道:“如果为师跟随着薛钦差进京,到宫里跟皇帝论及佛事,阐释禅机,的确可以凭此名扬天下,还可以替自己的佛祖法衣上贴多几道浮华耀目的光环。但是,我们佛门的历代祖师,都是德行高洁,从来都无意晋身帝皇处去侈求什么荣华富贵的,以免玷污了我佛门的净土。就拿我们的先师来说吧。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下圣旨召四师祖道信进宫嘉封,但四祖坚决拒绝而要留在双峰山东禅寺内弘扬佛法。唐太宗派人以武力相威迫,但四祖面对利剑架颈,宁死而不屈,仍然不改初衷。老纳的师父五祖弘忍也有类似的遭遇,唐高宗皇帝曾多次下圣旨,诏请他进皇宫去当什么的国师,承诺给他无与伦比的名与利,但却被五祖婉言拒绝,坚决留于山水林泉之间。”

法海搭上话来:“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皇帝随时随地可以倏变脸色,多少座上客眨眼之间变成了死囚冤鬼。”

慧詹选迭地摆手:“是乎,师父,去不得,干万去不得呀!”

六祖惠能:“为师我是决意不进京的了。除了你们所讲的原因外,我还觉得……”

众门徒:“觉得什么呢?”

六祖惠能没有开声作答,而是走到墙角,猛地把酸枝儿案上的那株水仙花拔了起来,吊在手中,晃了晃。

慧詹抢着说:“师父,我明白了。“

六祖惠能:“你明白了什么?”

慧詹指着水仙花道:“这水仙花本是高洁之物,但现在它的根基离开了土壤,吸不到水与养分,它活在世上的时日无多了。我们的‘顿悟’禅说……”

“正是这样!”六祖惠能点了点头,满怀深情地说,“我的‘顿悟’禅说,乃是承传先祖的山林佛教、当植根于山水林泉之间,植根于广大的黎民百姓之中。在民间广泛传播,这样,才能流传于五湖四海,延续万代香烟。如果老纳我久留宫中,我曹溪的禅法血脉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尽失本色。这禅法就变成了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就会像依附帝室的神秀大师兄那样,蜕变成为离弃百姓的京禅、官禅,仅仅成了宫廷的摆设与装饰品而已。这也是我禅门历代师祖不愿现身皇宫的根本原因。”

“对,师父讲得对,不能去,千万不能去。”徒弟们众口一词。

智常这时才慢慢地开腔道:“师父确实不应进京去,但武则天凶残暴戾,天下人皆知。若不肯前去,便是蓄意抗旨,就会获蔑视皇帝之罪,惹得龙颜大怒,祸及宝林寺,祸及师父与各位师兄弟。”他讲话时脸色严峻。

众弟子这才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互相问道:“这该如何是好呢?”

六祖惠能沉思了一下,道:“我们绝对不能让朝廷将我曹溪一脉官化的企图得逞,但用硬的方法来违抗圣旨,无疑是以卵击石。武学上有以柔制刚之术,这一回我们可以用软的手法来与之周旋呀!”

智常引颈而问:“师父,你有什么方法呢?”

“你们听我讲。”于是,六祖惠能讲出了他想到的方法。

众人听后,异口同声地赞好。

夕阳在西山收起最后的一抹余晖,暮霭在曹溪的大小山壑与溪涧里流淌飘逸。

钦差薛简在宝林寺里浏览了一番,吃过晚饭,仍然不见到六祖的身影,不满地问一直陪同在他身边的法达:“你师父怎么啦,接旨之后,大半天了仍然见不到他的身影,这般怠慢我这个万里而来的饮差?”

法达解释道:“钦差大人初来乍到,有所不知。我师父近日被病魔缠身,今天听到钦差大人你到来,是强撑着老弱病躯,率领我们到山门外接圣旨的。”

薛简并不相信:“有这么一回事?你是在骗我吧?”

法达显得诚惶诚恐:“骗你?钦差大人,你是携旨南来,骗你等于骗皇帝,是要获杀头灭门之罪的。即使给一个水缸贫僧做胆,我也不敢这样做。”

“看来,这也是。”薛简捏着肥胖的下巴,沉思过后,催促道,“多讲无谓,你现在即刻带我去见你师父吧。”他那坚执的口气不容推辞。

"好,钦差大人,且随我来。”法达带着薛简穿过长长的回廊,过了两间偏殿,来到了六祖惠能的方丈室。

方丈室的大门洞开,站在门槛处,薛简见六祖惠能斜倚在床榻上,额角包着一条湿过水的白布,智常正以汤匙给他喂着稀饭。

薛简趋步上前,关切地问:“师祖,你怎么样了?”

六祖惠能望着薛简,没有马上作答,喉咙用力抽噎着,似乎是将哽在咽喉处的稀饭强硬地吞下去。

好一会,才用手指着床前的一张木凳,道:“钦差大人,请坐。”

薛简并不客气,在木凳上坐了下来,劈头就问:“师祖,你打算什么时候启程上京?”

六祖惠能以手捂胸口,蹙额锁眉,道:“皇上召老衲进京,浩荡皇恩,真令我受宠若惊。可惜,老衲不能成行。”

薛简听到六祖惠能不肯上京,心中抽紧,扳起了脸孔,以警告的口吻道:“师祖,你这不是抗旨了吗?须知,皇帝开金口犹如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你蓄意抗旨,对于宝林寺与你来说,这将意味着什么。”

惠能回答时有气无力:“老衲并非有意抗旨,而是有实际难题。”

薛简问道:“有什么实际难题呢?”

六祖惠能长叹了一口气:“老衲久处山林,为瘴气所侵,早已年逾花甲,体虚力弱,心力衰竭,加上近日又染风寒恶疾,手脚麻痹,行动甚为不便。”

“这.....”薛简吟哦了一会,出了个主意,“你行走不便,我可以派轿子抬你上京嘛。”

六祖惠能边讲话边喘着气:“即使我乘轿随你上京城去,但关山万里,途中不少的穷山恶水,风云变幻莫测,时冷时热,乍雨乍晴,如此奔波劳顿,叫我这老弱残躯,如何受得了?老衲最怕的是……”他故意将尾音拉长。

薛简追问:“最怕什么呢?”

六祖惠能无奈地摇了摇头:“最怕未到京城,老衲中途就会病亡。届时,你又怎样回京城去复旨呢?“

“啊……”薛简吃了一惊,脸色刷地变得煞白。他怔怔地呆立了半晌。

六祖惠能见他这副神色,知道此话奏效,继续说:“况且,老衲乃山野草民,绝地贫僧,自知形貌丑陋,脚又有点儿残疾,行动不大方便,不似神秀师兄那般气宇轩昂、庞眉秀目,神采飘逸。倘若奉旨跟随你进京入宫,京城之士民见了贫僧这形容,对佛法便会萌生轻视之心。先师弘忍早已嘱咐贫僧,老衲今生唯有与岭南有缘,师命难违呀!”

薛简听后,眉毛一蹙,双唇紧闭,踌躇了好一会,才走到六祖的床榻前,“扑咚”地跪在地上,苦着脸求恳:“师祖,你自言师命难违,须知,下官的皇命更难违呀!下官是领旨而来,千里飞骑,不分昼夜,为的是专程请大师你上京去。如果你托词不上京师,叫我如何回去缴旨?大师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就先打救下官吧。”

六祖惠能走下床榻,将薛简扶了起来:“钦差大人,老衲也不会故意给难题与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