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9章 开悟得道(2)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王别驾听后,用手抠了抠自己的耳朵,道:“你再说一遍。”

张少飞大声地:“禅慧本无树。”

王别驾琢磨着:“禅慧树,禅慧树,禅慧本来就是树嘛!你怎么说禅慧本无树呢?”

这一来,引得围观的众僧都大笑起来。

冯刚挤到张少飞面前,挖苦道:“你说禅慧不是树,难道是人,是猪,还是狗呢?”

冯刚这番话又引来了一阵阵的哄堂大笑。

有位年轻的和尚说:“如果说这是偈语,那么,我这个只读过两年书、进寺修了两年禅的小师兄也可以作偈语了?”

“如此说来,我们人人都可以作偈语了。”

“这样还有什么高低之分呢?”

“这样的偈语跟墙壁上的偈语根本没法比。”

“根本不同一个档次。”

“我看这是笑甩人大牙!”

对于众人的议论纷纷及冷嘲热讽,张少飞并不为之退让:“你们先听我将偈语念完吧。”

“下人就是下人,没文化就是没文化,还要顶硬上!”

“狗尾续貂,没什么看头的。”

有一位老和尚一直没有作声,他就是五祖十大弟子中排行第四的化宇禅师。

八个月前,张少飞初见华清长老时,他也在场,张少飞出言相答,那石破天惊般的哲理令他记忆犹新。及后,以梨打钟、用饼吃粥等事情,令他对这个在北院当杂役的刮目相看……

如今,见张少飞要王别驾替他写下所作的偈语,他那花白的眉毛蹙得高高的,眼睛里闪烁着深邃的光彩,他似乎从中嗅出了什么来……

此时,只见化宇禅师挤上前来,力排众议:“张少飞的偈语尚未说完,难定优劣。横竖偈语不长,你们就让他把偈语作完吧。”

见化宇禅师这样开腔,慧清也勇敢地说:“是呀,待张少飞把偈语作完了,大家再作评论吧。”

有一些僧人也在趋同附和:“那就让他再做下去。”

“好,我替你将偈语的第一句写上。”王别驾边说边用灰在墙壁上写下了一行字:禅慧本无树。

这行偈语,就写在法如的偈语旁边。

化宇禅师向张少飞问道:“你的第二句偈呢?”

张少飞依然把念偈的节奏放慢:“明月亦非台。”

冯刚又出言斥道:“明月本身就不是台嘛!”

这时,王别驾似乎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劝阻住冯刚:“你先别在这里窝火鼓噪。还是刚才化宇长老讲得对,就让人家把偈语做完吧。”

王别驾说完后,又用灰在墙壁上写下了第二行字:明月亦非台。

张少飞继续念出第三句:“本来不是物。”

王别驾:“第四句呢?”

张少飞:“何处生辉来。”

王别驾越写越惊,几乎每写一行,就回头尊敬地看张少飞一眼,写到最后一句,他的手激动得直打颤。

写完最后一个字后,王别驾将灰扔在地上,往后倒退了两步,放眼望去,将那四句偈语连起来大声地朗诵起来:

禅慧本无树。

明月亦非台。

本来不是物。

何处生辉来。

显然,张少飞是按照自己对禅机佛理的认识,步着法如的偈韵,现场作出了这首偈语的。

有一些识得几个字但是悟性较差的和尚,看了这偈语后,捧腹大笑:“我们的身与心明明在这里,我们天天静坐修禅,为的是禅慧生辉。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什么都没有呢?”

另一些和尚也在附同:“就是嘛,如果按照这偈语的讲法,我们毋须坐禅,也毋须净心静修了。”

“对,那么,我们念经诵佛还有什么用呢?倒不如回家去耕田种菜啦!”

你一言,我一语,又是一遍对张少飞所作的偈语的批评和攻讦之声……

站在偈下的王别驾的心海此时却如煮沸了的水:这文采飞扬、禅机透彻的偈语竟然会是一位在寺院里打杂之人当场做出来的?这简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张少飞没有理会那些和尚的讥嘲,却向着王别驾问道:“我这偈做得如何?”

一直信奉禅学的王别驾无法想象得出这位所谓不识字的下人竟如此洞彻心府,语藏惊雷。

“这……这……”仍在怔忡的王别驾嘴巴变得结舌起来,末了,挤出了一句话,“真是人不可貌相呀!”

化宇禅师在反复地将这偈语诵读后,也禁不住颇有同感,喃喃地说:“此偈别有见地,不错!人不可貌相,不可貌相啊!”

原来一味斥责张少飞的和尚听到王别驾与化宇禅师都这么说,便对张少飞的偈语反复诵读着,琢磨着,有些聪颖的僧人已经预感到了什么,以愕异的目光望着这位极不显眼、地位卑微的舂米杂役。

张少飞见王别驾这个模样,施礼以后,再三催促道:“还望王别驾大人指教。”

“我是东禅寺外的人,还是让你的长老与师兄们去作评价吧。”身临这个场合,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王别驾并没有直抒胸臆,反而将自己的想法埋了起来,只是含糊地推却了事……

突然,王别驾扑通跪倒在张少飞面前,五体投地匍匐顶礼……

小沙弥惊奇地喊道:“哇,这小子真会做偈呀!连江州大才子张大人也顶礼膜拜啦!快来看呀!”法如、影隐、玄赜等僧众闻声陆陆续续围了过来。

一个老僧说:“真是菩萨转世,这个张少飞来到寺里没几个月,竟有这种慧根!”

另一个人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听说,他刚刚到东禅寺之时,便见解不凡。难道,他真是一位肉身菩萨?”法如走过来,默念了一遍张少飞的偈子,脸上的表情极为复杂。惠明拉住他问:“二师兄,这首偈语比二师兄的如何?”

法如没好气地说:“你不会自己看!”

众人的嘈吵声惊动了在室里坐禅的华清长老。

华清长老在众僧簇拥下,拄着禅杖走了过来,见到一堆人围在南廊的墙壁之下吵吵闹闹,趋步走上前去。

众人见长老到来,纷纷让开一条路来,并且静了下来。

华清长老看过偈语后,脸上的肌肉猛然地抖了抖。禁不住在心里赞叹:“此偈如此的言简意赅,超脱凡俗,直指本性。”

众和尚:“长老,这首偈语写得怎么样?”

华清长老此时心中如煮滚了的水在沸腾,他没有直接回答众和尚的问话,只是举手指着那偈语,淡淡地问:“这是谁人写的?”

众人一直在注视着华清长老,见他的神色并无定态,故此,没有人出声作答。

华清长老再提高声调:“这偈究竟是谁人所作?”

化宇禅师指了指张少飞,答道:“是他作的。”

华清长老的心咯噔了一下,却在脸上显得一片迷惘:“不对呀,张少飞不识字,而这壁上的字虽然用灰所写,但是铁划银钩,道劲有力。倒很像是王别驾的字迹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