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64章 私访民间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南诏国王与皇后在室内对坐品茗。

张仲良与单单手牵手进内,向南诏国王与皇后请安:“孩儿向父王、姨后请安。”

皇后招呼单单在自己身边坐下,问长问短。

南诏国王看向张仲良,夸道:“皇儿,近日坐朝众臣评价颇高,你可有感悟?”

张仲良:“孩儿正为此事而来。”

南诏国王:“道来听听。”

张仲良:“自古王者之道,皆以坐殿上朝为不易之定理,然君临天下只为玩弄权术,谈何洞察民间疾苦。故君与臣民之间心意不能相通,甚者相隔万丈。孩儿治理国家必立志超越历代君王,破其成规,以出外巡察为主、坐朝为辅反行其道。如此方能海纳百川,亲近百姓。”

南诏国王大为欣慰:“甚为有理。”

张仲良:“自古多用士大夫治理国家,本不为错,错只错在文人雅士拘泥古法,不思变通。其实山野之地,藏龙卧虎,三教九流,皆可大用。”

南诏国王频频点头。

张仲良:“故孩儿决定明日出行,私访民间,只为集思广益,遍闻百家之声,以为他日治国之用。”

南诏国王:“离宫出去散散心也好,如今境内虽然太平,但你出宫必须昭告沿途官府,严加保护为要。”

张仲良:“官府于行道之中护卫即可,至于私访只要五大勇士随行,否则变成官游,劳民伤财,也有悖此行宗旨。”

南诏国王点头:“嗯,朝中之事?”

张仲良:“孩儿已有安排。但凡日后孩儿出行,可由二弟坐殿上朝,代理国政。一者练其胆识,二者树其威望,父王意下如何?”

南诏国王:“兄弟同心同德固然美事,只怕你弟不堪大任,已有前车之鉴。”

张仲良:“父王放心便是,二弟此番上殿必让众人刮目相看。”

南诏国王见张仲良如此说,唯有相信地点了点头,说:“那就照皇儿的说的办吧。”

“父皇英明,孩儿告退了。”张仲良说罢,与单单向南诏国王与皇后告辞,回去打点出行的行装去了。

……

这一天,张仲良、单单、五大勇士来到昔日单单南行千里驹累死之处。

张仲良、单单、五大勇士及本州知府护卫人马止步。

三岔路口,已有另一拨人马列队迎候。

张仲良对知府:“前面非你所辖地界,大人和护卫请回吧。”

知府:“太子殿下保重,下官告辞。”

单单下马:“就在此处,我的千里驹累死了,可惜,多好的马儿,连续跑了两天两夜。”

张仲良:“这与马儿好坏无关。再好的马儿,如若过于耗其心力,必至崩溃,欲速则不达。世间凡事莫不如此,不可枯竭。”

众人点头。

……

当晚,张仲良拜访了信沙门教崇尔尚,与他促膝谈心。

张仲良:“闻听阁下极为神通,见闻广博,能否进宫?以便随时赐教。”

崇尔尚:“我乃信沙门教。山野之人,登不得大雅之堂。我以我的神通告知太子,所谓神通,只因相识朋友众多,耳目一多则无所不知,神通者只将各路传闻汇总分析而后决断而已。故太子若有千耳万目,何须私访,事事亲力亲为实不可取。”

张仲良:“愿闻其详。”

崇尔尚:“世人人人皆有人人之事,君主做君主之事,百姓做百姓之事,倘君主做百姓之事则国家不兴,百姓若做君主之事则国家必乱。”

张仲良:“如此看来,我此次私访乃是多此一举。”

崇尔尚:“正是如此。”

单单赶忙向崇尔尚使眼色,示意他住口。

崇尔尚装作未见,依旧滔滔不绝:“其实世间事乃万法归一,举一反三。”

张仲良一行与崇尔尚作别。

张仲良:“昨夜一席彻夜长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谢大师赐教。”

崇尔尚;“殿下此去,欲往何处?”

张仲良:“一路行去,访仙踪,察民情,随遇而安。”

崇尔尚顿悟;“哦,原来如此,昨夜冒昧,望能见谅,太子保重。”

张仲良:“保重,后会有期。”

这天,张仲良一行来到当日单单被匪人绑架的山寨。

单单领着张仲良走进大厅。

大厅已是草木丛生,一片荒凉。

单单:“奇怪,这些匪人都跑何处去了?”

两人踱出大厅。

适逢一樵夫走过,单单认出是当日山匪头目:“喂,站住,你不就是当日抓我的小山匪吗?”

山匪头目歇下担子,摸摸后脑勺,颇难为情:“姑娘见笑,不提旧事,早就洗心革面啦!”

单单:“为何?”

小山匪:“姑娘走后不久,官兵即进山围剿,将我等尽数捉去坐牢。幸遇南诏国王仁德,大赦天下,将我等释放,此后由文殊仙人教我们农桑之术,便从此安心下来,只作良民。”

单单:“嗯,那雷一横呢?”

小山匪警觉起来:“姑娘带人马上山,似要与他寻仇而来。”

单单:“你莫胡思乱想。当日他赠我首饰、宝马,我特来谢他。”

小山匪手指不远处一块桑田,有人正在春播:“你看,那就是雷一横,农桑好手,如今担任里正一职,周围数里已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

张仲良:“甚好,民不忧温饱,岂能轻易为寇。父王广施仁政,救人无数。正所谓回头是岸,若无人教化,岸在何处?”

单单:“你可知道文殊仙人现住何处?”

小山匪:“就在后山,昔日姑娘闺房,如今文殊仙人便住在那里,小人愿意领路。”

张仲良与单单、文殊一同漫步。

张仲良:“大师教化愚劣,渡化众生,功同再造。”

文殊:“人为肉体凡胎,衣食住行为生存根本,如若食不果腹顿起夺食之心,衣食富足者,见色又起淫心,此无异禽兽。然人为有情之物,既非草木,必能明之事理。故而人之有错,一错再错,只在一念之差,稍加点化生其慈心,贪心如能不在,罪恶自然灭去。”

张仲良:“言之有理。”

文殊:“故而肉体凡胎实为造孽之根本,人之生、老、病、死、苦痛、罪恶无不源之于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