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72章 回宫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妙音在虎穴内躺了九天九夜,母老虎每天都要为她舔三遍伤口,小虎每天为她送三次鲜桃野果。

第十天,她觉得身上已经不痛了,伤口也愈合了,这才爬起来在洞内来回走动。

小虎见她突然站了起来,先是吃惊地望着她,后又高兴得乱蹦乱跳,接着又咬住她的裤脚往洞外拖。躺了九天九夜的妙音,自然也想出去看看,可是她刚走到洞口只觉得两腿酸软。小老虎见她坐在岩石上休息,有些失望地看着这位大伙伴。

母老虎像猜透了她的心思,连忙趴在地上,让她(它)们爬上自己的背上,高高兴兴地来到洞外,玩了个尽兴而归。从那以后,她(它们)每天早出晚归,妙音饿了吃野果,渴了喝山泉。大小老虎除了自己玩耍要捕食之外,还千方百计地照顾客人。

妙音每天同它们一起玩,夜晚同它们一起睡,虽然既饿不着也冻不死,但这种与猛兽为伍的生活,毕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且不说堂堂的皇太子,就是一般平民百姓的孩子,也未必能忍受得了。她由害怕到适应,又从觉得好玩到厌恶,甚至痛不欲生。

她从穿绸缎到穿破衣,又从寸丝不挂到用大树枝叶、茅草挡风御寒。

她从吃野果、饮山泉、到吃野鸟、野鸡蛋、吃生肉、喝畜血、吃尽了人间苦楚,饱尝了世态炎凉,她虽然又聋又哑,却最懂得"有爹有娘宝中宝,无爹无娘路边草"是什么滋味。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五年,这五年来她天天盼、夜夜想,盼父王派人来找自己回去,想母后那醉人的亲吻。她并不知道是他们抛弃了自己,总认为是父母为了让自己玩得更开心,才带她进山林来的。

一种重返皇宫的希望,一种回到父母身边的向往,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也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她生存下去的勇气。

可是,五年过去了,除了飞禽走兽、蚂蚁蛇虫,她没见到任何人。

也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吧,她已经由思念父母转化到思念见到任何人了。哪怕是印热。然而在这深山老林里,不要说人,就是一具尸体也难以见到啊。

日复一日的失望,变成了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失望,年长月久她终于绝望了,绝望到"心如枯井水,常年不生波"了。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天下午,当自以为生还无望的妙音,懒洋洋地走出虎穴,那只早已成了大虎的小老虎慌慌张张地冲进洞来。

妙音出洞一看,只见一支人马,向这边追来,妙音真是喜极了,笑痴了。

她理下蓬乱的头发就迎了上去。妙音两眼死死地盯住那位跪在最前面的中年人,觉得很像自己的父亲妙庄王。

自从抛弃妙音后,皇后宝茵王后又哭又闹,骂得妙庄王心神不定。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妙庄王也是一气之下误开金口的,宝茵王后一闹,她有些后悔了,曾先后三次派人进山寻找,都没有找到。

今天早饭后,妙庄王突然想起要到郊外打猎,刚出京城十里左右,便发现一只猛虎,妙庄王一行策马便追,她发现那老虎好生奇怪,你追得快它跑得也快,你跑得慢,它跑得也慢。妙庄王心中生疑,便勒紧缰绳不再追了,那"草上飞"刚停下,猛虎也不跑了。

妙庄王偷偷取下箭弓拉了个满月,"嗖"的一声射出一支,那猛虎一翘屁股,正好射进了它的肛门。

猛虎忍痛想回头咬箭,刚一回头,第二箭又到了。眼看已经射中左眼,那猛虎突然张开血盆大嘴,那箭"嗖"的一声就飞进了猛虎的咽喉。

妙庄王正要射第三箭,那猛虎回头就跑,一边跑,还一边慌慌张张地向后望。

妙庄王喊了一声:"追!"便率先冲了上去。

他们从日上三竿一直追到红日当头,便追进了一片深山老林,一进树林,老虎便不见了。

妙庄王一行足足找了半个时辰,什么也没有找到。

他们正准备原路返回,突然发现一支箭。妙庄王令人捡起来一看,正是自己刚才射的两支箭的一支。

他们向前走了百十丈远,在树林出口处又找到一支。奇怪的是两支箭上竟没有一点血迹,妙庄王还在纳闷,又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锯黄桶般的虎啸,循声追去,果然发现那只猛虎,三步一回头两步一停留地钻进了洞穴,同时从洞内走出一个大约八九岁的小男孩。

他蓬头垢面,肩上披着一件用茅草编成的披风,腰间围着一块兽皮,虽然穿戴不雅却长得十分俊俏。

那苗条的身材,那清秀的眉眼,如若不是那长发和草衣兽皮,单看长相,根本不像失落山林的野孩子,倒像位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的道童。

妙庄王觉得这个形似道童的孩子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时又想不起来。

正在疑虑之际,那孩子已经来到自己面前,只见她将妙庄王上上下下打量一番之后,"扑通"一声便跪下了。

妙庄王这才发现她两眉之间那颗"二龙戏珠"的美人痣。她和大皇姑妙清、二皇姑妙缘长得一模一样,妙庄王心里一紧:"难道她就是被抛弃的哑巴太子妙音?不对呀,妙音被抛弃时年仅四岁,她米无半升,钱无半文,怎么能活到现在呢?!"那野孩子似乎猜到了妙庄王的心思,马上"啊……啊......啊"地叫唤起来。

那一声接一声的"啊、啊",就像一支支利箭,射向妙庄王的心窝,只见他滚鞍下马,喊了声:"妙音皇儿!"便将那"小道童"紧紧地搂在怀里。

妙音被接回皇宫的当天晚上,皇后特意命御厨为死里逃生的儿子做了几盘好菜。

妙音三下五除二地猛吃了个精光。吃完后仍然是在吞口水,舔嘴唇,吮指头,好像还能吃一箩筐外加一米缸。

皇后知道她是肚饱眼不饱,吃足了嘴还馋,也不敢再让她多吃,只是偷偷地揩眼泪。

第三天,正好是哑巴太子的九岁生日,妙庄王在一种内疚心理的支配下,决定宴请文武百官大办一番。

按照旧时的规矩:儿子的生日便是娘的苦日,孝子应该全天不吃不喝。

可是刚从野外归来的妙音,一日三餐吃饭是狼吞虎咽,喝茶是大瓢大碗,如果让她一天不吃不喝,不但办不到,也不忍心啊。因此妙庄王决定用先拜父母生养之恩,再一起赴宴的办法代替禁食。

且不说文武百官送了多少贺礼,也不说皇家宴席办得如何丰盛。却说哑巴太子被两位姐姐牵到父母面前后,也不等姐姐比划示意,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礼参拜。喜得妙庄王和皇后的脸上笑成了花。

文武百官也都众口一词地夸"太子真聪明!"妙清、妙缘刚刚将妙音扶起,妙庄王正准备宣布入席时,妙音忽然"哎呀!"尖叫一声,双手紧紧地抱住头,蹲在地上不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