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4 结缘曹侯村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惠能从新州出发,朝北走去,越重山,涉溪涧。

一天下午,走到一座深山里。他感到口渴难耐,便到小溪旁掬口溪水喝。

忽然,听到了远处传来了“救命”的叫喊声。

惠能连忙遁声奔去,刚穿出小树林,不由得叫了起来:“哎唷!”

原来,有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正在忘命地朝这边奔来,他的后面,有一头斑斓老虎追着,并且是越来越近了。

惠能从小就在深山长大,猛兽也见惯了,故此,他并不显得慌张。他站定之后,想了想,从路边捡起了一块拳头般大的石头,又执起了一截木棍,一边勇敢地迎上去,一边叫道:“别惊慌,我来救你!”

书生见有位汉子前来救自己,朝他这边飞快地奔跑过来。

惠能向那书生道:“你快躲到我身后的那块大石块后面,待我来对付这只老虎。”

“好。”书生遵嘱,跑到大石块后面躲了起来。

那只斑斓老虎见书生蓦地不见了,而惠能拦在路中央来,咆吼着,张牙舞爪地朝惠能扑了过来。

惠能不跟老虎硬拼,身子异常灵活地闪开了。跃起的老虎扑了一个空,落到惠能的身子后面。

惠能趁老虎还未来得及再作反应,右脚踩地一拧,快速转过身来.与此同时.右手举起了木棍。朝老虎的屁股狠狠地击下去。

老虎扑食不到,反遭棍击,一个翻腾,在地面打了几个滚,横过身子来,虎视眈眈地盯住惠能。

惠能知道,此时已是势成骑虎,千万不可退却,不然,反而会被迫上前来的老虎吃掉。于是,他也瞪大了眼睛,盯住老虎。两者成了对峙之势。

老虎前肢往下趴低,再扑腾跃起,张开大嘴,呲着锋利无匹的尖齿,朝惠能再度扑来。

惠能临危不惧,觑个正着,左手的石块朝着老虎的大嘴里猛地掷去。

平日,惠能在深山打柴为生,常常用石块掷打大树上高高挂着的野果,命中率相当高。如今,两者的距离挺近,而这老虎张开的是血盆大嘴。

惠能这用力的一掷,石头直接掷进了老虎的咽喉里,哽得老虎要吞吞不下,欲吐吐不出,十分难受,在地面打了好几个滚,滚下山坡,离去了。

那书生惊魂未定,从大石块后走了出来,上前向惠能施礼:“多谢壮士救命之恩。”

“没什么,难道我会眼睁睁地看着你这个大活人被老虎吃掉不成?”惠能摆了摆手,他抹了抹额角的汗水,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曹溪。隶属韶州管辖。”被救的书生喘过气后,回答道。

惠能打量着他,问:“你是——”

书生回答说:“小生名叫刘志略,住在附近的曹侯村。曹侯者,昔日魏武侯之玄孙也。溪水流过曹侯村,这地域便叫曹溪。你是——”

惠能坦言道:“我姓卢,名惠能。”

刘志略打量着他:“看你背着行囊,是到北方去做生意吗?”

惠能摇了摇头:“非也。我是前往湖北黄梅寺向五祖弘忍大师学法的。”

“啊,你要投入佛门?”刘志略吃了一惊,眼睛惊诧的光芒逐渐散去,道,“说来也巧,我家的姑姑也是一个出家人。”

惠能大喜:“如此说来,我跟佛真的有缘了。”

刘志略指着暮云四合的天空道:“天色不早,你赶路定然很辛苦了。暂且到我们村里歇歇吧。”

惠能仄着脑袋想了想,道:“这也好。”

回到曹侯村,刘志略叫家人杀鸡宰鸭,以隆重的礼节招待惠能。

两人在宴席上越谈越投契,当即焚香,以天地为证,结义为兄弟。

夜色已临,曹侯村被浓浓的夜幕盖掩着。

刘志略跟惠能刚刚结拜完毕,两人正坐在客厅喝着山茶,忽然,一阵衣袂之风卷来,大门口处出现了一位中年尼姑。

刘志略一见,连忙起身作介绍:“她就是我的姑姑。”

中年尼姑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听闻施主从虎口中救了我侄儿的性命,真是大恩大德,堪比天齐。”

惠能笑了笑:“积德行善,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大师,你是——”

尼姑自报家门:“贫尼法名‘无尽藏’,配住在那边的山涧寺。”

惠能问道:“大师,你平日念的是《涅槃经》,还是《金刚经》?”

无尽藏惊诧:“啊,你也懂得经文?贫尼常常念诵的是《涅槃经》。”于是,她跟惠能谈论起经道来。

刘志略平时也笃信佛学,故此,不时插进话头。三人侃侃而谈,一谈已是大半宵。

在刘志略的挽留下,惠能暂时在曹侯村住了下来。

他经常与刘志略到无尽藏尼姑处听她诵经。

惠能善于领会经中的大意,听其诵读后,便能向无尽藏尼姑与刘志略讲解经义。

有一次,无尽藏尼姑拿着一本佛经来,向惠能请教:“这佛经里有几个文字我不认得,今天特地来向你请教请教。”

“向我请教文字?”惠能哈哈地笑了起来,坦率地表白道,“须知,我连斗大的字也不识得半箩。但只要你把经文念得出来,我就能够解答一二。”

无尽藏尼姑十分奇怪,巴眨着疑惑的眼睛:“你既是不识字,又如何能解释经中的意义呢?”

惠能告诉她:“佛法的精妙之理,并不在文字上。我不识字而能解释经义,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无尽藏尼姑听了异常惊讶,更预感到惠能是个奇异的人,于是就将此事遍告村中有德行有名望的长者,说:惠能是一位开悟有道的人,应当请来好好供养。

不久,就有魏武侯曹操的玄孙曹叔良和附近的居民,争先前来瞻仰礼拜。

那一段时间,惠能与刘志略白天一起参加劳动,晚上便去听无尽藏尼姑念经。听念经完毕后,他反客为主,倒过来向无尽藏尼姑讲解经义。

乡里的耆老听说此事,竞相前来礼敬,跟惠能交谈及听他讲过经义后,都忍俊不住赞叹道:“这个卢行者有如此高明的见解,已达至天机自悟。并非一般的人所能企及,实在可以往宝林寺出家当大师。”即请惠能居于当地的宝林寺,称他为卢行者。

惠能在宝林寺住了不久,觉得没有名师点拨,难于成大器,他更是难忘自己本誓求师的初衷,遂告别了刘志略等村人,继续朝北而去。

惠能先至乐昌县的西山石窟,依有远禅师坐禅,后听慧纪禅师诵《投随经》,但是,在听闻慧纪禅师诵完经文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喟然长叹:“经意如此,令我空座何为?”尚未进佛门,惠能已从心底里感到光是坐禅苦修,其益处并非很大。

慧纪禅师与惠能的谈话之中,知他乃龙象之辈,并不适合于在这小寺里修行,对他说:“你该是大鹏展翅,啸嗷九霄之才,这小小的鸟窝并不是你栖迟之处。老衲久闻黄梅双峰山弘忍大师正在大开禅门。他是道行高深的五祖,你可到他那里去进修佛学。”这正合惠能原来的本意,便下了决心,继续过梅关,向北方进发。

也就是说,惠能在参谒五祖弘忍大师之前,其实已经对《涅槃经》等有了一定的体会,到东禅寺后,那里的特定氛围,使他在逆境中将佛法的悟性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惠能一路上策杖徒跣,晓行夜宿。饿了,摘山间的野果充饥;渴了,到溪边掬一把清水饮下。

就这样,惠能走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才来到了蕲州(今湖北)黄梅地界。这个时候是唐高宗李治显庆六年(公元661年)。从黄梅县城往北行走了约莫二十多里,一条宽阔的大江流淌着清波,横在面前。江对岸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山峰——两座耸起的山峰直插云天,凭险对峙。

“啊,东山到了!”这正与新州金台寺的释慧大师向他讲述蕲州东山的地形地貌相符。东山因有双峰并峙,因此亦名双峰山。在云雾缭绕的两座山峰上,有一座座殿堂寺院隐隐约约地掩映在白云绿树之中。朝圣之地就在不远处,夙夜想见的佛祖即将出现在眼前。惠能感到莫名的兴奋,多天以后的疲累一扫而光。

惠能乘摆渡之船过了江,上岸后,沿石阶拾级而上,攀爬了不久,“一天门”跃入眼帘。这“一天门”花岗岩石块砌就,横跨山路,上面镌刻着篆书写的“东禅寺”三个大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