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9018章 非识灭空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这本经的排列次序是很严密的,刚才电天菩萨的光明境界之后,就是喜见菩萨,就得喜了。

以密宗来讲,是喜乐金刚的境界,喜是心理上的喜悦,没有忧悲苦恼,当然也没有那讨债的面孔。

乐就一定轻松,是快乐。

喜见菩萨讲的这一段很严重,到这一步,已经是菩萨地的初步欢喜地。

大欢喜境是很难达到的,喜乐金刚是很难修的。这一段话,等于把二百六十字的《心经》解释完了。

色,包括了物质世界,地水火风四大,都是色,这是有形的。无形的呢?唯识上的八触(动、痒、轻、重、冷、暖、涩、滑),意境上(法处所摄色),也包括在内。例如男女好色,觉得漂亮或不漂亮,就是色法,虽然不是四大,但也不离开四大。喜欢艺术,喜欢山水也是好色。

“色空”,能够把色证到了空,真是太难了,不要吹牛了。但是色法的本性是空,不相信吗?

有个办法,你找个喜欢看的人,整天跟着看,包你看不到半个钟头就厌。

世界上谁最漂亮?

自己最漂亮,对不对?

在镜子里看自己愈看愈美,不是?那你是菩萨了。你试试,只要在镜子里看自己看上三分钟,那个就不是你了。

你不要害怕,有时好像身体都没有了,是很恐怖的。但是有人会利用这个方法,进入空定的境界,不过要赶快把眼睛闭了,不要再看镜子,再看下去会疯了的。

不疯至少也灵魂出窍,很严重的。

实际上,透过注意力集中一点会使你空掉,要注视自己,不要动,也不要去分析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盯住看,这一下就没有了。不但镜中的影像没有了,自己也没有了。

做到了这一步,你就可以了解到色空无我,就晓得色即是空。色的本性自然就是空的,不用你去想办法让它变空,所以色即是空。

《心经》上又加一句“空即是色”,也是非色灭空。不是把物质毁坏了,变成空,而是色相的本身就是空。

有一句流行的古话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一点都没有错。你说花好看,同花本身有什么关系?是你自己着迷。

因此庙子里的菩萨都塑得很庄严,你为什么不着迷呢?因为你有恭敬心在。换了是位小姐,男生看了就着迷了。

受(感觉)想(思想)行(生命本能活动)识(意识),也同色一样,合起来叫作五阴。

五阴都是意念变出来的,是意识变出来的。所以接下来讲识空为二,意识是有,空是没有,看来是对立的,其实识即是空。

为什么叫你们修白骨观?

要解脱成道非修不可,是了色阴境界很快的法门。色阴境界一了,下面四阴很快可以根治了啦。

“非识灭空”,不是用意识境界造出来一个空,如果用意识境界灭了一切妄念达到空,那是非究竟的。因为意识本身自然就是空的。如果修证的功夫集中而通达的话,自然达到喜金刚的成就,心中会有无比的欢喜,比你高中了状元都要开心。所以,要能证到空性,才能真正得喜。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夜里叫作宿,过去中原的天文有分二十八宿,就是星座到晚上投宿在某一个方位,这叫作星宿,是某星座到晚上出现的方位。

但是这个方位不是固定的,从初夜到天明,它的位置一直在变,每月的每一天也不同,所以也可以由观星宿在天体上的位置,知道日子和时间。

在中原的乡下,旅馆都有副对联:

未晚先投二十八

鸡鸣早看三十三

在该联的上联中,“二十八”,是二十八宿,不过故意不写宿字,这个地方晚上可以早点睡觉投宿;下联的“三十三”,是三十三天,早上天明可以早点动身),这是内行人写的。

善宿的意思是这位菩萨真得到好的休息,得定了。

你们想得大休息,得大乘定的,要注意他的报告了。

大乘的定不是念佛、念数息、念止观的小乘修法,而是以无门为法门。

你能够退一盘,以无门为法门,好了,那已经得定了。再者,有本事的,打坐时睡觉,若真睡着了不会点头的。

图画中的老僧入定背是弯的,这哪有入定?

我叫这作弯弓定,月如弯弓,少雨多风。你真能睡个七天七夜不动,也差不多了。

一般人称这是睡着,如果是睡着了,能七天七夜不动吗?

动和念是两回事,妄想谓之动。或许有人会默默在数,我告诉你不用数了,一天二十四小时呼吸多少次,医学上已有统计了。念佛也算是念了几万遍了,那么多遍,你存在哪家钱庄了?这都是动相。

念不动了,身就不动了,就得定了。定了的身子一定会端正的,不如此就不对了。

所以讲气脉也还是有道理的,气脉通了使你强身,身弱不强,你坐着弯腰驼背的,坐个一万年也枉然,这都是秘诀。

真的不动了,妄念不起,就无念了。

我问你们,打坐坐得很好为什么要下座呢?你说时间到了,这是身体,还是心里?你以为是腿不舒服了该下来了,其实是心的问题。以前说过,假使有人用剑指着你,敢动一下就杀了你,你两条腿再麻也不动了,所以是心动。

所以“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到了不起分别境界,就是得定。

这不光是打坐如此,日常做事时也要能如此,不起分别,做了就把它放掉了。所以有时有同道问我刚才讲些什么,我还要他讲给我听,因为我讲了就丢了,好像上台卖唱一样,唱完了就算了。要无往而不定,无时而不定,才真是大乘佛法。

善宿菩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定和休息。像这一位同学,坐在这儿一面听,一面看书,还一面在摇椅子,心都不能专一。

大家在这地方要体会,可见都是在散乱中,自己不知道,要能体会这个净念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