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89章 妙哉奇也(18)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第二天一早,妙善醒来,只觉得天昏昏,地茫茫,黑松林内,真灵杳杳,不知去向。突然看见一个童子手持引路幡,对她说:"阎君命小的来请皇姑入地府一游!"

妙善说:"我在人间活得好好的,为何要我下地狱?"

童子说:"十殿阎君闻公主慈悲智能,无不敬重,现已在步天桥恭候多时了。"

妙善觉得恭敬不如从命,只好随童子一道下地狱去了。

来到地狱,只觉得耳目一新。

鬼门关前,有牛头、马面跪下迎接,夜叉、无常举烛照路,铁头、铜脑鸣锣开道。刚进鬼门关不远,就见几个阴问衙役将,鬼按在屠凳上割肉剐骨。

妙善问:“那是怎么回事?”

童子说:"这叫剐割刑,割肉以还母,剐骨以还父,目的是惩罚不忠不孝者流。"

再往前走,又见几位衙役,将一胖鬼入进碓臼里面,用石质的碓嘴像舂米似的猛舂。

妙善又问:“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童子说:"这叫舂刑,目的是惩罚践踏五谷流民,草菅生物者流。"

没走多远,又见有人将一彪形恶鬼,放进一口烧红了的铜锅里面,像炕鱼似的翻来覆去地炕着,没等她问,童子便主动说:"这叫铜锅型,目的是惩罚那些豪强恶霸者流。"

妙善又问:“阴间到底有多少刑法?”

童子说:"有刀林专门惩罚那些口角好斗者;有挖目刮舌刑,专门惩罚那些挑拨离间者;有抽肠刑,专门惩罚那些口蜜腹剑者;有饥饿刑,专门惩罚那些饱食终日,养尊处优者;有鞭锤型,专门惩罚在凡问以大压小者;有冰床刑,专门惩罚那些养汉宿娼者。"童子说阴间刑法多得数也数不过来,反正在阳间作恶者,到阴间来没有一个漏网的。

正说话间,已到步天桥前,果然见地府十殿阎王都在金桥上迎接。

上有锦盖罩顶,下有紫云铺地,前有玉车代步,后有歌女跟行。

妙善说:"我无功无德,怎敢劳诸位天子屈驾相迎和盛情款待呢?真是过意不去啊!"

十殿阎罗异口同声地说:"久闻公主乃慈航道人转世,以慈悲为怀,今备薄宴于后厅,请借用膳之机,赐教于一二。"

妙善说:"慈悲之举积聚于心里,付诸行动,并无言传口授之诀,如真要赐教,愚可施展一段法力,望勿见怪。"

说完只见她意沉丹田,双手合拢,口中振振有词,刹那时,就听见"咔咔嚓嚓"一阵响过之后,地府内铁狱铜枷,顿时全部成了粉末。

一刹那,八十余部刑户皆空,十多万造孽之鬼全部逃走,有的跑到人间,有的跑进天堂。

判官见此情景,立即向五殿阎罗王奏本说:“有阴则有阳,有善即有恶,无地狱则不能,不则阳间作恶者何以为戒?造地狱设酷刑是为了弥补阳间教化之不及,这是惩恶扬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十位天子的本意是请她来慈悲说法,劝恶鬼行善。现在倒好,她刚来不到一个时辰,就放跑了许多造孽之鬼。她的法力那么大,能化铁成灰,如果再留上三五日,只怕十八层地狱都会被她放空,到时候天帝怪罪下来,你我都脱不了干系,还是请她早早返阳为妙。于是,便一齐到五殿向阎罗王启奏。

五殿阎罗王准奏,决定吃完饭就送妙善返阳。

酒席间,阎王问她:“为何将孽鬼都放了?”

妙善却说,“大凡为非作歹之鬼,都是有些本事的,或有一技之长或聪明绝顶,只要引导得法,将来都是有用之材,如有机会她愿将他们引上正路,超度他们成正果。如果将他们长期关在地狱,除了消耗五谷杂粮,耗费钱财之外,是与世无补的,所谓慈善为本,并不是某种说教,更不是一味地惩罚。”

阎王虽然有不同见解,一时又找不出适当的理由来反驳她,只好送她返阳。

送到孟婆亭分别时,五殿阎罗又命引路童子将妙善送回黑松林还魂。

妙善醒来后,才知道这是一场梦。

可是,黑松林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自己现在该到哪里去?妙善是一概不知。

正在为难之际,突然来了一位年轻英俊的樵夫,那樵夫对妙善说:"这位大姐,想必是迷了路,前面有一草庵,虽说不大,可也容得下你我。如不嫌弃,你我就在那里过一辈子如何?有道是,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房总不如啊!"

妙善生气地说:"你是什么人,奈何以皮毛之语渎我?"

年轻人笑了笑说:"我本是出家之人,刚才既是和你开个玩笑,也是试探一下你的诚意,你既然心诚志坚,就随我一同到香山去学佛如何?"

妙善死死地盯着他,既不说去也不说不去。

年轻人摇身一变,现出了本来面目——原来是如来佛。

妙善连忙跪下抱住佛脚问道:"佛神因何到此?"

如来佛说:“本尊是专程来为她指点修行之路的。”

妙善说:"但不知佛祖将弟子委任何处?如何去得?"

如来佛说:"越国境内,南海中间有一洞天福地,名叫普陀山,普陀山上有一潮音洞,洞内有一块大岩石名叫普陀岩,那便是你修行授法的地方。我已经令地龙化成一座莲台,你可乘莲台渡洋而去,观自在就是你的法号。"

妙善遵照佛祖的指点,漂洋过海来到普陀山,早有白旧金山为她衔木,四部天王为她立石柱建寺庙,伽蓝为她推开福地,八部龙王为之日夜涌潮。

妙善坐在普陀岩莲花台上,修行九载而功成,左有善才为之普照,右有龙女为之广德。曾割手挖目为父治病,托净瓶,持柳枝,洒甘露以济万民。

因其福力遍及大干,其神术应通三界,闻世人之声音而普度众生,所以玉皇大帝封她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受封后,更是百求百灵,千请千应。求儿者儿孝,求女者女贤。老者呼观世法名便能长寿,少者呼观世音法名则聪明绝顶,害病者拜观世音病能痊愈,遇难者呼观世音法名,立刻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观世音在修成正果后,她原先用的梳妆镜也成了法宝,可以照出过去未来。

宝镜正面可以照出你来世投什么胎,做什么事,所以叫来生镜。来生镜的背面还可以照出你前生是人是畜,是官是民。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有这等好事,越国的百姓当然要捷足先登,所以多少年来,普陀山潮音洞一直香火不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