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778章 却无状元命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岁月如梭,十年寒窗,祝得财不知不觉已渐渐长大参加科举考试了。

祝得财参加科举,第一关自然是老规矩——乡试并不费吹灰之力就考上了生员。

在第二关府试中,由于考场黑暗,主考官腐败收受贿赂,而祝得财又恃才傲物,不把主考官放在眼内,惜主考官怜其旷世绝才,忍痛失花花雪花银而放他一马——过了第二关。

到了第三关——院试,这次祝得财就没那么不幸了。当试的主考官,唯财是论。因此,任凭你祝得财才高八斗,本身自带“得财”光环,你不放点财,就莫想过关。

最终,主考官大笔一挥,祝得财名落孙山。

大唐科举制,一个人要想考上进士甚至是状元,那要是具备过七关斩七将的本领:

第一关:你得考上县学。考上了就叫生员,具备了再往上一级考试的资格。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高考之前的会考。考不上的叫做童生。童生不是按照年龄来的,你要是80岁还考不上生员,你就还是个童生。

第二关:府试。取得了生员的资格后,要参加地级市的府试。

第三关:院试。通过地级市的考试之后,可以去省城参加院试。院试合格,就叫做秀才。这代表着你已经进入了上流社会,照以前的说法,就是农村户口转成国家户口了。秀才成为官员的预备队了。你见了县官不用磕头了,官府也不能随随便便把你抓起来痛斥一顿了。一般的人见了你,要叫你老爷了。

第四关:秀才的年度考核。不是说你考上秀才就能参加上一级的考试了,还要考试靠成绩说话,秀才考试分成六等,只有一等和二等的才可以参加上一级考试。

第五关:乡试。这是三年一次在省城或直辖市举办。考上了叫举人。举人就是有了做官的资格了,即使再往上的考试考不上,也可以做官了。所以范进中举高兴的发疯。

第六关:会试。这也是三年一次,考上的叫贡士。

第七关: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考上的叫进士。

从这个金字塔的结构来看,秀才已经是金字塔的中层结构了。考虑到每年的进士录取人数很少,一个省的秀才也不是很多。由此,能考上秀才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属于很牛的才子了。

而祝得财在院试的第三关就被卡住了。因此,他一怒之下发誓:“再也不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不去参加科举考试,那就得出来做工。而祝得财找工作总是挑肥拣瘦,犁田插秧怕脚湿水,去当挑夫嫌担子重,到县城替人守店铺觉得百无聊赖,高不成来低不就,找来找去,也找不到一份合他心愿的工作,所以,整天流离浪荡,耍小聪明整盅人的恶习一时改不了,每个月都有人上门投诉。

祝得财的娘亲见此情况,多次苦口婆心劝告,他有所收心了,也很少外出招惹是非了。但是,世间有的事物不是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不是你说改就能改得了。

这不,日前肥仔华和财主梁厚利打赌的事,又扯到祝得财头上来了——

在筠城东圩集市头那棵浓荫密匝的大榕树下,是村民经常碰头闲谈议事的地方。大榕树下有一间店面小小的“沃记”理发店。

这天中午时分,肥仔华见头发长了,便到“沃记”理发店去理发。

此时,理发店前已聚集了不少人,人们在天南地北地高谈阔论着,话题自然而然谈到了祝得财。

有人说,“祝得财很聪明,什么事情都办得到。”

肥仔华与祝得财是一对经常合伙整人的活宝,听后搭话说:“各位,我说,除了天上的月亮与星星,祝得财想办的事情他一定能办得到。”

在“沃记”理发店等候理发的一位年近花甲的财主姓梁名厚利,他家中有七十多亩田地,为人刁钻,常想点子发不义之财,是个为富不仁的人,乡亲们对他却又奈何他不得。

梁厚利听肥仔华这么一说,那双老鼠眼骨碌碌地瞪着肥仔华,颇为不满地说:“后生仔,你不要将祝得财捧得比天还要高。你说他那么厉害,我就说他不行!”

“不行?”肥仔华反问道,“你说他哪一点不行?”

梁厚利轻蔑地:“他对别人我不知道,但他对我就是不行。”

“你如此看低祝得财?”肥仔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看祝得财连你老婆的内裤也有办法取得到。”肥仔华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众人哄堂大笑。

“我就不信祝得财有这个本事!”梁厚利听后连连摆手,那双老鼠眼又骨碌了几转,心生一计,顿时有了一个发大财的主意。

“肥仔华,既然你夸下这天大的海口,我就跟你打这个赌,怎么样?”

“跟我打这个睹?”肥仔华知道对方的德行,问,“你想跟我賭什么注?”

梁厚利伸出了三只手指,晃了晃:“如果祝得财能够在十天之内如你刚才所讲,真的能够取到我老婆的花内裤,我就输两头大肥猪给你。如果他取不到我老婆的内裤,你就输两头大肥猪给我。怎么样?”

肥仔华听后,心里紧抽了一下:“梁厚利老婆的花内裤整天穿着,要祝得财十天之内去将它取下来,怎取?”肥仔华知道自己一时冲动失言了。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肥仔华一个转身,就要离开,却被梁厚利上去扯住。

梁厚利咄咄迫人:“肥仔华,你刚才不是说祝得财想办的事情他一定能够办得到的吗?你现在想走,岂不是打自己的嘴巴?”

肥仔华伫在那里,自言自语:“要赢这局实在是太难了,况且梁厚利下这么怪异的注,输家是输两头大肥猪呀!”肥仔华的脸变成了苦瓜干一样。

“你夸下海口,把祝得财赞得天上有地下无,现在怎么当起缩头乌龟来了?”梁厚利见肥仔华这副畏缩的神态,便用激将法来激他。

正在替人理发的剃头匠听到梁厚利要与肥仔华打赌,想起曾经被祝得财讹诈过的事,心中怒火顿起。

这还是一个多月前发生的事。

那一天,祝得财和肥仔华前来理发。

剃头沃替人剪发后,按常规还会替客人按揉按摩头部,拧拧脖子,让客人的筋骨放松放松的。当替祝得财按到颈部时,祝得财将颈一扭,只听到“略”的一声,跟着大叫起来:“哎呀,痛死人了!你扭断了我的颈!哎哟!哎哟!”

众人顺着声音望去,只见祝得财的头歪向左边,动弹不得,表情痛苦不堪,不断叫痛:“哎哟!哎哟!”

肥仔华冲上前来责备剃头沃:“剃头沃,你怎么搞的,将他的颈骨弄断了。”

剃头沃见祝得财齜牙咧齿的痛苦样子,以为他真的断了颈骨,十分恐慌,脸色慘白,不知如何是好。

在场的人都过来看个究竟,有人说:“咳,阿沃,你刚才太用力,将祝得财的颈也扭断了。”

也有人说:“如果打官司,剃头沃即使不坐牢,也要赔得倾家荡产。”

剃头沃一时慌了手脚,若延误下去弄不好搞出人命来,这就非同小可。

见剃头沃惊得東手无策,肥仔华出了个主意:“剃头沃,县城西边有个跌打师傅,替人正骨手法十分了得,你不如赔些医药费给祝得财,让他到那里医治医治。”

剃头沃手脚还在颤抖,问道:“不知要赔多少钱的医药费呢?”

肥仔华一本正经地:“断了颈不容易医,说不定还有后遗症。我看完全医好起码要五两白银。”

为了避免吃官司,头脑发蒙的剃头沃慌忙对祝得财说:“真对不起,一时错手弄伤了你,我愿赔五两白银给你做医药费,行吗?”

祝得财歪着头,只是“嗯”了一声。

肥仔华替他说:“那就赔五两白银吧。这件事就此了结,以后两不相欠。”

剃头沃马上进屋里取出五两白银,递给肥仔华,说:“劳烦你陪祝得财去县城找医生医治,我今天算一次足额赔偿,双方两清了。以后你们不要再来找我麻烦。”

“唔。”肥仔华将歪着颈的祝得财小心翼翼地从椅子上扶下来,然后扶着他的两腿,一步一拐地离开了“沃记”理发店。

剃头沃站在店铺门口,目睹着肥仔华扶着歪着脑袋的祝得财消失在街头转弯处,避免了一场官司,才松了一口大气。

祝得财得了五两白银,刚转过街头颈不痛了,头也不歪了,与肥仔华“哈哈”大笑起来,到筠城茶楼放开肚皮大吃了一顿。

祝得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皆因肥仔华曾跟他说过,“沃记”理发店剃头沃曾经不屑地对人说:“人人都怕祝得财扭计,我看他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若敢扭我的计,看我一刀不把他的头割下来才怪。

扭颈事件发生后的几天,剃头沃从旁人那里得知祝得财所谓扭断颈是从中骗人的假象时,自已被讹诈了五两白银,心里怒愤难填,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咽。

如今,剃头沃听到梁厚利要跟肥仔华打赌,心想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于是插嘴进来:“我说祝得财肯定在十天之内无法取到德利老婆的花底裤。如果你们真的要赌,我也加注进来。”

肥仔华:“你加什么注?”

剃头沃认为这场赌自己的赢面是百分之百,所以一边替人剃头一边大声地说:“我也加两头大肥猪。”

“这场赌注竟然是四头大肥猪!”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赌注。

听说要打这样的赌,榕树头下的理发店前顿时像煮开了的水一样沸腾起来。

想看热闹的、怂恿的、起哄和鼓动的,都不请自来:

“哈哈!好赌吾赌,赌老婆的内裤!有意思。”

“祝得财这么厉害,一定能够办得到的。”

“肥仔华,别当胆小鬼,跟梁厚利赌一局。”

“是呀,肥仔华,如果赢了四头大肥猪,你可要请我们吃猪脚。”

有道是:“树怕剥皮,人怕激气。”在群情怂恿下,肥仔华头脑又发热冲动,咬牙下了决心:“好,赌就赌!难道我们怕你不成?!”

梁厚利心中大喜,但又害怕肥仔华输了以后不认账,就指着在旁边等理发的德高望重的老村长忠伯,说:“忠伯,在众目暌睽之下,你这次来当个见证人,谁输了都不能赖账。怎样?”

“好呀!忠伯,你就来当这个见证人吧。”众人都将忠伯推了出来。

忠伯只好答应:“既然大家都推选我来,那么我就来当这个见证人吧。你们双方谁输了都不能赖账。剃头沃,你也出来。”

好的,愿赌服输!”梁厚利、头沃与肥仔华当众作了许诺,分别来了个三击掌,作了确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