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76章 在故乡弘法(3)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接着,六祖惠能把话题转到了“见性成佛”的修行观上来。

所谓见性法,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我倡导的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是一脉相承的。

……

六祖惠能用生动的事例阐释了“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后,殿堂下有一僧人庄重地向六祖惠能大师行礼,“贫僧法号明一,刚才听了大师您讲解佛法,感到实在奥妙得不可思议。但还有一些疑问,希望您大发慈悲再给解说一下。”

六祖惠能大师说:“有疑惑就问吧,我应当给你解说。”

明一说:“大师您说的,是不是达摩祖师的宗旨呢?”

六祖惠能大师说:“是。”

明一说:“弟子听说达摩开始度化梁武帝时,梁武帝问道:‘我一辈子都在建造寺庙,剃度僧人出家,施舍财物,布施斋饭,这些善行有什么功德呢?’达摩,‘其实并没有功德。’弟子到现在还没有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希望和大师解说一下。”

六祖惠能大师说:“的确没有功德,不要怀疑先辈圣人的话。武帝心怀杂念,不懂真正的佛法,建造寺庙,剃度僧人,布施财物,施舍斋饭,这只能叫希求福报,不能把追求福报当作功德,功德存在于法身中,不在于表面的行善事以求福报。”

“哦……”明一点了点头,似乎有点明白了。

六祖惠能大师又说:“认识到自己有佛性是功德,平等待人接物是德,每一个心念都没有滞碍,总是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予以巧妙地运用,这叫功德。内心谦虚是功,外在的行为有礼是德。凭自己的本性成就万种佛法是功,自心本体离弃妄念是德。不离开自己本有的佛性是功,在运用时不受外界污染是德。如果想要得到功德法身,只要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做,那就是真正的功德。如果是想修功德的人,心里从来不轻视别人,经常采取尊重别人的态度。如果心里总是轻视别人,自我的念头就难以断绝,就没有功劳。自己的本性虚妄不实,就没有德。这是妄自尊大,老是轻视一切的结果。善知识们,每一个念头都不离开佛性是功,心思行为公平正直是德。自己修行佛性是功,自己修行法身是德。善知识们,功德要从自己的本性中发现,不是靠布施财物供养佛像能求得到的。这就是求福报与功德的区别,武帝不能认识真理,并不是我的祖师说错了。”

明一又问:“弟子经常见僧人和俗家信众们口念阿弥陀佛,希望来生能托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请教和尚,真的能托生到那儿吗?请您解除我的疑惑。”

六祖惠能大师说:“这个问题我昨天已讲过了,既然你今日问起,不妨再说一遍。当世尊在舍卫城的时候,就讲说过引渡众生往生西方净土的经文,经文里说得清楚,西方离这儿并不远。但如果一般地计算里程,那就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这是指众生身上的恶或邪,因此说远。说远是针对根性低下的人,说近是针对智慧高明的人。人可分为两种,但佛法并没有两样。人或执迷或觉悟有分别,所以认识也就有迟钝和快捷的不同。执迷的人靠口里念诵佛号希望来生能在西方,觉悟的人则重视让自己的心灵洁净。所以佛这样说,‘只要心念纯洁了,也就是到了清净的佛土了。’明一你是东方人,但只要你心灵纯洁,就没有罪过;即使是西方净土的人,心灵不纯洁也会有罪过。东方人造作下罪孽,想通过念诵佛号以托生西方,那么西方人造作下罪孽,他念佛号又希望托生到什么国土呢?凡夫愚众不了悟自己的本性,不认识自己身中的净土,只是想东方想西方,而觉悟了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得到净土,所以佛说随便在哪里都能获得安乐。你只要心里没有不善的念头,西方离这儿并不遥远;如果有不善的心思,想靠念诵佛号投生极乐世界那是难以实现的。现在我奉劝各位善知识,先除掉自己身上的恶念,那就已经走过十万里了,再除掉邪念,那就又走了八千里,每一个念头都能认识自己的佛性,保持行为公平正直,那么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立刻就能见到阿弥陀佛。你只要修行十善,又何须乞愿投生西方?如果不能断除恶念之心,又有哪一位佛会来迎请你呢?如果觉悟了‘无生无灭’的顿教佛法,看见西方净土就在一刹那间;如果不能觉悟道理,想靠念诵佛号以求托生西方,那路途遥远得很,怎么能到达!我可以给大家把西方在刹那间移来,目前就能看见,大家愿意见吗?”

众人都礼拜说:“如果能在这儿就看见西方净土,又何须乞愿来世投生,请求六祖惠能大师大发慈悲,就把西方显现在眼前,让我们都看一看。”

六祖惠能大师强调:“大众,世人自己的自身就是一座有门的城池,眼、耳、鼻、舌也是门,这是外边的五个门,里边还有一个门,就是意。心是土地,本性是国王,国王居住在心的土地上,本性在国王就在,本性离去国王也就没有了。本性在,身体和精神就存在,本性离去了,身体和精神也就毁坏了。佛就在本性里产生,不要向身体外面去追求。自己的本性迷惑那你就是俗人,自己的本性觉悟那你就是佛,慈悲为怀你就是观音菩萨,乐善好施那你就是大势至菩萨,心灵纯净你就是释迦牟尼佛,公平正直你就是阿弥陀佛。计较人与我的利害就出来须弥山,产生邪恶之心念就是海水滔滔……善知识们,经常实行善念善举,天堂就到眼前;去除人与我的利害计较,须弥山就立刻倒塌;去掉了邪恶之心念,滔滔海水就立刻干枯;烦恼没有了,波浪就止息了;毒害之心意忘却了,作怪的鱼鳖蛟龙也就绝迹了。从自己的心地上觉悟佛性接近如来,就会放射出本性的智慧大光明。”

现场的僧众听了六祖惠能大师如此讲解,都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佛性,一起向大师礼拜,感叹叫好,齐声赞美:“但愿法界众生,凡听到大师讲解的都能立刻觉悟。”

(提示一下:六祖惠能大师这次故乡弘法,被佛教中人视为经典,后来法海辑录入《六祖坛经》中。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六祖惠能大师不仅为佛教中人所熟知,即便不学佛之人,亦对“顿悟禅”(禅宗六祖文化)深感兴趣,深刻影响了唐宋以来国内外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正因如此,西方人称惠能为“东方耶稣”,并将其与孔子、老子并列,合称“东方三圣人”,欧洲将他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根据惠能的主要思想文化特质,将他定为珠江文化哲圣,使六祖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乃后话,在此不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