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3章 童年(2)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卢行瑫和小惠能刚回到家门口,李氏在屋里听到熟悉的脚步声,便出门迎了出来。

李氏从卢行瑫手中接过麻袋,打开一看,只见袋里装着猪肉、金针、冬菇、粉丝、腐竹等货,便微笑着对卢行瑫和小惠能说:“你父子俩去趁圩办年货,可真个是满载而归啊!”

卢行瑫得意地:“那还用说,有能几陪着,今年可要过一个肥年了……”

卢行瑫边说边进屋,还没顾得上喝一口水,意味深长地对着小惠能,又说:“阿爹在河北范阳度过的青少年时光,那时的年味儿最浓,也是阿爹最值得回味的快乐时光。”

“那阿爹快说说。”小惠能上前把卢行瑫拉到椅子前,用小惠能手指着椅子,懂事地说,“阿爹坐下说。”

卢行瑫爱怜地摸着小惠能的头,赞道:“能儿真乖!”

卢行瑫夸过小惠能后,接过刚才在路上说过的话题,“阿爹六岁那年,你外公带着阿爹去市场办年货,回来后,把年货都交给巧手的奶妈去操办了。”

卢行瑫说到这里,领着小惠能行出屋门口,遥望北方,对小惠能说:“过年前几天,就要搞大扫除,‘二十四,扫房子’,是阿爹家乡民谣的说法。”

“嗯,嗯。”小惠能似懂非懂地望着卢行瑫。

卢行瑫又说:“腊月二十四,是除旧岁,迎新春,除旧布新的日子。所谓大扫除的起源,也是从这开始。”

按老家过去的传统,在其他的日子扫屋,是不需要择日子的,简单地扫一下,家具局部摆一摆,衣服随穿的洗一洗。每年只有这一天,是“传统、法定”的全民扫屋日。

……

在新州的夏卢村,卢行瑫和李氏、小惠能一起住在家里的那一间茅屋里,小惠能就是在那间屋子里出生的。到了腊月二十四的这天,卢行瑫和李氏一齐动手清洁大扫除,小惠能也在旁边递这递那,好一幅“一家人和谐温馨幸福,其乐融融的画图”。

卢行瑫按照他老家的习俗,和李氏将家具、床等全部挪动了一遍,将下边全年的藏污纳垢全部打扫干净。

小惠能也学着大人,拿着一块抹台布擦拭家具……卢行瑫、李氏和小惠能将家具全部洗干净晒干后,卢行瑫和李氏便重新装好铺好。等到全部打扫完成,否则茅屋决不可能焕然一新。但绝对是旧貌焕新颜,新年新气象。

因为临近春节前,卢行瑫都会用一些石灰碎片,用水化开搅拌成浆状,用糜子扫帚蘸着涂抹到屋内被灶烟熏黑的土墙壁上,把草屋装扮得白亮一点。装扮过的草屋,空气充满了清新。年虽然还是旧的,家已经是新的了。这是卢行瑫流放新州过年最值得回味的快乐时光。

……

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而在春节前十天,是卢行瑫写春联忙得不亦乐乎的日子,草屋院前飘着墨香,这对卢行瑫来说,是浓浓的年味。

春节前半个月,四乡八里的乡亲已陆陆续续拿着红纸来请卢行瑫写春联。

卢行瑫就在草屋院前摆开了架撑。要求代写春联的都是乡里乡亲,因此,卢行瑫不仅分文不收,还根据来人的需求,挑选相应的春联内容来写。

小惠能也模仿着他爹写“福”字,而且模仿得有模有样。因此,小惠能也来帮手,摊开红纸,手执毛笔挥写。

虽然,小惠能写的“福”字还远未达到他爹爹的书法水平,可四乡八里的乡亲们毫不介意,他们要的是图个吉利,看到一个个“福”字在他幼小惠能的手下腕底流泻而出,那浓浓的年味也就和着瀚墨香扑面而来了。

过年贴春联,也是卢行瑫一家三口的乐事,那时,李氏用木薯粉自制浆糊,供乡亲们一起拿去食用。

卢行瑫待写好自家的春联稍干后,便端来家里的长板凳,在门两边刷上浆糊。先将春联隔空虚拟地放在要贴的位置,然后在两米开外,肉眼判断春联是否放正了。

这时,卢行瑫一改父亲的尊严,态度特好,特“听从”小惠能的指挥。

“左边再高点”,“右边再低点”……最后在老小惠能齐上阵的努力下,红红的春联端正牢固地贴在了大门两边。这项内容基本上是年三十下午完成的。

贴好春联后,卢行瑫还不忘地对小惠能说:“大年三十,有很多的忌讳:比如不准骂人、不准说脏话;不能扫地和出门倒垃圾。不然的话,就会骂一年的人、说一年的脏话、一年的财气都会被扫地出门。”

小惠能站在旁边,“嗯,嗯”地不住点头。

年饭前,卢行瑫在堂屋里的神堂上点燃蜡烛和香火,虔诚地拜上几拜。

那一刻,小惠能和娘亲必恭必敬的站在一边看着:卢行瑫是一脸的虔诚,在烛光的摇曳里,曲直着他的背,双手合十、颤悠悠贴着前额,顶礼膜拜。

小惠能望着那燃着的香火向上飘逸着的缕缕青烟,揣摩着阿爹心底的祝福:大约一定是祈求新年吉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之类。

拜完神后,卢行瑫就会从香炉里抽出一支燃着的扇香来点着鞭炮,并大声叫着:“能儿,快把耳朵捂住!”

小惠能捂住耳朵,蹦跳着奔出大门外一丈远,随即,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便响起……

过年逗利是,是未结婚的人,特别是小惠小孩不可或缺的。

大年三十晚,吃过团年饭后,卢行瑫和李氏便会给小惠能发一封利是。

卢行瑫对小惠能说:“这是过年大人给小惠能孩子发的‘压岁钱’”。

不过,爹娘发的“发压岁钱”大多数都是要上缴的。李氏对小惠能说:“爹娘给小惠能孩的压岁钱,有娘亲会帮你攒着……”

至于攒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用,小惠能就完全不知道了。

后来,小惠能有点明白过来了,只有舅父、舅母和村里结了婚的大人给的利是才是属于自己的,这个时间段一般逗利是,是在大年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前,这段时间,都有利是逗。

过年“走大王”,是新州民间盛行节庆活动之一,也是卢行瑫最喜欢看的民间活动,也许,这与相传“走大王”的起源有关。

……

小惠能刚满三岁时,那年年初三,便嚷着跟爹去看走“大王”。

集成雅岗、夏卢等村寨,过年都盛行走“大王”。

走“大王”,就是采取用独具特色的“走”的方式,抬着“塑像大王”去游村,所以一直以来,当地俗称为走“大王”。

相传,走“大王”的起源是汉朝从北方迁来的伍姓雅岗村人,在开村初期,无论他如何勤劳都难以维持生计,后一长者说:有仙人报梦给他,雅岗村地势呈船形,船要动才能有生机,此长辈与族人经过回忆梦中仙人模样,用泥塑出来,由人们举着走遍整条村场,当年果然就有好收成,后来坚持了下来,形成了走“大王”的习俗。

还有另一说法:相传有一年因山洪爆发,村旁的龙山河发大水,上游一间村庙的“大王”被水冲走,一直冲到雅岗村的一个叫“下水尾“的转弯角处才停下来。

“大王”停下来,当时雨水立停,天也放晴了,村人见此便将“大王”抬回,放在村坊供奉起来。

当时卢姓族人已繁衍至第十一代,当时族人中有一长者提议将把“大王”抬回供奉的日子,农历正月十八日,定为“走大王”的吉日。

开始只有雅岗村胜塘坊有“大王”,刚好当时村中不少人考了功名及村中不少人添丁得子,为此,村中人觉得“大王”很有灵气,人人都去朝拜,经商量后决定,抬着“大王”到各坊给人供奉朝拜。

随着村中人口的增加,再后来,各坊也供奉起本坊的“大王”。

后有人提议在“下水尾”的一块平地处建祠,将各坊“大王”供奉起来。因“大王”是流水流到此处,因而又有“水流大王”之称。到正月十三元宵节前,将“大王”再接回各坊安置,到十八日举行规模盛大的游村活动。

走“大王”前几天,村内会开展一系列的民俗活动。请“大王”,在八音班奏乐,鞭炮声中将“大王”从各坊的“大王”屋处请出,在村中搭棚架安放,并设有香案香炉,供坊中村民前来上香。

各坊人在村中祠堂进行挂花灯,一般是挂去年得子或结婚的白花灯和新人灯,新屋灯一般挂在各家灶头或土地处。

走“大王”当天,村里无论男女老少、妇孺幼童,以及县城、四乡八邻的外嫁女及出外做工的后生们都会回来参加。全村倾巢出动,真可称得上盛况空前。

当天中午饮宴后,一时许,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各坊老人们就会召坊里的青壮男人到各坊集中,准备抬“大王”巡村。

走“大王”的吉时一到,一通鞭炮声后,在醒狮的引导之下,由一队“先锋仔”(开路的先行官)和“清道旗”开路,按历史上走开的“大王路”在村中游行。

而走“大王”,巡游到每一村、一寨、一坊,各村、寨、坊的民众都会把糕点、水果、五牲、彩灯以及巨大的香烛摆在一张圆台上面,恭候“大王”的到来。

当锣鼓喧天的走“大王”队伍到达时,迎候的各村、寨、坊的民众也会在各村、寨、坊前摇旗呐喊,敲锣打鼓,舞狮迎候。

紧接着,便是鞭炮齐鸣,走“大王”的队伍会合前面各村、寨、坊的队伍,加入到走“大王”队伍中去。

走“大王”在分别在各村、寨、坊巡游了大半天后,在集中了各村、寨、坊的先锋号、清道旗、“大王”之后,经过了“七十二洞天”十二条村、寨、坊,路程约为十公里后,队伍到达最后一站———“大王”庙所在地,这时人们翘首以盼各路大王的陆续到来。

广场上,各村、寨、坊举起各式大旗、引导牌、旗帜鲜明的绘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的各式锦旗,从摇旗呐喊的走“大王”队伍那些各式锦旗中可以看出村民们最朴实的愿望。

广场上锣鼓喧天、醒狮起舞,到处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场面十分宏大,人数多达上万人。小惠能第一次见到场面如此热闹,高兴得手舞足蹈地说:“阿爹,过年走‘大王’,好热闹、好好睇啊!”

卢行瑫也颇为兴奋起来说:“是呀,能儿,这个走‘大王’活动,在我们范阳老家,也是非常热闹,不论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喜欢看。”

“阿爹,你看,那几个大哥哥抬着那个‘大王’,为什么一路走,一路跑呢?”小惠能望着走“大王”的队伍,不解地问。

卢行瑫笑着答道:“走‘大王’嘛!肯定是要走的啦!这也是新州‘走大王’活动其中最为精彩生动的一个部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