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2章 打杂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张少飞听了法如在北院杂役房的一番话后,十分感激地说:“二师兄,你不用开导我,我非常明白长老的真实意图,我不但不怨恨,反而十分感激他对我的开示,使我证悟到了直指佛性的大道。”

闻听此言,法如反而愣了。他似乎陷入了一团迷雾中,痴痴地站立在太阳下,一动不动,表情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时而点头,时而摇头,一脸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二师兄,二师兄!……二师兄!”张少飞呼了他大半天。

“哦……”法如这时才有了一点反应。

法如反应过来后,眨了眨眼,看了一眼张少飞,没说什么,带着张少飞转到北边的后院。

展现张少飞眼前的是一条长廊直贯南北,两排青灰色砖墙瓦顶的僧房列在两旁。长廊尽头是一片空阔地,几行花基,兰草茂盛,柏树森森,正中是一棵百年的菩提树,虬枝苍劲,绿叶婆娑。再远处是磨房和一望无际的一畦畦菜地。

法如将张少飞安排到慧清的僧房住下,布置了任务:“你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要干的活是挑水、舂米、磨粉、打柴、种菜……”

“好。”张少飞咧开嘴笑着点头。

张少飞正要走开,却又被法如叫住。

张少飞回过头来,问:“二师兄,还有什么事吩咐?”

法如正色地:“有道是,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你是尚未落发的俗家弟子,干杂役全都在这边北院与山上。长老住在南边走廊旁的方丈室,没有长老与我的准许,你不得到南廊那边去,以免打扰长老的安宁。记得,若然越雷池半步,就要受到寺规的惩戒。”

“知道了。”张少飞点头应允后,大声地重复了一遍,“没有二师兄与长老的特许,我不能到南廊那边去。”

当晚,张少飞躺在床上,心中乐滋滋的:今天,长老答应收下自己为徒,尽管自己还是一个俗家子弟。但多年的夙愿毕竟实现了,遥远的佛途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

从这一天起,他开始了在寺里的修行生活——

挑水、舂米、磨粉、打柴、种菜,成为张少飞一天中的常态。

几乎每一个僧人正式出家之前,都要先在寺院里做一段时间的行者——干杂务的带发修行人。

也就是说,行者,处在被考察、被考验的时期,能通过者可以得到剃度,否则便被淘汰。

也正因为如此,行者的所谓修行,就是修苦行——干的是最繁重的杂务,却没有任何地位,甚至受了委屈也只能放在心里。

而当时的张少飞——张行者,在东禅寺,就处在这样的一种位置。

东方,尚未吐出晨曦。

启明星,仍挂在灰黑的天穹中,眨着眼。

张少飞已起床,光着脚,挑着水桶,到寺院后的山溪挑水去了。当其他师兄弟按常规时间起床,到厨房拿起水桶时,水池已快被张少飞灌满了。

当时,世间还没有碾米机,寺院七八百号僧众吃的米,全部都是靠人工舂米。

舂米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但绝对是个力气活。一口臼,用一块大整石慢慢凿成。它形同一只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径不小于70~80公分。一只大的石臼,一般要四个人才能抬得动它。臼内凿有螺纹,臼的身子须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石灰混河沙贴平,以便于清扫。

在臼的上面,架着用一棵大树段做成的“碓身”,“碓”的头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铁牙。“碓”肚的中部,两边有支撑翘动的横杆,就像玩杂技的“翘翘板”中间支撑那玩意儿,“碓”尾部的地下挖一个深坑,当把重心移到“碓”尾并将其向坑里踩压下去,“碓”头即抬了起来,然后舂下去,抬起来,再舂下去,就这样机械地重复,便是舂米。

碓臼上面横着一根木杆或竹竿,供舂米的人扶手。但一臼米舂下来,人早已经汗流浃背。所以,舂米是男人们的活,而且一定是很有气力的强壮汉子才能够胜任。

东禅寺的舂米房,一字形地排列着六对舂米的木器舂对。

踏碓舂米,没有任何技巧,全凭浑身的力气。因此,碓房里的僧人个个都是人高马大,膀粗腰圆,体重超过二百斤的壮汉。

而张少飞,当时身高不算高大,体重不足百斤。别人踏碓,单凭体重就能将沉重的碓锤压起来,而他,必须用尽全力猛然向下蹬去,才能将碓锤抬起来。

因此,他每踏一下,要比别人多费一倍的力气;尽管他每天起早贪黑,也很难完成定额任务。

禅宗寺院,规矩森严,于是,张少飞天天被知事僧处罚:在佛像前跪香——跪一支香燃尽的时间。

渐渐地,他的下半身失去了知觉,不知不觉打了个盹儿,身体失去了平衡,一头栽倒在地上……

知事僧在他屁股上狠狠踢了一脚,呵责道:“你在佛前忏悔罪过,竟然还敢打盹睡觉!像你这种对佛祖大不敬的人,还要出什么家、修什么行?我看你还是趁早滚下山去,过你的世俗日子吧!”

张少飞惭愧万分,左右开弓,狠狠抽了自己几个嘴巴。一则惩罚自己,二来驱走瞌睡虫。

张少飞开了窍的心,灵动空明,慧光湛然,他很快便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自己的体重太轻,不足以将碓锤压下来,所以效率非常低下。

“要加快舂米的速度就要加大自己的重量。怎样才能增加自己的重量呢?”张少飞想出了一个办法,在腰间坠着一块石头,这样,当人踩到石杵上,舂起来既有力,又舂得快。

张少飞这样的舂法,是用了巧力,加快了速度,也大大提高了舂米加工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张少飞每天舂出的米都比其他的僧人多且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