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3章 禅定(上)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这天,张少飞行至乐昌县的西山石门,听说石门寺,有一位慧远禅师,精通禅法,深得坐禅三昧,经常入定一个月以上。

张少飞听后,心想:一个多月,兀兀坐在那里,不动不摇,不吃不喝,甚至没有呼吸,没有心跳!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

于是,张少飞决定前去参谒慧远禅师。

渐近石门寺,张少飞发现眼前有大小石山几十座,高低错落,大小不一,而石门的门却一律紧闭,了无人迹,好像没有人居住一样。

张少飞正感到疑惑之际,只见从山中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位担柴的老僧,正在石门寺方向而来。

张少飞见挑柴老僧渐近眼前,连忙迎上前去,双手合十,道:“大热天的,师父上山打柴,辛苦了。”

那位老僧见有人相问,便放下挑着的那担柴,浑浊的双眼打量着眼前的这个陌生人,回应道:“不辛苦,是心不苦,命苦。”

张少飞一听,不禁一愣。

老僧呵呵一笑,接着说:“心若不苦,何苦之有!”张少飞被他的诙谐逗乐了。

笑过之后,张少飞问道:“请问大师,慧远禅师住在哪里?”

老僧似在与张少飞斗禅机,幽默地说:“慧,还有远近吗?既然是禅师,哪里不能住?”

禅,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而高明的禅师却随时都能用独特的动作、别有韵味的言辞启发学人,使之心有灵犀,豁然领悟。

在这位老僧的激扬下,张少飞禅心灵动,不禁意气风发,逼拶追问:“这么说,天下岂不全被禅师占有了?”

老僧自有其说法:“我仅仅是个打柴僧,如何知道!”“咚!”老僧抽出柴担,往一段中空的木头上敲击了一下。

声响过后,座座石山那紧闭着的门陆续打开了,一个个禅僧从中走出来——难怪安静得如同无人呢,原来,禅僧们都在坐禅。

那位挑柴的老僧,就是他们的师父——慧远禅师。

为了弟子们能够安心禅修,他老人家便亲自上山打柴。

张少飞一边帮他将干柴担到斋堂,一边开玩笑说:“我早就向往慧远禅师,故前来拜访,谁知来到了这里,仅仅遇见了一个担柴翁!”

慧远禅师笑着嘲弄他说:“你呀,只见担柴翁,却不见慧远。”张少飞故作不解,问道:“如何是慧远?”

慧远禅师知道遇到了不凡之人。但年老成精,佯装痴癫,指着柴捆叫道:“柴!柴!”柴是慧远?慧远是柴?”

禅,就是这样灵动,就是这样意趣盎然!

慧远禅师有一句口头禅,“久坐有禅”。他的意思是说,只有你长期打坐,深入禅定,自然而然就会有禅——由禅定而显发出大智慧。因此,他严格要求他的弟子们,不倒单(夜间不展开铺盖,即不睡觉),昼夜坐禅。

……

慧远禅师通过与张少飞一番接触,对他喜爱有加,便留张少飞在寺里参禅。

于是,张少飞便留在了西山石门寺,每天跟着慧远禅师修习禅定。

禅定,也称作“三昧”;梵语为“禅那”,也称之为“思维修”、“静虑”,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手段。它是“定”与“慧”的统称。“悟之曰慧,修之乃定。”

人世间一切妙用,万行万端,乃至神通光明,皆有定发。故,欲求圣道,必须禅修。离此无门,离此无路。

是啊,不经过思维修、静虑,如何使自己杂乱的心沉静下来?心不清静,如何显发智慧的光芒?

其实,禅定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更非佛教独有。例如,张少飞给刘秀彬重新诠释过的儒家经典《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怎么“明明德”呢?首先得做到“止”,止的功夫修到家之后才会有“定”,身心安定下来才能够做到真正的“静”,心静之后能安、能思虑、能思维,经过思维、静虑,才能打开智慧的大门。

在生活中,专心致志,即是禅定。所不同的是,平常人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禅定训练,定力暂短,很难做到浑然忘世,完全忘我。而佛教行者,他们因禅修而产生的定力,不可思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