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3章 寅夜南归(下)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大雾弥漫,大浪排空,惊天动地,滚滚长江东逝水。

“啊,对岸就是九江城了。”长老指着对岸。

南岸城里的万家灯火隐隐约约,闪闪烁烁。

江风阵阵,令人心旷神怡。

长老指着大江的滔滔波涛,感触良深地说:“竹林新叶催陈叶,长江后浪逐前波!”

月照大江白,浪载千里光。夜色凄迷中,长老师徒两人快步流星,直奔长江岸边。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朦胧月色笼罩下的长江,益发宏阔,暗流涌动,浊浪翻滚,一片未知的神秘,一片未知的苍茫。

长老带着张少飞来到江边,白天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渡口,此刻冷冷清清,迎接他们的,只有江潮扣击堤岸的声音。

“涛声呢喃说夜静,野渡无人舟自横”,正是此时的写照。

在那边黑沉沉的石岩下,他们发现了一只无主的小舟自横在那里。

长老去解船缆,张少飞莫名其妙地“扑哧”一笑。

长老没抬头,说道:“解缆绳,有什么可笑的?”

张少飞笑道:“解缆嘛,本来没什么可笑的。但是,和尚解缆便叫人忍俊不禁了。因为您是得道高僧、一代宗师,竟也偷人家的船。”

长老听张少飞这么一说,竟也忍不住笑了:“你呀,贫嘴,触犯戒律,该打。”

本来,笼罩着师徒两人心身的紧张气氛,被张少飞这一逗,为之松弛了许多。

张少飞将小船拉到岸边,请师父上船。

长老意味深长地说:“船,是渡人的方便,人渡过江河之后,行人自去,船自然就留在了江边。”

张少飞鞠躬说:“谢师父指点迷津。”

长老佯装糊涂:“我指点了你什么?”

张少飞说:“师父是在告诉我,佛慧之法是渡人的船,过渡之前不能执着于船,过渡之后,更不能为船所累,背着船上岸。所以,佛慧之法是帮助我们超越生死的河流和到达觉悟彼岸的渡船。我们一定不要执着它,不能死死抱着它不放,要懂得及时脱离它、舍弃它。”

长老点点头,从船舱摸出船桨,站在船尾处,将橹往江岸一点,小舟离开江岸,朝江中悠悠荡出。

长老正想摇橹,张少飞连忙抢步上去,手按着木橹,道:“师父,你领着我走了很久的山路,也累了,这等粗重的力气活,还是让徒儿来干吧。师父,请休息一会儿,弟子来划船。”

长老含笑坐下。张少飞边划桨,边意犹未尽地说:“同样是度,但是,师父度弟子与弟子自己度自己,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张少飞生长在不开化的邱县山野,口音不正,连字都……承蒙师父传授佛慧之法,如今已经觉悟,认识到了自性本具,所以应该自己度自己了。”

长老笑了笑:“你出生在邱县山野,自小在深山老林里打柴,来到东禅寺又是干舂米种菜等活。而我出生在浔阳江边。”

张少飞咧嘴笑道:“如此说来,我与你今生相会,亦算是山水有相逢了?”

“正是,正是。我俩是奇缘天合,”长老拍了拍木橹,说,“我从小就在江中来去纵横,对于划桨摇橹等水上功夫,你是望我背项而不及也。”

张少飞执意地:“即使我的功夫比不上师父,但是按理还是应由我来摇橹渡您的。”

长老也执意地:“少飞徒儿,我作为师父,应该是由我渡你到彼岸,岂有由你来渡我的道理呢?”

张少飞小声地:“师父,这一次你又错了。”

长老边摇橹,边说:“八个月前,你刚到东禅寺,跟我甫一见面就说我讲错了。如今,看来也是我们毕生最后的一次见面,怎么你又说我错了呢?”

张少飞神色庄严地说:“迷误的时候,由师父度我;如今,我开悟了就要自己度自己。”

张少飞讲“度”字的时候,声音特别的重。

长老:“啊,你自度?”

张少飞解释道:“我所讲的‘度’名称虽然一样,但它所包含的意义就不一样了。我出生在邱县山野,长大在边远而又闭塞的山区,讲话时语音不正。承蒙师父传授心法.现在我已经开悟,就不应该光依赖师父,而要自己度自己了。您常常教导我们,人生苦海,八苦无量,芸芸众生,难于自度;您又反复跟我们讲过,佛度众生,俱是众生自度呀!”

长老开怀大笑,频频颔首道:“极是,极是。自己的烦恼自己断,自己的生死自己了。参禅修道,犹如吃饭喝水,任何人都不能相互替代。所谓师父,只能为人指明前行的方向,是否能够到达彼岸,只能靠每一个人自度。”长老见张少飞的禅语玄机,隐志深远,知他的修行已到了至高臻境,脸庞上露出了少见的笑容,频频颌首,主动把木橹交给了张少飞。

张少飞从来没有摇过橹,但刚才他见过长老摇橹的动作,心中一下子就记住了。

他比长老年轻,力气大,故此,摇起橹来,一点也不比长老摇得差。

小舟载着禅宗的长老与慧门的宗师,迎着猎猎江风.剪开汹涌的波涛,飞也似的朝着长江南岸射去。

对岸九江城里闪烁的灯火越来越近了。

长老称赞道:“啊,你的橹也摇得不错嘛!”

张少飞直言道:“我刚才在心中已学了师父摇橹的动作呀!”

长老嗔笑道:“想不到你这个山野村夫摇起橹来.小舟竟似飞一样朝前而去。”

张少飞一语双关:“从您手中接过橹,我就担起了劈波斩浪,使小舟向前直进的重任。”

长老满怀衷情:“的确,以后弘扬佛慧法与慧门振兴的重任,就由你去承担了。须知.弘法路上风云变幻,浪猛涛凶呀!”

张少飞拍了拍胸膛:“徒儿明白肩上的责任了。”

小舟破浪前行,长老想到了什么,揶揄道:“昔日,达摩一祖是一苇渡江.今夜可是禅宗长老、慧门宗师渡江哩。”

张少飞:“宗师渡江?”

“我是长老,你是宗师。小舟载着我俩,这不是禅宗长老、慧门宗师渡江又是什么呢?”长老说完,哈哈大笑。

张少飞从来没有见过长老有过如此灿烂的笑容。

的确,挑选到称心的贤达来承继佛慧印心灯,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怎不令长老敞怀大笑呢?

小船悠悠,渔火点点,大江东去,月夜阑珊。波涛滚滚浪如云,清光粼粼月似船。张少飞飞快摇浆,小小船儿像箭一样向彼岸——江州射去……

师徒在对话之间,小船已到达了彼岸。

临上岸前,张少飞跪倒在船上,向长老再三辞谢。

长老催促道:“快上岸吧,以后将慧门乃至禅宗发扬光大,全靠你了。你要珍重,一直往南走,不要急着出来弘法。一则你开悟之后还需要刻苦修行,二则有人对传你衣钵不服气,不甘心你为宗师,一定会想方设法加害于你。”

张少飞叩首道:“弟子谨遵师父教导。”

长老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叮嘱即将远行的儿女,生怕遗漏了什么。

他想了想,又吩咐说:“还有一件重要事情,你要牢牢记住,我们学佛修禅之人,要远离繁华的城市,尽量居住在深山之中;这就好像建造大厦所用的栋梁,都是出自深山幽谷一样。因为在那里,远离人群,树木不会被刀斧所伤,能顺利长大,日后才可能成为擎天之柱、栋梁之材。同样,我们修禅之人,更要栖神幽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心自安宁。从此,道树花开,慧林果出。”

张少飞认真地点着头。

长老道:“你现在上岸吧。”

张少飞跳上岸,回转身,想说什么,但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长老亦是相对无言,摆摆手,催促张少飞快走。

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切尽在不言中。

张少飞在岸上慢慢跪了下来。

长老眼中泪光闪闪。他像是失去最珍贵的东西,心中空落落的,蹒跚转身,吃力地摇桨离开。

张少飞望着师父苍老的背影,泪水模糊了视线。他的心中,仿佛渐渐响起了一首无字的歌谣,犹如一只天地幻化的精灵,在大江上空回荡……

两人分别后,张少飞伫立江边,迎着江风,放眼眺望着长老所乘的渡船返回对岸,身影被浓浓夜色淹没了。

张少飞这才放开双脚,大步向着南方,飞奔而去。

在这位年仅二十岁的慧门宗师面前的路,布满了荆棘,布满了风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