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零四章 朕(第二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夫政惟通变,礼贵从宜;利在因民,义存适要,条章法度,不便于时者,随事改易。

勿有疑滞。

昔汉祖拨乱,身定大功,群臣推奉,光宅帝位,而事父资敬,五日一朝,备礼尊崇。

号称太上……”

群臣沉沉的叩首,心里轻叹一声,从这一刻起,皇帝就是太上皇了,太子就是皇帝了。

“……朕方游心恬淡,安神元默,无为拱揖,宪章往古,称谓之仪,一准汉代。

庶宗社之固,申锡无疆。

望天禄之期,永安勿替。

另,诸王各加封一百户,公主加五十户。

晋梁国公房玄龄为司徒,晋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司空,以郑国公魏征为太师,以申国公高士廉为太傅,以卫国公李靖为太保。

以宋国公萧瑀为太子太师,韩王李元嘉为太子少师,纪王李慎太子少傅。

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加散官一阶,三品以下赐爵一级。贞观以来入军年五十者,并放出军。

天下百姓年五十者,皆免课役。

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长孙无忌宣完圣旨,目光平静的看向李承乾。

“儿臣领旨。”李承乾面色诚挚的叩首,说道:“父皇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齐齐叩拜道:“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轻叹一声,点头道:“平身吧。”

“喏!”李承乾,还有群臣这才缓缓起身。

每个人都神色感慨,天可汗,皇帝李世民,终于在今天要彻底的翻过去来。

“礼部,太常寺,光禄寺,择期举办登基大典。”稍微停顿,李世民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从即刻起,皇帝居两仪殿处置政事,礼部,宗正寺,少府监,造册刻印,以备登基之用。

期间国政,以皇帝太子印为正印,诏谕天下。

从即日起,朕搬回甘露殿,皇帝和太子妃搬至立政殿,献春门以东皆为皇帝后宫。

等皇帝登基之后,朕至北苑,翠微宫和温泉宫休养。”李世民平静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立刻道:“儿臣请命,从即日起,通训门开通如制,东宫诸官,诸妃往来如常。”

李世民笑了,点头道:“你是皇帝,现在你说了算。”

“多谢父皇。”李承乾沉沉叩首。

从这一刻起,父子俩达成了默契。

甘露门以北的后宫,依旧是李世民的地盘,而献春门以东的万春殿,立政殿,还有大吉殿,武德殿,全部都是李承乾的后宫地盘。

不仅如此,他还要打通通训门。

通训门正常情况下是不开启的。

以往的时候,只有李承乾在武德殿监国的时候,通训门只会开启,也只有东宫官员才能出入通训门。

但是现在,太子成了皇帝,而他还没有册封皇太孙为太子,东宫依旧是他的。

但是东宫的官员必然不可能继续留在东宫,他们都要调任朝中各官。

这样,东宫的后妃,就可以随意往来东宫和献春门以东。

这些就是皇帝的后宫范围。

“好了,便是如此吧,剩下的事情,交给皇帝,朕先回去休息。”李世民一句话说完,李承乾,还有群臣立刻全部再度叩首道:“臣等恭送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侧身看向一旁,张阿难,还有窦知节同时上前,然后小心的搀扶起他。

原本除了脑袋上方,都动不了的李世民,竟然直接站了起来。

李承乾离得最近,亲眼看着李世民在两个人的搀扶下,就这么直直的下了丹陛。

是的,直直的。

李世民的脚实际上是悬于地面一寸之上。

当然,能够看到这一幕的,只有李承乾和诸位宰相,其他人能够看到的,都是太上皇如常的来到了李承乾身前,然后淡淡的说道:“好了,记住,从今往后,你是皇帝,不用也不能再跪任何人了。”

“是!”李承乾躬身,然后才站了起来,他的眼眶莫名的有些湿润。

李世民笑笑,然后在张阿难和窦知节的搀扶下,离开了太极殿。

……

整个太极殿中,只有李承乾一人站着了。

他目光抬起,看向上面的御榻,那个地方,以后是他的了。

轻轻转身,李承乾看向满地跪着的群臣,有些生涩,但还是缓缓的开口道:“朕……”

一声有些不熟悉的停顿,群臣立刻叩首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站着的李承乾,瞬间感觉一股战栗的兴奋感从背后升起。

瞬间蔓延全身。

他,是皇帝了。

看着整个大殿的所有臣子,整个太极殿,还有整个太极殿蔓延出去的无数群臣,远处的承天门,朱雀门,还有整个长安,整个天下,全部都是他的了。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强令自己平静下来,神色肃然起来:“众卿平身。”

“喏!”群臣这才起身,然后分列两班站立。

李承乾站在丹陛之下,看着群臣说道:“父皇贤明仁德,远超上古之君,尚书省在传达父皇禅位诏书的同时,令地方刺史上奏,为父皇加上尊号……诸卿亦是一样。”

“喏!”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还有殿中群臣齐齐拱手。

李靖站在一旁,低头的瞬间,神色凛然。

新皇这一手看似平常,但实际上,也会让所有人在上奏为太上皇加上尊号的同时,也从心底潜移默化的认可他这个新皇帝。

高明的手段啊!

“前些时日,太子妃便和朕说过,是否可以续修大明宫,让父皇可以宫中就好好的修养身体,朕也在思索这个问题。”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杨师道:“工部!”

“臣在!”杨师道站了出来,对着李承乾拱手。

“工部派人查验大明宫,看看以如今府库所需,正常朝政运转的情况下,需要几年才能够将大明宫彻底的修缮出来。”李承乾很谨慎的说的每一个字。

“臣领旨。”杨师道沉沉拱手。

“户部度支郎中。”李承乾看向群臣后列。

“臣在!”户部度支郎中薛仁方站了出来,认真拱手。

“你也参与其中。”李承乾稍微停顿,然后说道:“今秋要免赋,看看明年天下百官深耕勤做,能够有盈余支应此事。”

“喏!”薛仁方拱手领命。

殿中群臣神色平静,他们历来知道,新皇对天下度支很重视,行事都要多加思量。

以前他们并不是太在意,但是以后,他们就都要学着向皇帝喜好的这方面着手了。

李承乾看向殿中群臣,然后说道:“诸卿百官,今日宫中各赐绢五匹。”

稍微停顿,李承乾微微笑笑,说道:“诸卿不要怪朕太小气,朕今日突承天眷,行事还未适应过来,还请诸卿见谅。”

“陛下贤明。”群臣齐齐拱手,同时微微发出善意的笑容。

李承乾神色一冷,继续说道:“太子左卫率郎将刘仁实,太子右卫率参军裴行俭。”

“臣在!”刘仁实和裴行俭立刻从稍后的位置站了出来。

“令你二人即刻前往太原,会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窦孝慎,稳定并州局面,同时监察并州突厥事。”李承乾面色凛然。

“臣领旨。”刘仁实和裴行俭拱手之后,立刻转身快步离开。

“右卫将军杜荷,少府少监房遗爱。”

“臣在。”杜荷和房遗爱同时站了出来。

“令你二人即刻前往襄阳,会同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许叔牙,稳定襄阳,还有湘湖,江右局面。”李承乾神色严肃。

“臣领旨。”杜荷和房遗爱立刻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左千牛卫中郎将张绚,侍御史苏良嗣。”

“臣在。”张绚和苏良嗣立刻拱手站出。

“令你二人即刻前往扬州,会同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文暕,稳定江南局面。”李承乾抬眼。

“臣领旨。”张绚和苏良嗣立刻躬身,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传令,令右卫中郎将裴行方即刻移行成都,侍御史柳范。”李承乾看向了群臣后列。

柳范立刻站了出来,拱手道:“臣在。”

“你现在赶去成都,与裴中郎将会合,与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卢承庆一起,稳定巴蜀局面。”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

“喏!”柳范立刻拱手,然后快步转身离去。

李承乾看向马周,说道:“马周。”

“臣在。”中书侍郎马周站出拱手。

“你来写信,令左金吾卫将军郑仁泰坐在安西都护府,和沙州都督李袭誉相互联手,稳定西域。”

“喏!”

“令太子右卫率郎将薛万备,即刻调往兰州,和左千牛卫中郎将席君买,兰州刺史杜凤举一起稳定吐谷浑局势。”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若有必要,可派军巡边。”

“喏!”马周立刻拱手,群臣神色凛然。

在大唐,巡边两个字历来代表血腥,如果真的有事,他们是可以直接屠杀一个外族部落的。

“令夏州刺史李德謇,松州刺史王仁祐,桂州都督李袭志,广州都督杜正伦,杭州刺史苏亶,安东都护苏勖,稳定地方局势,警惕四方诸夷,必要时,可出兵弹压。”李承乾神色一冷,现在这个时候,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

“喏!”马周肃然拱手。

群臣脸上则带出一丝敬畏,在不知不觉间,太子的亲信已经遍及天下四方了。

“传旨左武卫将军牛进达,右屯卫将军苏定方。”李承乾嘴角冷笑,说道:“大唐变故,高句丽盖苏文那里,必然会有所动作,让他们抓住机会,给盖苏文一个狠的。”

“喏!”群臣拱手,脸上随即带出一丝嗜血的笑意。

如今的大唐,武德充沛。

如今皇帝退居太上,太子登基,所有人心中的不安,都需要一场战争来发泄。

尤其是对外战事的胜利,能够更加的让人心安定。

也能够李承乾的帝位更加稳固。

……

“调洛州都督丘行恭,任雍州都督。”李承乾走到了殿前,平静的说道:“洛州长史萧钧,升从三品。”

“喏!”群臣再度拱手,这一次,他们恭顺多了。

“从今日前,太极殿封殿,至朕登基时再行开启。”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说道:“剩下最后一件事,诸相,还有太常寺,礼部,崇文馆,诸卿给朕定一个年号吧。”

皇帝退位,新皇登基。

年号,自然也是需要更换的。

贞观,不能再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9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