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2章 开始弘法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围坐在古榕树下的人齐声说:“好!”

老爷子“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摇着拆子扇,有板有眼地讲开了——

话说:一百五十多年前,天竺(古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来中国传播佛法。那时候,是南北朝时期,咱们长江以南,属于南朝梁武帝管辖。

智药和尚从南海上岸之后,欲到五台山参拜文殊菩萨,自南海经过刘溪口,举头一看,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了不得啊!这山,这水,这气脉,是出大圣人的千载难遇的风水宝地啊!”

智药和尚走了大半天的路,正感到口渴,就走到刘溪边,掬水而饮,觉得异常甘甜,便对跟随他的徒弟说:“此水与西天之水无异,溪源上必有胜地,堪为兰若。”

于是,溯流而上,来到刘溪。

渐近刘溪村时,突见一座形似象鼻高卷的山峻峭雄伟,且与天竺圣山相似,心中暗暗称奇。

当他走到现在禅林寺的地方,忽然明白,这里是大菩萨驻锡的道场!

于是,他就来到咱们村,一种奇妙的冲动令他口出预言——170年后,将有一位肉身菩萨到此演化法宝。

那肉身菩萨是佛陀的血脉真传,智药三藏对我爷爷和村里的人建议:在山前兴建寺庙,并言届时得道者如林,此寺宜称禅林寺,等那位肉身菩萨的降临。

那位后生仔追问:“后来呢?”

老爷子说:“后来,这件事惊动了官府。当时,韶州刺史侯敬中大老爷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就立刻上报朝廷。梁武帝号称佛心天子,听说之后非常高兴,就拨下银两,建造了禅林寺。那‘禅林寺’三个大字,还是梁武帝御笔题写的呢!”

那个后生仔又问:“再后来呢?”

老爷子嘿嘿一笑,说:“再后来?再后来就有一个花白胡子老头,在溪水边上给一群龟孙子说这个故事呗!”

老爷子的幽默逗得现场的人捧腹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中,忽然闻听刘卫戍自言自语:“不可能吧,按老人们的传说,还有16年呢。”

老爷子追问:“什么不可能?”

刘卫戍说:“我是说,我前几天遇到的张少飞大师,会不会是智药和尚所预言的那个肉身菩萨呢?”

那个后生仔追问:“张少飞?哪个张少飞?”

“就是一年前在刘秀彬家住过的那个张少飞。现在,他刚刚从黄梅东禅寺回来。”

那个后生仔大摇其头:“喔,是他呀!他也不过与我差不多的年岁吧?身高不满六尺,,活菩萨能是他那样的普通人吗?”

刘卫戍说:“你不修佛,不知佛菩萨不可思议。有时候,你明明看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说不定他就是你天天企盼的菩萨的化身。就说那个张少飞,确实不同凡响。他的佛法修行,深不可测。你想,他若是普通人,华清长老,能将衣钵传授给他?所以……”

老爷子屈指算来,摇着头说:“可是,时间不对呀!再过16年,才到智药和尚所说的170年。”

刘卫戍说:“或许,是老人们记错了呢?”

老爷子犹犹豫豫地说:“也有可能,也可能是我算错了。走,咱们去拜见肉身菩萨,请他到禅林寺住持说法。”老人们颤颤巍巍向刘秀彬家走去。

……

老爷子、刘卫戍、刘秀彬等人,也不管张少飞再三的推辞,簇拥着他出了村,沿着刘溪水向上游的禅林寺走去。

不一会儿,禅林寺遥遥在望。

刘秀彬指着禅林寺,对张少飞说:“这就是等了你170年的禅林寺。”

张少飞着急地说:“诸位乡亲,我只不过在东禅寺舂了几个月的米,不是你们所说的肉身菩萨。”

刘卫戍笑着说:“张少飞大师,您年仅二十多岁,还没有胡子,所以,你就别谦虚(牵须)啦!老汉我学佛数十年,跑过上百座道场,亲近过无数善知识,从未遇到过像您这样学识渊博的大德。您若不是我们盼望了近两百年的活菩萨,放眼天下,谁人还敢自称高僧?”

刘秀彬与张少飞交情甚深,所以更干脆,直截了当地说:“二弟,你若再推辞,便是看不起我们刘溪人了!”

张少飞为难地说:“不是我张少飞不知好歹,而是师命难违。长老不让我现在就开始说法。”

刘卫戍一惊:“有这种事?”

张少飞欲言又止:“这……”

老爷子向着张少飞,问:“张大师,你们学佛,仅仅是为了个人求解脱、了生死吗?”

张少飞坚定地说:“当然不是!佛门弟子更重要的职责是弘扬佛法,庄严国土,利乐众生。”

老爷子托着雪白的长须,说:“既然这样,你看,我都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半截身子已埋进了土里。圣人说,朝闻道,夕可死矣。张大师,你总得让我在临死之前听听佛陀的教诲吧!”

老爷子言真意切的一席话,张少飞确实被感动了,禁不住趋步上前,握着老人家的手,喉头哽咽着说:“那好吧,老人家,我答应您。不管今后发生什么事情,我也要先在禅林寺住下来,说一天法是一天法,即使被……”

刘卫戍听出张少飞的话里有难言之隐,追问道:“张大师,长老既然已经放你下山,为什么不让你弘法呢?”

“长老并没有限制我一辈子不许出来弘法,而是为了我的人身安全,暂时不让我公开露面,以免……”

刘秀彬急切地问:“为了人身安全?难道,有人企图对你不利?”

张少飞点点头。

刘秀彬追问:“为什么?”

张少飞苦笑着说:“由于我是来自邱县的村夫,刚刚在黄梅做了几个月的苦力,一言半句就得了长老的衣钵,同门师兄弟许多人不服气。出于种种原因,很多人都想将衣钵夺回去,甚至要将我……”

刘卫戍自责地拍了自己的脑袋一巴掌:“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乡亲们,依我看,请张大师住持禅林寺的事儿,以后再议吧。大师的安全要紧。”

众人附和:“是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万一……”

“对,事关大师的性命,应谨慎行事。”

“让大师先避避风头再说吧。”

“……”

现场的人正待离去。谁知,这时候,张少飞反而拦住了大家:“乡亲们,我想过了,地藏菩萨为众生可以下地狱,我张少飞的性命有什么可珍惜的?走,咱们到禅林寺去!”

张少飞带头向寺里走去。

从此,张少飞住进禅林寺,开始弘扬他那振聋发聩的“佛慧”学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