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2章 回归(2)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那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这个瞬间却成为美妙的永恒。

迦叶尊者的目光一直注视着佛陀手里的莲花,脸上洋溢着梦幻一般的会心的微笑。

那花儿一样清新、一样馨香,一样妙不可言的微笑。

在千百万双期待的眼睛注视下,佛陀那似乎放射金色光芒的莲花,递给了大迦叶。

在这一刻,宝石一般蔚蓝色的天空中,白鹤翩翩起舞,小鸟尽情欢唱;辽阔的原野上,一株株芳草更加青翠,一朵朵花蕾纷纷绽放……

释迦牟尼佛将自己身上那件金缕袈裟解了下来,给大迦叶披上。

这件金缕袈裟,是法王的象征。

佛陀对大迦叶谆谆嘱咐道:“这件金缕袈裟,你要等到弥勒佛出世,传授给他。”

佛祖释迦牟尼涅盘之后多年,大迦叶的世缘也已经尽了。他将禅宗法脉传给了阿难尊者,然后独自来到了北印度的喜马拉雅山麓,来到了一座因形状颇似鸡爪而得名“鸡足山”的岩壁前。

摩诃迦叶拿出师父释迦牟尼亲自交给他的那件金缕袈裟,托在手上。

他微笑着静静面壁而立,进入一种神奇的禅定——灭尽定——大彻大悟的圣者用来完全休息的禅定。

于是,大地震动,鸡足山的石壁放射着金色的光芒。

摩诃迦叶尊者——禅宗第一代祖师,释迦牟尼之后的佛教僧团的第二任领导者,缓缓进入了山体岩壁之中……

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当最美好的世界来临,弥勒佛应化降生,那时候,摩诃迦叶那从释迦牟尼继承来的神奇的微笑,将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地、水、火、风等自然灾害,以及饥馑、战乱、杀戮等人为的大劫难,人们总算觉悟到了,唯有人类自己从心灵上断除邪恶,奉行十善,社会才能和谐美好,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安康。于是,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弥勒佛国的时代终于来临。

那个时代,海洋的面积有所减少,整个大地平净如琉璃,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鲜花:优昙钵花、大金叶花、七宝叶花、白银叶花……

这些花叶柔软,状如天缯,色彩斑斓。森林树木高大茂盛,结出的吉祥果,甘甜美妙,香气馥郁。

那个时代的人,都是因为在释迦牟尼佛正法、像法、末法时代,种下善根、行慈悲心的人所转生。

因此,他们富有智慧,品德高尚,心地善良,充满慈悲,语言谦逊。

人与人之间相互恭敬,和睦相处,如子爱父,如母爱女。这都是因为弥勒的慈心训导,人人持不杀戒、不食动物之肉的缘故。

他们神态恬静,相貌端庄,庄严神圣宛若天人。

他们快乐安逸,没有寒热风火等病,也没有各种烦恼痛苦,寿命长达八万四千岁。

他们日日享受极妙安康,以修习各种禅定为乐事,人人都发了菩提心。

他们唯有两件需要做的事:一是饮食,二是大小便。唯一的担心就是衰老。

那时的都城名叫“翅头末”,广阔千里。

城中的建筑都是七宝所成的楼阁,玲珑殊妙,形式繁多,结构精巧。

墙壁上覆盖着珍宝编织而成的网,各种宝石镶嵌、串联其上,犹如悬挂的宝铃,声如天乐。

城市的花园中泉水喷涌河渠纵横,清清泉水静静流淌,闪烁着潋滟的波光……

有位大龙王名叫“大罗尸弃”,他居住的龙池就在都城附近。每天晚上,他于夜半之时化作人的形象,以吉祥瓶盛上香色水,在城市上空轻轻播洒,淹没浮尘,润泽土地。

所以,行人车辆往来没有尘埃,街道巷陌都很清净,犹如田园一般。

城里的街道上处处有夜明珠所构成的光柱,其光明亮,昼夜无异。

与之相比,原来所有的灯烛之光,犹若萤火。城外有无量金银珍宝摩尼珠等,堆积如山。宝山放射的光芒,照耀在城内。

有一个天神,昼夜护持着翅头末城,所以国土安全,从未发生水火之灾、刀兵之难,也没有盗贼劫窃之患,城乡夜不闭户,人民生活平安。

人想方便的时候,土地会自动裂开,掩盖住这些粪尿。而且,这些地方会自动生长出红色的莲花,以吸收转化土中的污垢。

人若衰老临终,会自己走到山林树下,安乐淡泊自然顺化……

还有许多小城市散布在翅头末城的四周。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无论远近,两者相见没有障碍,心想事成,欢欣喜悦。

在全国各地,无论是城市还是村落,都是园林密布,清泉遍地。天鹅、鸳鸯、孔雀、鹦鹉、翠鹊、大雁、雄鹰、鸠鵰……空中飞鸟鸣啭,妙声远播。金色的光明花,无忧的净慧花,鲜白的七香花……

百千万种水生、陆生的鲜花盛开,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鲜艳无比。

夜光如意宝珠的光华照遍世界,空中飘落着七宝花、金莲花、曼陀罗花、曼珠沙花……

有如意花,果实香美甘甜无比。田园中的谷物庄稼没有旱涝病虫等天灾,也无杂草,稻谷一种七收,用功甚少,所收甚多。食物入口即化,百味具足,香美无比,营养丰富。

这都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福德所致。

当时管理国家的转轮圣王,名叫“穰怯”。他智慧大度,对待人民如母爱子。他的王子们各自献出自己的珍宝,在广场上制作了一个高大精妙的七宝台,让人们自在参观。他们国家有四处巨大的宝藏,储满了奇珍异宝,散发着璀璨的光华。

无数的人前去参观,心中却不生贪念,弃之犹如瓦石土块。因为人人明白,这些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它相互欺诈残害,实在是愚蠢至极。

这时,城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婆罗门,名叫“修梵摩”,他的夫人名曰“梵摩拔提”。弥勒菩萨就托生到他们家,以他们为父母。

弥勒一生下来,清净无染,身具紫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晃耀十方。其光辉明亮而又清亮,日月星辰灯火珠光,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他相貌端正,庄严圣神,如同金铸一般。

弥勒聪慧无比,他观察世间的欲望,苦空无常,是众生轮回受苦的根本过患,所以,他不乐在家,盼望出离。

穰耆国王与大臣、民众,将那个精美的七宝台献给了弥勒。弥勒又将它转赠给了人民。

人们你一点,我一点,共同将七宝台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