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0章 终考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再说华清长老考完了众弟子的悟性后,回到方丈室后,一阵大风从窗口卷入进来,把放在案桌上的那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吹落地下。

长老弯腰把经书拾起来,随手翻阅了一下。突然,头脑灵光一闪,只见他双手击节,连声叫道:“好主意、好主意!”于是,华清长老决定在所有门徒中来一次终考,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一切诸法都由“自心所见”,“万物皆系心造”之经典,表达在一幅“楞伽宗世系次序画图”中,并把画图绘画在南廊墙壁上,以此作为考卷,看看谁人能最透彻地领悟佛理慧机,从中挑选和最终确定接班人。

……

东禅寺的南廊里,墙壁已被粉刷一新。

夕照斜阳将南廊里的三个身影拖得长长的,在斜阳的辉映下,雪白的墙壁被抹上了一层金黄色。

此时,只见华清长老正与两位俗人在南廊里踱着步。

那位个子稍矮,身体微胖的叫丁彰元,人们称他为“丁供奉”。

供奉本是在皇帝左右供职者的称号。唐初有侍御史供奉,殿中侍御史供奉等名。

唐玄宗时有翰林供奉,乃专备宫中应制。而这个“丁供奉”乃当朝最为著名的画师,尤其工于画人物及佛经变相。

朝廷中的文武大臣、王侯贵胄,俱以能拿到他的丹青墨宝收藏为荣。

另一位个子高挑的,身穿官服,带几分特有的威严,却又有一派儒雅气度。

此人名叫王文豪,乃江州别驾。别驾这官说大并不大,说小却也不小,乃是刺史的副职。

华清长老:“今天,难得能请到两位大人大驾光临,老纳是有一事相求。”

王别驾:“长老有什么事要来求我们这些俗人庸才呢?”

丁供奉谦谦地:“是呀,我们何德何能,劳长老如此器重?”

华清长老指着王别驾与丁供奉:“你俩,一个才高八斗,又精通佛理慧机;一个是旷世画师,名噪中原。这次老衲请你们专程到来,是想替我作一个策划,皆因老衲要在这南廊墙壁上作一幅画卷。”

王别驾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这么一件事。”

丁供奉恭敬地:“长老既然叫得我们来,我们定当尽力而为。不知您要我画些什么画卷呢?”

华清长老虔诚地:“楞伽经中有许多震撼人心的向佛求慧故事,你替我将它们画出来吧。”

《楞伽经》,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指佛在斯里兰卡地方所说的经,认为一切诸法都由“自心所见”,万物皆系心造等。对禅宗影响很大,又是中国佛教法相宗所依的“六经”之一。

王别驾琢磨理解了华清长老的意图以后,说道:“用概括的话来说,应该叫‘楞伽宗的世系次序图’。”

华清长老颌首道:“对,就是‘楞伽宗的世系次序图’。”

“啊,要画的是楞伽宗的世系次序图?”丁供奉点头赞道,“这个好,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代代相传。好,好!”

王别驾趋步上前:“长老,我有一个提议。”

华清长老:“什么提议?”

王别驾对着粉墙指指划划:“这南廊的墙壁有十多丈长,画一幅楞伽变相图,似乎太浪费了。我看可以再画一幅长卷。”

华清长老发问:“依你所看,画些什么长卷呢?”

王别驾:“我初步设想了一下,可以画一卷华清长老……”

华清长老未待他把话讲完,已迭迭摆手:“不行,不行。”

王别驾:“为什么不行?”

华清长老正色道:“禅林之中,高士如云,我虽被五祖传为长老,但在我当住持的东禅寺中画下这些长卷,来作自我宣扬,自我吹嘘,岂不会令天下人耻笑吗?”

王别驾笑了起来:“长老历来悟性极高,无人可及,但这一回却是懵了。”

华清长老眨着老眼:“我这是懵了?”

王别驾:“你太着急了,这次是误会了我的意思。”

华清长老不解地:“我误会了你的意思?”

“是呀。”王别驾解释道,“我要画的是‘华清长老血脉图’,并非仅画长老你一人,也不是画你的父辈。”

华清长老追问:“那么,你要画什么呢?”

王别驾解释道:“而是从达摩初祖画起.慧可、僧璨、道信,直至你华清长老,传承佛灯,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一道禅宗传录的血脉图呀!”

华清长老恍然大悟:“啊,原来你指的是这一点。”

丁供奉:“这该叫什么名字呢?”

“华清长老血脉图。”王别驾解释道:“先祖达摩从天竺乘船而来.一苇渡江,九年面壁,经多少曲折才让世人信服;二祖慧可断臂,血染红雪,惊天地而泣鬼神;三祖僧璨.萧然静坐,隐遁山野;四祖道信,昼夜常坐不卧,六十余年长坐不卧,胁不沾席,双峰传法;华清长老您七岁随道信出家,几十年来,风风雨雨,大开东山法门。从初祖到长老您,人人走过的都是坎坷之路。个个俱是潜心苦修、磨砺意志的楷模。”

丁供奉表示赞同:“是呀,您们禅宗的代代相传,并非易事。将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作为禅宗的嫡传世系谱,画成长卷画图,留于壁上。通俗易懂,以此来纪念前者,警示后人,确实是件大好事呀!”

华清长老想了想,点头道:“两位讲得在理,提议也很好。就依你们说的去办吧。你俩商量一下,先定下一个初稿.再与老衲研究研究。”

王别驾与丁供奉异口同声地:“好。”

华清长老问道:“你们估计,拿出初稿大概要花费多长时间?”

王别驾琢磨后,答道:“一个月吧。”

丁供奉附同着:“我看也差不多了。”

华清长老:“好。老衲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华清长老送走了王别驾和丁供奉,回到方丈室后,感到有点气喘,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决定当晚召集所有门徒,有大事宣告。

傍晚时分,东禅寺的大钟“当当”响起,打破了山中的宁静。

在洪亮的钟声中,八百僧人从各自的僧房匆匆奔向大殿。

洪钟长鸣,预示着有重大事情发生!众门徒用眼神相互询问,但都不知所因。

众门徒鱼贯进入大殿,几十盏油灯吊在房梁上,将大殿照得通明。

大殿高堂正中,端坐着栩栩如生的释迦牟尼佛像,微微睁开双眼,手捻一支金色莲花,脸上透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