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9章 考悟性(下)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分梨敲钟之后,光阴渺渺,岁月悠悠,转眼之间,不觉又是夏去秋来。

日子赶冬,山中的清晨更是来得特别早,铺满草地的冷霜与露水是那么的晶莹,又是那么的冷峻。

山雀,开始在枝头啁啾不停了。

这天清晨,晨钟在东禅寺刚敲响过,全寺的和尚先后来到了厨房,华清长老也来到了厨房中。

今天的早点是每人三个煎饼,这是寺院例常的早餐食物。

这煎饼煎得金黄脆香,和尚们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啃着煎饼。

张少飞拿起煎饼,心中有一种异常的感觉:平日,华清长老是不会来厨房吃早点的。但今天…他思忖了一下,就把煎饼放到嘴边,咬了起来。

吸取了“分梨”教训的法如,对华清长老今天早上的到来心存戒备,他望着手中的三个煎饼愣了一会儿,心中嘀咕起来:“今天早上会不会又来一个‘煎饼掷钟’呢?不会!”法如知道华清长老不会重复做那种事的,把煎饼留着不吃?法如的眼光四下搜索,他透过攒动的人头,望向在那边的梧桐树下。

张少飞与慧清正在吃着煎饼,手中还拿着一个剩下的煎饼。嘴里的煎饼咀嚼完了,张少飞又将手中的那个煎饼塞到嘴边,大口、大口地咬,吃得太急,似乎是噎着了,伸长了脖子,眼睛瞪大,使劲地往下咽。

慧清见他这个样子,笑道:“看你,吃得如此狼狂,当心被噎死了。”说着,伸手到张少飞的背后,替他轻轻地拍着。

好不容易,张少飞才将噎着的煎饼吞了下来,再慢慢地咬着手中的煎饼。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正嚼得津津有味。

张少飞与慧清吃完了煎饼后,用手拍了拍肚皮,一副吃得饱饱的样子,再把左右两只手掌拍了拍,到那边洗手去了。

法如心中悬吊起的大石才放了下来,此时觉得肚子饿得咕咕作响,便把煎饼送到嘴边,“三下五落二”,很快把三个煎饼都送到肚子里去了。

一会儿,值日僧抬出几大桶白粥来,从桶里冒出热气腾腾的白烟可以推想,这些粥是多么的滚烫。另一些和尚又抬出几箩筐的大碗与汤匙。

那位平日贴身的小侍僧空净搬来了一张靠背大竹椅,置于粥桶面前。

华清长老捋着长须,端坐到靠背大竹椅上。

东禅寺近千和尚鸦雀无声地望着华清长老。

华清长老如炬的目光向周围逡巡了一下,提高了嗓门:“今天早餐还有一项,每人吃三碗白粥,但有一个要求——”他拖长了声调,刹住了话头。

众僧齐声地:“请长老明示。”

华清长老将声音的节奏调慢,一字一音:“食完三碗白粥后,面前不准有粥水洒落地上。”

众僧:“是。”

听到华清长老这样讲,法如心中暗喜:“那个张少飞,体格瘦小,饭量不及自己大,刚才已偷窥到他吃煎饼吃得饱饱的,如今,他那瘦窄的肚子,怎再吃得下三大碗白粥呢?这回的胜利是非己莫属了。”于是,他一个箭步,先行走到华清长老面前。

其他和尚也倒识趣,东禅寺的二师兄还未有动作,谁敢抢先行动,占那风头呢?

法如向华清长老施了一个礼,振振有词:“长老,这回是轮到谁人先吃?”

华清长老:“论资排辈,还是该轮到你做带头人。”

“多谢长老器重,徒弟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法如说完,低头弯腰,顺手抄起一个大碗。

法如刚要盛粥,即听到了华清长老的声音:“法如,你先看一看那碗底。”

“啊!”法如望过碗底后,顿时愕然。碗底穿了一个铜钱般大的洞,这叫人如何盛得滚烫的白粥来吃?

法如想再换一个完好的,这时,华清长老启齿了:“今天所有大碗下面都用十指神功钻穿一个手指大小的孔,法如,你毋须再花费心机去拣了。”

法如只好从箩筐里挑了他认为洞口稍小的大碗来,直起身子。望着桶里滚烫的白粥,法如略带花白的眉毛皱了起来,好似倒悬的两把小刀,似有所悟:“啊,华清长老历来讲经都提及一个‘苦’字,难道今天就是要考考我们吃苦耐苦的程度?对,今天我一定以最大的毅力,强行忍受,吃完这三碗粥。”想到这里,法如把牙齿一咬,用右手掌堵住碗底的洞,走向分粥的值日膳食僧:“来,分粥吧!”

膳食憎拿起勺子,舀了一勺子冒着热气滚烫的粥,倒到法如的碗里。

烫粥直接压在手掌心,那种痛苦是不容易忍受的。而法如立定了决心,紧咬牙关,想拼命地硬顶。但是,那白粥却是那么的无情,滚烫灼人。从手掌直逼开去。

常言道“十指连着心”,他那肉手掌怎抵挡得住撕心的烫热。

法如终于忍不住了,右手掌一松开,那些白粥就从大碗底“哗啦”地穿洞而下,溅射得满地都是,连他洁净的僧服、僧鞋也沾了不少粥水。

法如无奈,只好放下了大碗,沮丧地第一个走开了。

其他和尚也一个接一个都失败了。

轮到最后一个了。

又是那舂米、磨粉、种菜的张少飞。

张少飞略显清瘦的脸上,鼻子朝上微微一翘,棱角分明的嘴角流溢出无限的自信。他慢步走到箩筐前,左手抄起最后一个碗,右手往怀里掏出一块煎饼,从下边往上贴到碗底上,走到膳食僧面前:“来,分粥吧!”

热烫的白粥盛到碗里,碗底的洞被煎饼堵住了。

张少飞低头用嘴巴吹了吹白粥冒出的热气,便慢慢地吃起白粥来……

在场的全寺和尚虽然自己都经历了失败,但都情不自禁地为张少飞这奇智吃粥的举止喝起彩来。

华清长老却把眼睛闭了起来,用手轻轻地捋着白色的长髯,像在想着什么,脸上泛出欣慰与欢愉的神情。

原来,张少飞拿到三个煎饼后,灵犀一来,在转身时就悄悄地抽出一个,塞到怀里,然后与慧清到梧桐树下嚼食起来。法如从旁偷窥,见到张少飞手中已没有煎饼,以为他已把煎饼全吃光,也来个有样学样,谁知……

法如正在嫉恨之时,那个隐影却不识好歹,走近他身边,细声地说:“二师兄,想不到那个做杂工的张少飞悟性这么高,今天他是一枝独秀呀!”

法如瞪了他一眼:“一枝独秀?哼,你放长眼看吧!我是寺前的迎风竹,他不过是堆在地下的藕。”他说着用手指着厨房边。

隐影放眼望去,厨房的地下正七零八落地堆放着一堆藕,他对法如这个比喻大惑不解:“竹和藕都是空心的,你这是指什么呀?”

法如的鼻孔“嗯”了一声,骄矜自傲地说:“竹有韧性,迎风而不断;藕是脆物,一拗就会断裂。”

他俩的这番话,被在不远处的小和尚慧清听到了,他默记于心。

到了晚上,回到僧房,慧清见张少飞躺在床上就要睡觉,才小声地把法如的比喻告诉了他。

张少飞听后,微微一笑:“法如二师兄讲得不错,他的确是竹,我是藕。”

“怎么啦,你私下也认许这侮辱性的比喻?”

张少飞此刻把话音放缓,但声音沉凝有力:

“竹本空心,皮外多枝节,

藕虽多口,胸不染毫尘。”

慧清琢磨张少飞这副对联,心中豁然开朗,他不由得起了床,走过去,紧紧扳着张少飞的肩膀,由衷地赞叹道:“你呀,才真正是东禅寺的二师兄!”

“你呀,不要乱说。”张少飞用手捂住慧清的嘴巴,“我虽然如今仍是俗人,但毕竟已踏入了东禅寺。须知,在佛门净土,四大皆空,早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应该只求苦心潜修,莫争高低上下。”

“对!”慧清敬佩地点着头。

这两个一僧一俗,一见如故,特别投缘,在低矮破旧的僧房里,越谈兴趣越浓。

如果说,“分梨”和“吃粥”是华清长老长对徒弟的小考,那么,后面的“作偈”,则是长老对徒弟的大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