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章 传承家风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日复一日,张锦超的病情也不见好转。

王少香只得到处寻访名医为丈夫治病,把家里的微薄积蓄都花光了。但丈夫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

最后,王少香只好变卖田产为丈夫治病。

你要念及咱夫妻的情分就听我一句劝,别再为我空费钱财了,把这些钱用来抚养飞儿。他是我张家唯一的骨肉,唯一的希望,你无论如何要把他拉扯大,千万别让他吃苦遭罪。”

张锦超知道自己已经是时日无多,苦口婆心地,说啥也不让郑丽芳再给他延医用药了。

“夫君放心,我会照顾好飞儿的,可我也要为你治病呀,就是挨门乞讨,我也要把你的病治好,让我们的飞儿父母双全。你才刚刚开始教飞儿读书识字,我要你好好教导飞儿,把你平生所学传授给飞儿,张锦超虽然在朝廷做过大官,可他是个清官,罢官回乡,仅有的一点积储又都花光了。

如今他见夫人为给自己治病,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田产也变卖了,他心里十分难过。

俗语说:缺什么别缺钱,有什么可别有病。可是张锦超正相反,是缺钱兼有病,真个是陷入了绝境之中。

“夫人,我已经是命尽之人,无药可医了,你不要再为我空费钱财,若把这唯一的一点薄产也耗尽了,我去世后,你和飞儿如何生存?”张锦超难过地望着郑丽芳,无奈地说。

王少香摆了摆手,向着张锦超说:“夫君,别说那些不吉利的话......”

张锦超难过地拉着王少香双手,喘着气,说:“我不能把飞儿拉扯大,不能把飞儿抚养成人,不能再继续疼爱他,再继续教他读书识字,已经很对不起他了。让我们的飞儿将来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郑丽芳说到这里,深情地望着张锦超,“再说,你我夫妻相依相伴,要不把你的病治好,让我如何心安,如何独活世上?”

张锦超听着夫人一番肺腑之言,真个是既感动,又痛苦万分:“夫人休出此言……”

王少香见张锦超说啥也不肯喝药,对小少飞说:“飞儿,快叫你爹把药喝了吧。”

小少飞一听,十分懂事地走到张锦超的床前,不停的喊着:“爹爹喝药,爹爹喝药……”

张锦超看着他这个宝贝儿子,一股求生的意志在强烈支撑着他。只好端起碗,把药喝了,他多么希望能借助药力把自己的生命留住。

王少香和小少飞的话,点燃起张锦超求生存的希望,更何况,张锦超临动身返乡前,曾拜托他的同窗文强兄为他在朝中伸报冤情,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因此,这种希望给了他战胜病魔的信念。

张锦超在与病魔抗争中,坚强地在心里呼唤:我要战胜病魔,我要活下去!

有了精神上的支柱,张锦超服了几服药后,病情大有好转,在不知不觉之中,又是冬去春来,张锦超的病情也大有起色,脸上也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红润之色。

张锦超恢复了常态,变得神采奕奕,夫妻俩更是恩爱有加。

白天,夫妻俩男耕女织;夜晚,围在灯前与他们的宝贝儿子玩,张锦超还挺认真地抱着小少飞,背诵起“人之初”来,一家三口,其乐也融融。

父亲是儿子早期最好的启蒙老师。

小少飞六岁生日那天,张锦超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们邯郸张氏,自汉尚书、中郎将张魁起,一直是中原显赫的四大望族之一。张门历代出将入相,从三国至唐初,仅宰相就有十二人之多。你爹是张魁十一代孙,与大多祖先一样,学而优则仕,考取功名,也被选拔为朝廷尚书。阿爹六岁时,你爷爷就教爹《三字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张锦超对小少飞进行完祖训后,从书柜里翻出一本线装书,说:“飞儿,你也满六岁了,从今天起,阿爹开始教你《三字经》。”

白天,张锦超下水田干农活,晚上,教小少飞《三字经》。

小少飞很懂事,见阿爹出去干活了,阿娘在家织布,他就在自家门前的阶梯上对着书本念“人之初,性本善……”一级、二级、三级练跳,他的思维也在一级、二级、三级地跳。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冬日的阳光,照耀在小少飞家门前那株树姿优美的梅树上。小少飞像往日一样,打开书本放在阶梯上,对着书本开始复读张锦超晚上所教的功课。突然,一阵北风吹来,把放在石板上的书本吹了起来。

小少飞边念边想把被风吹合起来的书本再打开,此时,奇迹发生了:他竟然不用看也能把书里面的字句、章节念出来,且更念得自如、朗朗上口!一如他在阶梯上练三级跳,从一个意境跳往另一个意境,从一个境界跳到另一个新的境界。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春节过完后,转眼之间,又到了蝉鸣荔熟时节。

“飞儿……飞儿……”王少香在家门囗大声地叫唤着。

小少飞正在村河边那株巨大的老荔枝树下睇大人们摘荔枝,猛地听到娘亲在叫他的声音,也顾不上去拾从树上掉下来的荔枝了,便快步跑回家来。

他推开柴扉,走到正在缝补衣服的娘亲面前,说:“阿娘,你喊我?”

王少香一见到喘着气的小少飞,便大声说:“飞儿,快去找你爹回来,老家捎来书信了,快叫他赶快回来看看。”

“是,娘亲。阿爹和章叔他们在村河边下荔枝呢!”小少飞说完,一阵风似的又走出了大门。

王少香又一次看着台上的那个大信封,渐渐地,信封中间的那两条红色的条杠,幻化成了一顶红色大轿。她看见丈夫身穿官服,头戴纱帽,被众多官员前呼后拥送上了这顶红色大轿……这是丈夫自从被贬回到老家邯郸邱县太镇村后,几乎天天晚上做的一个梦。

张锦超急匆匆地赶回家中,高声喊道“夫人,有什么好事叫飞儿喊我回来呢?是不是朝中有书信来了?”

王少香点点头,双眼看着台面,说:“刚才,县衙里的差役送来了一封书信。我不敢拆开,我估计是朝廷寄来的。”

张锦超一听,边走边亢奋地高声吟道:“飘泊老家二五载,鸿雁迷踪姗姗来……”

小少飞悄悄问王少香:“阿娘,为什么每次听到朝中的一点儿消息,阿爹总是这样高兴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