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88章 妙哉奇也(17)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妙庄王一行听完这位绝代佳人、何国名妓的故事后,有些大惑不解:既然使何国君臣国民改邪归正的是紫姑,为什么他们丢下紫姑不敬,却去敬那专管茅厕、粪坑的厕神——坑三姑呢?

据知情者透露:是因为紫姑死后手里拿的那部《显异勘》上记载着紫姑的来历——紫姑,莱阳人,姓何名婿,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其妻妒之,正月十五阴杀于厕中。天帝悯之,为厕神。

人们这才传闻,紫姑便是厕神的化身,厕神生前因生活所迫,屈为人妾,又被李景的大老婆所害,因此,死后就见不得一夫多妻的恶习,看不惯纳妾娶小,养汉宿娼的陋俗,而何国又是纵欲污淫最厉害的国度,所以紫姑才变成绝色风场女子,让那些寻花问柳之人花费大量钱财,慕名相求,同床共枕后心满意足,天亮一看才发现紧紧抱在怀里而又令人陶醉的原来是自己的妻子,从此大彻大悟,去除邪念。

有无知者前来求欢,有不信者前来一试,紫姑无一例外地运用此法,经验者无不大彻大悟,改邪归正。

后来她干脆广施法术,让一切苟且贪欢者无不如此,又让那些偷人养汉者,无论白天黑夜,"偷"的都是自己的丈夫,"养"的正是各自的男人,这样,两个月后就再也没有人上天仙阁了。

紫姑待何国臣民全部回心转意后,这才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国王身上。

本来她完全有本领做得天衣无缝,瞒得滴水不漏,但是为了使国王有朝一日能恍然大悟,紫姑有意让他每天清早都从不同的卧室中醒来,眼看将要瓜熟蒂落时,才安排他的结发妻子——正宫娘娘向他说明全部真情,最后再办"百花盛宴"使万岁大彻大悟。

从那以后,何国上起国君下到百姓,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无不崇拜厕神——紫姑。

妙庄王为了满足好奇之心,一定要到紫姑墓前去看一看。

当他们一行五人买了香烛纸炮来到紫姑墓前一看,碑上画的紫姑遗像不是别人,又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妙音。

面对此情此景,妙庄王父女三人忍不住又是一场嚎啕大哭。

无独有偶,正当妙庄王等人大哭之际,又来了一位自称在俗时姓胡的和尚,向妙庄王化缘,所化之物仍旧是黄金锁子骨。这一回妙庄王二话没说就点头同意了。

这瘦和尚比鱼篮国那胖和尚更有法力,只见他起手一掌就将紫姑的坟墓劈开了。

妙庄王上前一看,衣物肉体全都腐烂了,剩下的只有一堆黄金锁子骨。

瘦和尚用禅杖刚将锁子骨挑起,紫姑墓又自动合拢了,瘦和尚一转眼就不见了,妙庄王站在那里呆呆地望着那完好如初的紫姑墓,不知说什么好。

因为紫姑当时爱白衣服,所以后来,三皇姑妙音成了观世音之后,除大悲观音,鱼篮观音外,又多了白衣观音一说。

妙庄王见三女儿妙音一而再,再而三地显灵,越发相信三皇姑是神人转世、大悲菩萨的化身了。

从那以后,他去南海普陀山朝圣的心越来越真,意越来越诚。就在那瘦和尚挑黄金锁子骨的当天,妙庄王拿出五百两银子,在紫姑坟墓前修了一座"白衣紫姑庙",并请人塑了一尊白衣紫姑菩萨安放在庙内享受人间香火,然后继续向南海而去。

妙庄王先前听说何国是去南海途中最小的国度,顶多一年半载就可走出国界,可是不知为什么他们整整走了三年六个月,仍然在何国境内。

妙庄王对李车夫说:"看来我们不能再走了,一定得住下来将路线打听清楚再走。这三年多来,我们赶路的速度比前几年都快,为何一直走不出这小小的河谷呢?"

其他人也有同感,他们先是怀疑自己迷失了方向,转来转去怎么也转不出何国国境。

后来又怀疑三皇姑妙音恨他们,不想让他们到南海去朝圣,这才施展了法术,让他们绕圈子。

当李车夫遵照妙庄王的旨意住下来专门向老百姓探寻真情时,不知为什么所问之人都是千篇一律的两句话:

一是说这的确是何国境内;

二是说他们这三年多来走的路线一点没错。

可是,当李车夫问到何国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大时,他们不是笑而不答,便是故作神秘地说:"此乃天意。''

李车夫整整花了三天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从一群酒客的酒后闲聊中,无意间听到了一点事情。

原来,自从何国的国风陡转,成了真正的君子之国后,那些靠近何国的别国边民们,每天夜里都有人偷移国界:

有因男人吃喝嫖赌,妻子劝告无效,夜里约上娘家兄弟,将何国界碑向南移上三里五里的;

有因妻子不守妇道,男人又不愿扯破面皮闹得妻离子散,借口出门做生意,夜间又溜回原籍,带上锄头推车,将界碑向南推出十里八里的;

也有因受人欺压或生活贫困而偷移界碑的。

说来也怪,凡偷移国界,入了何国籍的不出三日五日,无论男女老少,劣迹不劝自改,恶习不整自灭。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像长了翅膀越飞越远,偷移界碑也就越来越多。

有时一夜之间界碑竟被移动两三次;有时竟有五六家同时去偷移的。这样一来,这国界就越来越远了,君子之国的国民也越来越多了。这也叫人心所向吧。

妙庄王听说路线不错,也就放心地继续赶路了。

这天清晨,妙庄王一行正准备启程,妙清、妙缘姐妹二人突然说她们不走了,其理由是已经看破红尘,要在何国境内落发为尼,出家修行。

妙庄王虽然为她姐妹俩终于醒悟而高兴,却又舍不得她们脱离红尘,更不愿她们离开身边。

无奈妙清、妙缘定要出家,妙庄王只好同意先让她们在水月庵中落发为尼然后再以出家之身结伴而行。

水月庵法师高兴地收了这两名弟子,并分别赏了她们的法号,大姐的法号为文殊,二普贤。

妙庄王一行又走了半年,终于出了何国,来到越国地界。

一打听,原来南海普陀山就在越国境内,只是仍然有一里的路程。

一年的时间虽然并不算短,可是九年的行程只剩下一年,仍然值得高兴。

越国本来是个信道的国度,南海普陀山早已因落伽洞内出了个大名鼎鼎的慈航道人而闻名于世。

可是,当妙庄王一行来到越国境内时,普陀山早已来了一位法号观自在的蓄发女尼,她乘莲花由北向南而来,修行九载功成,人世间受苦受难的信徒,无不有求必应。

越国人原来只知道普陀山有慈航道人,并不知道有观自在,更不知道她就是后来的观世音菩萨。

前不久,赤脚大仙突然下凡,变成了几百个能说会道的叫花子,他们一边到各家各户去乞讨,一边为施主们唱《观音赞》。从此后,人们互相传颂:说观世音原本是善胜王的小女儿,名叫妙善,只因她力阻父命,誓不成婚,被打入冷宫。其母劝善夫人深爱小女伶俐慈顺,便带宫娥侍女日夜苦劝,无奈小女儿心不变而志愈坚,并失口激怒其父,善胜王一气之下,下令将她斩首示众;

土地神闻讯,连忙上奏玉帝,玉帝知道她后来前途无量,便赐红光罩体,刀砍刀断,枪刺枪折,善胜王又下令将她绞死。绞死后,一猛虎突然跳进法场,拖尸而去。她父亲只说是不孝之女应当有此恶报,哪里知道这是天使奉玉帝之命,变成猛虎,将她背进黑松林,以成全其修行之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