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2章 聪慧自误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即使张少飞打柴出色,也只能勉强养家,而李治文却突然暴富,一跃成了邱县最有钱的人物!

李治文到古玩字画店当学徒之后,以他天生的聪明伶俐,再加上格外勤奋刻苦,他业务上突飞猛进。

他对这个行业内各种知识的吸纳,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有一天傍晚,快要打烊了,店里只剩下他与二掌柜两个人。这时,一个衣着非常普通的人走了进来,然而,他所带来的一幅《维摩诘像》古画却不普通,画面异常精妙,年代似乎也已经很久远了。更意想不到的是,来人居然说这是顾恺之的作品!

顾恺之(公元345~406年)字长庚,绰号虎头,生于东晋时期,无锡人,曾任散骑常侍之职。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后人评论他的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有一次,他为裴楷画像,完笔之后,却又在人物本来光洁的脸颊上平添了三根毛!然而,就是这三根毛,使得画面上的人物立刻鲜活起来,比真人更加传神。

顾恺之的作品存世极少,收藏家更是不到家破人亡的地步不肯出手。

这幅画,没有落款,二掌柜断定是赝品,一幅古代高手临摹的复制品。

李治文却认定这真是顾恺之的作品,再三鼓动二掌柜收买下来。

二掌柜点头同意了。不过,他有疑惑:“我们邱县并不是长安、扬州那样的文化中心,顾恺之的传世之作,如何会流落在这里呢?”

“请问,邱县的前任刺史姓什么?”

“哦,是这样!”二掌柜恍然大悟:“对,对,顾大人经常吹嘘,他是顾恺之的后代。难道刚才来的那个人是顾大人的家丁?”

李治文点点头:“他虽然乔装打扮了一番,但我仍能看得出,他是顾大公子的跟班。而这,也是我认定它是顾恺之真品的理由之一。”

前年,在邱县坐了九年刺史衙门的顾大人荣升为湖广督察使,但他的家眷仍然还留在邱县。

顾家大公子本来就不是什么好鸟,现在没有了老爹的束缚,理所当然信马由缰,肆意挥霍。

然而,挥霍过度,只好偷偷将家中珍藏的古玩字画倒腾出来变卖,这合情合理,一点儿也不奇怪。

自古以来,大户人家的败家子,一直是古董商人的衣食父母、暴富契机。

几天之后,一位漂洋过海而来的金山客看中了这幅画,以千两白银的高价买走了它。

由此,李治文的名声响遍了邱县商界,还成了当铺的新主人。

当初,那幅使李治文名利双收的《维摩诘像》,首先经过了李老板的手。

当那个人将画送上当铺的柜台时,李老板自己拿不准,生怕上当受骗,错将赝品当珍宝,便以种种借口将他打发到了字画店。

要知道,那可是一千两白花花的银子啊!李老板辛辛苦苦,机关算尽,良心丧尽,一辈子所积攒下来的财产,也不过两三万两银子。

十天后,那人再次出现携画来到店里。当他轻轻展开画轴,不由惊呆了:画面上,一主一仆两个美得令人心悸的天仙,向他展颜微笑,他的魂儿、魄儿,都情不自禁被吸去了……

天哪,这……这…..这……这幅画,竟然是顾恺之的《洛神赋》!

据说,十分喜爱字画的唐太宗李世民,有两大梦想,便是拥有顾恺之的《洛神赋》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来,他听说兰亭真本藏在越州永钦寺禅僧辩才手里,便派遣大臣萧翼用欺骗的手段赚而得之。

然而,他倾天子之力,却搜寻不到《洛神赋》。

没想到,无价之宝《洛神赋》,居然到了自己的手里!若不是有舌头挡着,李老板的心准会从嘴里跳出来,跳到这幅传世绝品上。

然而,来人却说,“这幅代代相传的宝画,只当不卖。”

来人还说,“真卖,整个邱县乃至河北也没人买得起。”

“当就当吧,到时候,你无钱赎回,它照样是我的!而且,这样还没有风险。”李老板心里的小九九比任何人都精。

他用五百两银子和一张当票,将画换到了自己手里。

起码,它可以在两个月的当期之内存留在自己手里。

况且,那个花花公子花钱似流水,当期一过,这件无价之宝便真正归了自己!

来人看了看当票,说:“这幅画价值连城,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你万一丢失或损毁了怎么办?”

李老板灵机一动,说:“既然是无价之宝,如何照价赔偿?所以我就没有标明它的估价。”

那人无可奈何,说道:“你就象征性地写上以当铺相抵吧,反正你心里也清楚它的来历,量你也不敢捣鬼!除非你不想活命啦!”

家有重宝,若无人知晓,不啻于锦衣夜行。

所以,第二天,李老板悄悄将字画店的二掌柜叫到自己的当铺里,请他欣赏这幅传世名画。

果然,当那摄人魂魄的画面在二掌柜面前徐徐展开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惊赞:“稀世之宝也!”

然而,当他的手指无意中触摸到装裱材料时,嘴角下意识抽搐了几下,眼睛不再紧紧盯着画面,而是反复观察着装裱的绫子。

最后,他的脸上掠过一缕不易察觉的微妙神色。

李老板心中“咯噔”一跳:“难道这幅名画有什么问题?”

他再三追问,二掌柜才指出了一个小小的破绽:“装裱材料虽然像是旧绫子,但这种绫子,是十多年前出产的。十年前,他装裱字画时,都是用这种绫子,对它十分熟悉。尽管作伪者将它进行了古化处理,从色彩上难以辨别,但它质地依旧,所以当二掌柜用手触摸时,察觉出了破绽。试想,三百年前的字画,如何会用十年前的绫子装裱?”

李老板犹如当头一泼冷水——从头凉到了脚底。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思维才像冻僵了的蛇,缓缓苏醒过来。二掌柜呢?早已不见了踪影。

五百两雪花银就这样打了水漂,而且连个响声都没听到。李老板不甘心,径直找到了顾大人的府上。

“什么?我们顾府会借当?你受了什么人的挑唆,是故意来败坏顾家的名声的吧!滚!若是我家少爷知道了,看不打断你的狗腿!”大管家一顿臭骂。

顾公子的那个跟班,更不承认曾经到过他的当铺。

试想:有哪个小偷会坦白自己光顾过的地方?

李老板不但没有讨回银子,反而受了一肚子窝囊气。而且,连那幅赝品上的美女,似乎也在对他发出嘲弄的微笑……

笑,笑!让你笑!

李老板发疯似地扑了过去,用剪刀将那美女的脸庞剪得稀巴烂,又将她付之一炬,才算出了一口恶气。

本来,他不过损失了几百两银子,而他的一时冲动虽然痛快,却招来了家破人亡的灾祸——

当李治文带着那原封未动的五百两银子出现在他的当铺的时候,他才突然明白了,自己落入了一个蓄谋已久、精心设计的连环套里。

所有的一切,包括那幅《维摩诘像》,都是整个骗局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勾起他的贪欲,进而利用他的贪婪,图谋他的整个家业。

他心如刀绞,失魂落魄,痛不欲生。然而,李治文却又在他流血的心上撒了一把盐。

李治文说:“李老板,几年前,当你用花轿将我心爱的玲妹强行抬走的那天,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你加倍偿还!所以我不但要接收你经营了几十年的当铺,还要玲妹重新回到我身边!”

李老板走投无路,如一只丧家之犬。他精神恍惚地在江边徘徊。

入夜时分,游弋在江中的画舫,停靠在岸边的楼船,花烛点燃,彩灯齐放,照亮了夜空,映红了江面。

李老板在水中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奇幻世界。他伸出手,慢慢走入其中……

李治文如愿以偿得到了李老板的邱县当铺。然而,玲妹却决然离开了当铺后院。并且她很快就嫁给了木水。

要知道,李治文之所以费尽心机图谋李老板的家业,主要是为了得到玲妹啊!

谁知玲妹不但没有欢天喜地投入他的怀抱,反而视他如蛇蝎,恨他如魔鬼。

更要命的是,整个邱县生意圈子里的人,都不再与他来往,更谈不上买卖交易。

连周围的邻居,也像躲避瘟神一样,老远便避开他。人家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他有了钱,有了很多、很多的钱,反而像是惹得鬼缠身。

缠上他的,产品滞销还有李老板的儿子——杀父之仇,破家之恨,夺财之怨,人家当然要报。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邱县当铺燃起了熊熊大火。炽烈的火光映红了半座邱县城,照亮了整个夜空。

然而,人们只是远远观望,没有一个人前去救火。

整个当铺连同后面的家人居住的房屋,全都化为灰烬。李治文呢?有人说,他已经在大火中烧死了;也有人说,他被烧得面目全非,但侥幸保住了性命,为躲避李大少爷的追杀,不得不远走他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