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03章 妙哉奇也(30)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年轻人见他改了口,这才高高兴兴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七天前,狮子国来了一位名叫阿蛮的使臣,并带来三道难题,限爱幼王在七天之内派人解答。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答不出来。狮子国就要派兵攻打爱幼国。三天过去了,君臣之中竟没有一个人能解答出其中一道题的。

国王觉得这么大一个爱幼国竞没有人能解答区区三道小题,实在是有损国格,便决定出榜招贤。

招贤榜明确规定:如果有人能解三道难题,三十岁以上者赏以重金;三十岁以下的将招为驸马。

国王此举,是指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可是一转眼三天过去了,仍然没人敢揭榜。

限期只剩最后一天了,如果再无人揭榜,爱幼王就要在狮子国的使臣面前丢脸,庶民百姓也要蒙受战争苦难。

就在这举国揪心,君臣民愁的关键时刻,有一个名叫李老三的后生揭了皇榜。

爱幼王大喜过望,立即宣文武大臣和狮子国使臣阿蛮进宫。阿蛮见揭榜者是个二十几岁的后生,便哈哈大笑道:"你腮边无须,嘴里还做奶香呢,能有多大能耐,快回去请你爹来吧!"

李老三不卑不亢地说:"大人若是要接替后生可以奉陪,若是要结拜干爹义父,后生只好告退了。"

阿蛮见他果然出言不凡,不得不另眼相看了。

阿蛮指着铁笼内的一头样子像老鼠,个头如水牛的东西问李老三:"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么?"

李老三迅速从袖筒内放出一只猫来,那猫一出袖口就径直向那庞然大物扑去。

那东西一见猫,便吓得拼命地来回奔跑,不一会儿便现出了原形,竟是一只比猫小不了多少的大老鼠。

李老三说:"老鼠再大也怕猫,你连这点道理都不懂,竟敢到我爱幼国来充当使者,真是自不量力!"

阿蛮不甘心失败,连忙面红耳赤地拿出一根三尺来长,两头一样粗的圆木棒子,说:"第一道题你答得不错,现在你能辨认出这根棒子,哪头是根部,哪头是梢部么?"

李老三胸有成竹地接过木棒,轻轻往皇宫门前那口金鱼缸里一放,说:"浮起的那头是梢部,沉下去的那头是根部"。

国王问:"道理何在?"

"有道是'树结根,竹结梢'。树的根部坚硬结实,放在水里就会下沉,相反浮起的那头必定是梢部了。"

国王和文武百官们见李老三一连解开了两道难题,都忍不住为他喝起彩来。

阿蛮虽然暗暗佩服这位后生的聪明能干,外表却仍然镇定自若地说:"诸位别高兴得太早了,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这第三道题才是最难的呢。"

阿蛮示意随从牵来了两匹长相、个头、鬃毛完全一样的母马道:"这两匹马其中一匹是另一匹的母亲,你能分出它们谁是谁的崽子么?"

李老三很有把握地说:"只要将它们牵到马厩去,我就能辨别出来。"

"后生,你未免过分自信了吧?请问你是凭眼看呢,还是用手摸?"

既不必细看,也不必用手摸,只要将它们用同样长的缰绳拴在料槽的两头,再把草料分成三份,两份少的,一份多的,在它们面前各放一份少的,在马槽正中放一份多的,我一看它们吃草料的姿态,就自然清楚了。"

"你能不能说得再具体一些,更明白一点么?"

李老三想了想说:"埋着头一心吃自己面前那一小份的是母亲,放下眼前的草料不吃,首先去抢中间那一份草料的一定是崽子,这是毫无疑问的。"

国王又问:"这话又该作何解释呢?"

后生流着眼泪说:"马虽然是畜生,可是它们疼爱子女的心情是同人没两样的,做娘的因为饥饿当然也要吃东西,但是她只会吃属于自己的那一小份,绝不会与自己的孩子去争食,即使不懂事的子女来抢爹娘的食,他们也会忍饥挨饿,让子女吃饱吃好的。马也绝不例外。这既是本能,也是天性。"

"说得好,辩得妙!好一个本能,好一个天性!"阿蛮一改刚开始那藐视一切,目中无人的傲慢姿态,对这位"嘴里还做奶香"的后生真心诚意的赞扬了一番。

国王和文武臣相们听得得意洋洋时,那位狮子国的使臣突然把话锋一转,说:"可惜你们爱幼国像他这样知本能懂天性的后生太少了,通人性的晚辈更是微乎其微。"

有道是: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阿蛮的那句话刚出口,几位年轻的臣相便跳了起来,当面斥责使臣无视邦交礼节,嘉敢在国王面前肆意辱骂国民。

阿蛮却说:"我这绝不是辱骂而是抬举,其实爱幼国的臣民连畜生都不如。"

一直端坐静听的国王也火了,如果不是碍于"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矩,他早就下令推出午门斩首示众了。

有道是:死罪能免,活罪难逃。如果不给他点厉害看看,说不定他还要说出更不中听的话来呢。想到这里,国王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整个皇宫顿时鸦雀无声。

当大家注意力集中之后,国王首先令人给使者"看座",然后声轻语重地说:"古人云,上邦卿相,即是下国诸侯,上邦士子,乃是下国大夫。这话虽然在理,但我们大小是个国,胖瘦是个人,尊卑都是君,强弱皆为民,打狗还要看主人面呢。你身为上邦使者,竟敢用'不通人性'的话来'抬举'孤王的臣民,实属欺人太甚,今天当着众爱卿的面,若能讲个清楚明白倒还罢了,如若不然,休怪孤王无情!"

狮子国的使臣并没有被爱幼王的话吓倒,反而文绉绉地说:"鹏鹗呼食,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茸而呼儿,蝶采花而集众,义也;鸿雁定位,羔羊跪报,礼也;豺乃祭兽,猫乃祭鱼,智也;犬乃守夜,鸡乃司晨,信也。畜生处众物之中,尚知五德;人为万物之灵,岂能不仁不义?你们以《养老卿》为国歌,杀父母以食肉,抛尸骨名天葬,长辈爱儿女如心肝,晚辈视老者不及粪土,老爱幼而幼不尊老,仁在哪里?一家人同室操戈,义在何方?不报父母养幼之恩,反而抛老人之尸骨,以怨报德,何礼之有?有道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五十而不惑,六十而知天命。你们将老人斩尽杀绝,智从何来?不能自食其力时爹也好,娘也好,口口声声说你养我的小,我养你的老。一旦身强力壮,立自食其言,哪里有半点信誉而言?你们既然连畜生也能做得到的五德都做不到,岂不是连畜生也不如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