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6章 聪明反自误(3)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众僧人也随着华清长老的话音,跟着吟诵起来。

随后,华清长老指着墙壁上的那首偈语说:“你们听着,从今天起,大家要把这首偈语牢记在心里,时时念诵。只要你们照这首偈语去修行,一定会获得大利益。”

惠明问道:“长老,这偈语是谁写的?竟然有这么大的功用!”

华清长老说:“谁写的,我自然知道。弟子们也能从偈语的意境中体会到谁有这样的修行境界。好啦,现在你去准备香案,让我们礼敬这首偈。”

僧众越集越多。惠明和法如抬来香案,摆到南廊正中。

华清长老点燃一支香,带头朝墙上的诗偈拜了下去。

众僧见长老都如此恭敬虔诚,怎不崇拜有加?所有人都恭恭敬敬跪了下去。

于是,如同天籁一般动听的梵唱赞诵起来……

礼拜结束后,惠明、影隐等十几个中年禅僧,结伴向法如的房间走去。

途中,影隐忽然问道:“惠明师兄,那偈语真的是二师兄写的吗?”

惠明道:“那当然!试问,除了二师兄,全寺僧众谁还能有这么高的境界?”

影隐似乎心有不甘,吸了一口凉气说:“惠明师兄,您的修学成就并不差,为什么不也作一首偈子?我若是有你的本事,我就……”

惠明停住脚步,严肃地对他说:“影隐,你大概是每天接待烧香进供的人,被世俗的名利熏染了心性。佛门是清净地,第一应当看破的,便是名与利!”

影隐合十,后退了半步。

惠明边走边说:“再说,你别把佛门偈子类同于世人所写的诗词,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偈子所表达的,是修证者的境界、明心见性的次第。你今后还是照二师兄的偈子好好修行吧。”

惠明无限崇敬地说:“连长老他老人家都礼拜法如二师兄的偈子,说明他真切领悟了佛慧大意,的确是真知灼见。”惠明高兴地跳了起来:“哇,这就是说,二师兄就要成为宗师啦!”

影隐瞪了惠明一眼,不甘心低语:“长老并未当场表态,说明事情还有变数……”

众人未听清,所以无人理他。

一个禅僧说:“长老说的是让呈偈,不知法如二师兄为何将偈子写在了墙上?”

影隐“亨”了一声,道:“这样就公开了,逼着长老不得不表态。”

惠明大喝一声,道:“影隐,你放屁!你是狗眼看人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影隐还想再说,此时,他们已到达法如的僧房前了。

惠明伸手敲门。

法如拉开门,把众僧迎进室内。

惠明说:“恭喜二师兄。二师兄成了宗师,要首先度我呀!”

法如将惠明扶起,神情激动地说:“诸位师弟,佛道无上,慧海无边,我们共同修学吧!”

正当他们在相互恭维,其乐融融之时,只见小沙弥推门跑了进来,边跑边嚷:“二师兄,快去,长老传话,叫你到长老室去。”

法如一愣:“长老找我会有什么事呢?”

惠明说:“这个时候,还能有其他事?自然是大喜事啦!”

天晓得为什么,此时的法如,心里却莫名其妙地忐忑起来。他并不是一个懵人,反而觉得今天华清长老对这偈如此快就表态,举动又过于隆重,有悖常理。他眼前似乎弥漫着层层的迷雾。

法如神色不宁地走着,那颗心似有十五个吊桶在七上八落,穿过南廊时,涔涔冷汗,从额角直泻眼睑,再流落下巴。

他来到华清长老的室前,用袍袖使劲地抹去脸颊上的汗水。

刚推开华清长老室的门,那双本已颤巍巍的脚再也支持不住,仆地往前倒下,他顺势趴在地面,施礼道:“长老有礼。”

夜已深,四周静悄悄。

华清长老坐在蒲团上,早已听到极其轻微的脚步声在自己的室前戛然而止,如今见到进房来的法如脸上憋得通红,袍袖又湿了一大片,知是刚刚抹过大汗,不禁在心底暗叹,良久,才开腔道:“法如,你起来吧。”

要是往常,法如定然会马上站立起来,眉飞色舞地侃侃而谈,但这一回,他深知事关重大,加上双脚还在发软,故此,仍匍匐于地面,内心的激动使他的身躯在微微地颤栗:“弟子聆听师训,理应跪于地面。”

华清长老没有马上启齿,只是望着匐伏在地面的这个弟子,此时此刻,确实是于心不忍呀!

华清长老知道法如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以为今晚招他独自到来私嘱,是将衣钵传授与他。

说实话,华清长老是深知法如对于宗师无比的信奉崇敬,倾毕生之精力,参悟修禅,勤学苦练,平日,对长老,又是尊敬有加。

从个人感情上,华清长老极其不愿意将这个谜底揭穿,这会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但是,华清长老更加明白,要独具慧眼,挑选英才,绍隆祖业,这事关禅慧的千秋大业,并非私人感情可以替代的。

华清长老小声道:“你还是起来谈吧。”

法如双手支撑着地面,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垂手而立。

华清长老示意法如在他的左边坐了下来,缓声地问:“法如,南廊墙壁上的那首偈语是你作的吧?”

“这……这……”法如不置可否,谦谨地回答道:“弟子愚钝,弟子之所以作此偈,并不敢以此妄求宗师之位,只是想得到长老的指点,看看弟子是不是有一些智慧,懂得了佛慧的大意没有……请长老钦加点化。”

华清长老手捋白髯:“你这偈语文采飞扬,比喻贴切。如果是前往京城应试,定可才压千人,昂首挺胸进入前三甲,即使是在金銮殿对着圣上面试,也是无懈可击。”

法如听到华清长老的夸赞,心中高悬的大石蓦地放了下来,代之一阵惊喜:“多谢长老的褒奖。”

华清长老继续说:“这偈语的内涵颇深,一滴水珠可见阳光,这偈语反映出你对禅慧的领悟已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