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900章 慈悲喜舍(3)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慈与悲是分开的。

维摩居士对于“何谓为悲”的答复很简单,绝对没有自私就是悲心。

像天下雨,或是出太阳,绝对没有想留给自己用,普遍地施给一切众生,不分好坏。

功德代表善的成就,有功劳有辛苦是功,有建立有所得是德。

有人问人家有没有时间,过去我们是问人家有没有工夫,工夫就是代表时间,有时也写成工夫。

功德是佛经借用的,原文出自《尚书》。

我们常说人功德无量,但是一经说出来就有量了。

菩萨所作的功德无量无边,因为他自己不要,“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回向就是这个意思,以你修持、念经、礼佛等等的功德,与你亲属一切众生等共之。

学佛的人有四种最根本、最重要的行为:

慈、悲、喜、舍。

有的同道面无笑容,一付来讨债的样子,再不然就是一张嗔恨的脸孔。

我要你们学佛第一步,先学弥勒菩萨那个欢喜佛的笑容,尤其打坐时两条腿在痛,你就一边痛一边笑嘛!

笑上三年,你笑惯了,你就不讲话脸上都有笑容的。

笑有什么好处?

你一笑神经肌肉都松了,打坐咬紧牙齿,何苦呢?

念佛喊得那么痛苦,搞什么东西嘛!

学佛这基本的四个行为,要倒转来先学舍,一切放下。

这个字做不到,那当然也喜不起来。

第二学喜,再来学悲,最后是慈。

尤其这个喜很重要,有的同道志大才疏,要想拯救世界,算了!

你先把自己脸上的细胞救好,松一点,带点笑容。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脸上带笑,别人想打你骂你都算了。

我告诉你们,我学遍所有武功,最后学到一种天下第一拳,就不用再学其他拳了,现在传给你们,有人要打我骂我,我就拱手跪下:“你都对!”就行了,这是无往而不胜利的。

你没有人缘,还能度谁?我常告诉大家,只怕你不成佛,不怕没有众生度。

要成佛要先自度,自度的道理就在慈、悲、喜、舍这四个字了。

什么是喜?

“何谓为喜?”

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帮助人的、利益人的,决不后悔,就是喜。”

有时大家做了好事又后悔,像是布施二贯钱,后来想想,其实一半就可以了,就后悔了。

贪、嗔、痴、慢、疑、悔,为什么在根本烦恼中有这么重要?

每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后悔中,比如吃饭,多吃了半碗,饭后要吃消化药,后悔多吃了,这也是悔。

真正的喜心是,布施出去了就完了。

我常劝那些人不要向人化缘,四川人讲:“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让人愈想愈痛,不是功德啊。

有个故事说孙悟空成佛之后,世界上出了个魔王,神通本事比孙悟空还大,大闹世间。

大家公推降魔,了一看,这个魔王我老孙降伏不了。

就去找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在打坐,懒得理,叫他去西天找佛。

佛就找了一个小沙弥,给了他一个小小的黄包袱上路。

小沙弥去找魔王,魔王正待发作,小沙弥请他先看个东西,就从黄包袱中拿出化缘簿,请魔王写个名字,魔王一看就跑了。连魔都怕这个,你们不要随便去化缘。

这个“欢喜无悔”非常难,你帮助过的人后来对不起你,你一定愈想愈后悔当初去帮他。能做到“怨亲平等”,才是功德。

“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佑,无所希望。”

我常说,一看到宗教徒就怕,当然我不是宗教徒,更不是佛教徒,因为我不够资格,我不是慈悲喜舍,一副魔王面孔。

我为什么怕教徒呢?这些人一到他们教主的像前,就下跪求平安求财富,都是求。

如果这些教主、神明因为人家拜了就保佑他们,那第一就犯了贪污罪,收受贿赂。

宗教应该是好的人你要救,不好的人更要救,拜了他要照应,不拜他的也要照应才对。

所以这些宗教徒的心理很可怕的,都是有所求。

大乘菩萨是一切放下,施与人家的恩惠记都不记,没有任何希求,所做的功德自己不求回报。

乃至你打坐修行都不求成佛,只求自己心中的安详,因为自己的安详能影响到他人的安详,如此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