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5章 处处是道场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小慧詹不知六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吸取刚才自作聪明的教训,照实点了点头。

六祖说:“那么,我现在让侍者拿点心来,我自己吃下去,然后告诉你吃点心的感受,你的肚子是不是也就饱了呢?”

“这怎么可能呢!”慧詹咽了一次口水,将小脑袋摇得像货郎鼓。

“同样的道理。”六祖一笑,继续说道,“现在,你自己被无明所惑,不见自性,却反而问我见不见性。我见不见性,我自己知道,岂能消除你心中的疑惑?如果你已经见性,也不能代替我啊!你要知道,各人吃饭各人饱,自己的生死自己了。所以,你现在最要紧的是明心见性,而不是问我见不见性。”

六祖这一番慈悲开示,感动得小慧詹痛哭流涕。从此,他随侍在六祖身边,像小苗沐浴雨露一样茧壮成长。

一天晚上,六祖携弟子到寺外曹溪岸边散步。天空一弯月亮,地上一曲溪水。月光皎洁禅心寂,溪声喧闹兰若静。

小慧詹毕竟是孩子心性,忽然指着弯弯的半月说:“师父,您看,我们走,月亮也跟着走,好像一只小船,摇啊摇。”

“那一半呢?”六祖大师无风起浪,忽然问道。

这是在以月喻禅。

“那一半”指的是佛性,我们的身体在动,那一半动吗?

于是,清新的禅意如同迎面而来的微风,徐徐吹拂着弟子们的心灵……

六祖又将大好禅机推向了更高一层,他问慧詹:“你能用手指指出这一半,能指出另一半么?”

是啊,怎样才能认识到佛性呢?

小慧詹回答得妙极了:“看清了这一半,也就明白了那一半。”

六祖一笑说:“小慧詹,理论上你已经明白了,关键是把自己的‘那一半’显发出来。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明理的多,行动的少。禅,不是一种玄妙的理论,而是人生的真谛,要将它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

小慧詹郑重地点点头,默默思索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问六祖:“师父,古人常常以月亮比喻禅心,什么‘禅月孤圆’、‘禅月湛然’,等等。那种美妙的意境,我能感受到。但是,怎样才能领悟到自己那像明月一样的禅心呢?”

六祖不答,而是指着天上的月亮,说:“你想想看,怎么才能将天上的月亮捉到手里?”

小慧詹咯咯笑了起来:“师父,你这不是故意难为人么?试问天下,谁能捉住天上的月亮呢!”

六祖居然说:“我就能。”

小慧詹自然是一脸的不相信。

六祖也不解释,走到曹溪边,双手捧起一汪清水,让弟子们观看。

果然,他手中有一轮明月——映在水中的月亮!

文采斐然的法海受到启发,诗兴、禅心一起灵动,情不自禁吟诵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小慧詹也兴奋地叫唤道:“师父,我明白啦!禅心无形,即事而真;自性无相,随心而现。”

六祖点点头,说:“我们禅者,要全面理解‘指’与‘月’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

所谓“指”与“月”,是以“指”比喻语言、说教、经典,以“月”比喻佛法、禅要。

因为有了手指的指引,很容易便看到空中的月亮。禅宗以“本来无一物”的境界为上乘,以“万虑皆空”为至德。主张不立文字,不下注脚,亲证实相,方为究竟。

认为一切言教经典,无非为示机之方便而设,如以指指月,使人因指而见月。以言教而显示实相,言教本身并非实相。但也强调,千万不能因此而轻视、舍弃经典言教,因为它毕竟是指月的工具。

六祖与弟子们都不再说话了,静静坐在曹溪岸边,欣赏着空中的一轮如梦似幻、亦真亦幻的明月,倾听着真真切切的溪水流淌,细细体味着美妙神奇的禅之境界……

禅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说;而那领会这种境界的自性,更是无形无相。

因此,在回寺院的路上,六祖惠能对弟子们说:“我有一样东西,它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名也没有字,没有背面也没有正面,你们各位能体会出它是什么吗?”

慧詹反应最机灵,抢先道:“这是诸佛的本源,是慧詹的佛性。”

六祖喝道:“我已经向你们说了它无名无字,你怎么还说什么本源、什么佛性?!你呀你,你这小子今后即便有个小庙住持,也不过是个咬文嚼字、在名相上寻求知解的宗徒罢了!”

六祖的教法就是这样灵活,时时刻刻纠正着弟子们的偏颇。

慧詹低头不语了。

……

ps:补5号这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