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73章 妙哉奇也(2)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妙庄王首先让她上山砍柴,她不怕山高路险,荆棘丛生,硬砍回了两大捆干柴。

妙庄王又让她去种三亩三升麦子,她虽然手上磨起了许多血泡,还是把它种完了。

妙庄王见两件事都没难住她,便让人将三斗三升芝麻撒到山坡上,叫她一粒一粒地捡回来,少了一粒立即处死。如果一粒不捡则前功尽弃,从此不准再提出家之事,而且要在三天之内与王公子成亲。

妙音毫无办法,只好坐在山坡上哭。"大哭三声惊天地,小哭三声鬼神寒"。她的哭声惊动了花园内的蚁王,它想起两年前一场暴雨冲垮了蚁穴时,是妙音将自己的臣民们从水中救上岸来的,便发动蚁国的几千万只蚂蚁,帮妙音公主把三斗三升芝麻全部捡了起来。

妙庄王无计可施,只好让苏宰相到百雀庵去找慧妙师太,要她设法逼三皇姑返俗。

苏宰相怕老师太知道内情后不敢折磨皇姑,便含糊其辞地对她说:"妙庄王有旨,从今以后,若有妙龄少女要出家为尼,务必百般折磨,逼其返俗……"

这样一来,妙音公主当然免不了又要经历十磨九难。

但是,妙音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出家还不足一个月,为什么父王突然派兵来焚烧庵堂。

因此,她决定连夜赶回京城,当面问个明白。

她正准备启程,突然几位彪形大汉破门而入,不由分说地将其捆了个结结实实……

妙音见来人蛮不讲理,便厉声喝道:"我乃当今太子,谁敢胡来!"

"谢主隆恩,奴才生怕捉错了人,是太子就对了。"

"奴家乃三皇姑妙音!"

"苍天有眼,圣上有令,走了三皇姑,提头面君。"

妙音相信父王不是那种朝令夕改的伪君子,更不是那种出尔反尔的小人,便紧接着追问道:"你等可知假传圣旨,该当何罪?"

那领班的倒也乖巧,只见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将一柄宝剑高高举过头顶,斩钉截铁地说:"这里有尚方宝剑在此,请三公主过目,奴才确系奉旨而行,求公主海涵。"

有道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妙庄王既是三皇姑的生身父亲,又是一国之君,背叛君主谓之不忠,不遵父命,谓之不孝,让领班的"提头面君"谓之不义,将来人处死以保全自己性命,谓之不仁。

如果她自己想设法逃走,是有办法的,为了不做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乖乖地跟他们进京。

其实,这一切都不是妙庄王的主意,而是三皇姑的"公爹",苏韦锦的父亲苏宰相在暗中做的手脚。

苏宰相是妙庄王的宠臣,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宫中机密,无不参与商议。

妙庄王选中他的儿子为驸马,并有意让其继承王位的事儿,他不仅知道得最早最快,而且认真地打过如意算盘。

他比妙庄王年轻十多岁,只要儿子继承王位,等妙庄王一死,自己就是太上皇。

媳妇听儿子的,理所当然,儿子听老子的,天经地义。到时候自己这个一家之主,也就是当然的一国之王了。

没想到这如意算盘刚刚拨动,那该死的假太子竟突然心血来潮,出家当了尼姑。

妙音一走,儿子的皇帝做不成了,自己更是老鼠跳进糠箩里,一场欢喜一场空。

本应是一盘大获全胜的好棋,一夜之间竟变成了无法收拾的残局。细细想来,成败的关键,又全系在三皇姑这颗棋子上,只要她同意和自己的儿子成亲,王某人便是兴林国的主宰者。

为了实现太上皇的美梦,苏宰相编了一套天衣无缝的谎言,欺骗了妙庄王。

他说百雀庵为佛教圣地,实为淫荡之所,庵内和尚尼姑混杂,下流香客甚多,三皇姑有志出家是假,想在百雀庵与情人幽会是真。为了既能与心上人朝夕相处,又不背那不忠不孝之名,这才谎称自己是神仙转世,不爱高官厚禄,只求普度众生,等等。

妙庄王一向对苏宰相深信不疑,一听这话,顿时龙颜大怒,当即降旨火烧百雀庵,让三皇姑与五百尼姑同归于尽,并让苏宰相带着兵马大元帅苏力行去行刑,以便维护皇族声誉,清净佛门圣地。

苏宰相让苏力行在围困百雀庵时,网开一面——留下后门不围。他料定火起之后,妙音绝不会坐以待毙,只要她冲出后门,他们就用四辕马车将她拖回宰相府,逼她连夜与儿子成亲。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带着儿子去负荆请罪,只要事先给正宫娘娘透点风声,然后来个双管齐下、内外夹攻,不愁妙庄王不法外开恩,更何况要招王公子为驸马,又是妙庄王的初衷呢。

苏宰相并不知道妙音咬指喷血一事,只说是天不灭尼僧,地不亡百雀,星明月朗之夜,竟连降红雨三阵,保住了五百尼僧和百雀庵。

他们不敢逆天行事,只得班师回朝,再次欺骗圣上说他们在去百雀庵的路上突然良心发现,觉得百雀庵虽乱,但毕竟是佛教圣地,并非人人污乱,三皇姑虽错并非罪在不赦。想到这些便顿生怜悯之心,为给三皇姑以悔过之机,不如派几名心腹将校,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妙音带回京城,绑赴刑场,以屠刀逼其服从圣命。这样既能免伤无辜,又维护了皇室的声誉,更表现了圣上不徇私情,大义灭亲,确有一石三鸟的奇效,杀一儆百的殊功。

兵马元帅苏力行生怕妙庄王了解真情后,问他个办事不力之罪,苏宰相这番慷慨陈词,反而主动推荐了四名武艺超群、能说会道的心腹,连夜将妙音带进了京城。

正宫娘娘闻讯亲自出面将女儿抱回宫中劝了一夜。第二天又劝了一个上午,妙音不仅生死不从,而且剪去了满头青丝,以求永不返俗。

午时将近,宝茵王后眼睁睁地看着刽子手将女儿从自己的手中"夺"走了,她除了暗自流泪之外,别无他法。

苏宰相亲自出任监斩官,曾先后三次试图劝告这位举足轻重的"儿媳"回心转意。

妙音冷笑一声:"我晓得你是吃剩饭长大的,尽出馊主意。可惜你是臭虱咬菩萨--找错了主儿!想当太上皇么,还是睡摇篮转个胎再来吧。"几句话气得他脸色铁青,手脚冰凉。只见他提起朱笔,"嚓、嚓、嚓"一连在妙音的名字上打了三个×,"嗖"的一声抛在地上,怒吼一声:"还不与我斩了!!"

一声令下,刽子手哪敢怠慢,他们一个翘起脚板,"嚓、嚓、嚓"将屠刀在自己的鞋底下荡了三下后,成马步站稳将握刀的右小臂用力抬至胸前,刀口向外,刀背紧贴小臂,单等那午时三刻的到来。

"咚、咚、咚"三声报时鼓响过后,领头的刽子手一个箭步跨上前去对准三皇姑的后颈窝"嚓"的一刀。

凭他那牛高马大的块头,凭他那比树桩还粗半寸的胳膊,凭他那数十年的杀人经验就是一个练了数年气功、五大三粗的黑脸大汉,他那"嚓"的一刀,也能叫其脑袋飞出丈八尺的,依理而论,杀个把细皮嫩肉的皇姑,简直跟削萝卜差不多。哪料到刽子手"嚓、嚓、嚓"连砍三刀,只听得"砰咚、砰咚……"三声清脆的铿锵之声,那屠刀竟断成三节,手中只剩个光秃秃的刀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