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1章 倒背如流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小惠能如实回答:“先生,我……不认识上面的字。”

李学儒颇为疑惑:“你不识字,却对念书有如此兴趣?”

小惠能:“是呀。”

李学儒双眼紧盯着他:“我教授的诗文,你听得懂吗?”

小惠能随口而答:“这些诗文很容易记,但我不大懂。”

“诗文很容易记?”李学儒皱起了眉毛,想不到这小子长得一副敦厚相,讲起话来却如此狂妄自大。

“这本《诗经》,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我初时念诵也并不容易,更遑论要记住哩。你怎么一开口就说诗文很容易记呢?”

李学儒解释完《诗经》的起始、篇章及在儒家所占重要性地位后,不由得又问,“你能记得住?”

小惠能坦言而答:“我能记得住,您不信,我背给您听。”

李学儒仍是疑惑:“师前无戏言,你真的能背?”

“唔。”小惠能点了点头,朗声道,“我从来都不会说谎话。”

李学儒试探地问:“你能背诵出多少段来?”

纯朴的小惠能率直而答:“全部都可以背诵出来。”

哗,真是吃了大蒜好大的口气!

李学儒与李文光对小惠能的回答都大吃一惊。

李学儒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他:“什么?你能够将《诗经》里的305篇诗文全部背诵出来?”李学儒的心像被什么搔弄着,“人最怕是空口讲白话。小子,你就把《诗经》向老夫背诵一遍吧!”

“好!”小惠能清了清嗓子,双手反剪在后背,稍稍昂起头颅,半眯着眼睛,嘴巴一张,那些诗文就像私塾旁的山溪流水一样从他口中滔滔流出: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初时,李学儒这个老学究根本不将这个皮肤晒得黧黑的小子看在眼里,但当他流利地背诵出第一段后,他才刮目相看,有些还拿出书来对照,看看他有没有念错。

李学儒修学的道行较深,对《诗经》自然记在心里,静心在听着、听着。

小惠能念诵着: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李学儒:“最后一篇呢?”

小惠能咽了咽口水,继续地念:

《殷武》: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

直至他把《诗经》的305篇全部背诵出来,这令李学儒惊愕得嘴巴张得大大的。

一边听着他背诵,一边对照着《诗经》的李文光赞叹:“啊,一字不漏!”

李文光赞完后,调皮地给小惠能出了个难题:“你能不能将《诗经》倒过来背诵一遍?”

李学儒瞪了李文光一眼:“能要求人家这样倒过来背的吗?”

李学儒在心里骂:“一味争胜好强!不要以为自己能,别人就不能。”

李文光把舌头伸出,再缩了回去。

小惠能爽快地答应:“你要我倒过来背?行!”

李学儒:“你真的能倒着背出来?”

“当然能!你们听着:安孔成寝,闲有楹旅,梴有桷松……”于是,小惠能果真从后面倒过来将《诗经》背诵了一遍,并且背诵得一样的流利顺畅,这更令李学儒对这小子喜爱有加,另眼相看。

李文光也对他心悦诚服,为能有这样一位聪慧的书友而高兴。

李学儒右手轻捋着下巴的长须,眼睛怔定地望着面前这个恩人,禁不住思绪万千:他所教的学生中,对这些经文,要念读几十遍才能记熟。自己当年在孔府学府曾得高人指点,修行不浅,但一段经文也要念几遍才能记熟背诵出来。而这个小子竟然在一无经文可看,二无名师启迪的情况下,仅靠偷听就能背得如此滚瓜烂熟。

新州大地,树木是多么的平凡;溪水,是多么的平凡;河流,是多么的平凡;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又是多么的平凡。但是,面前这个小子,却是一个奇才,一个旷世奇才,一股热潮冲击着李学儒的心扉,一种冥冥的感知紧紧地攫住了他。

李学儒沉思良久后,向着小惠能,道:“你以后别站在破墙外面啦,还是进来吧。”

小惠能点头:“多谢李叔。”

“你以后见面叫我先生便行了。”李学儒把脑袋微微偏侧,向站在身旁的李文光说:“以后他就是你的师弟了,把你师弟领进书房看书吧。”

“好!”李文光恭敬地朝着李学儒躬腰点头,即转身向着小惠能,“师弟,走,随我到书房去。”

小惠能跟随着李文光朝北院走去,走了十多步后,他蓦地回过头来,嘴角含春,朝着李学儒微微一笑。

李学儒心坎一热:这个小子,外表质朴笃厚,且带几分憨直;却是内心聪颖,慧根智性。其本性和悟性不在自己小女之下。看来,新州要出栋梁之材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