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八十二章 房玄龄,司马懿(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长榻之上,李承乾看着李钰在马周的奏本上签字画押,然后才让人将他带下去。

等到李钰离开武德殿,李承乾的脸色骤然间冷了下来:“诸位爱卿。”

“殿下!”群臣齐齐拱手,神色凛然。

“诬告宰相谋反,大唐立国三十六载,可还从来没有发生过。”李承乾“砰”的一掌,重重的拍在桌案上,然后冷声喝道:“张绚!”

“臣在!”左千牛卫郎将张绚立刻拱手站出。

“这件事情,还是你继续查,任何人敢于阻碍,孤以监国太子授权于你,可直接抓捕,若有反抗……”李承乾眼神眯了起来。

群臣神色越发的凛然。

“孤没有资格授你先斩后奏之权,但是不管你做了什么,在父皇那里,孤为你据理力争。”李承乾咬牙切齿。

“喏!”张绚肃然拱手,然后退回班列。

李承乾抬头看向群臣,然后说道:“这件事情除了张绚,其他任何人都不许私自调查,敢有调查者,直接罢官免职……宋国公,此事你来监察。”

“喏!”萧瑀立刻站出拱手。

“此事,甚至最好私底下也不要议论,如今马上就要年底了,孤不希望去刻意找某位爱卿的错处,然后将你们罢官免职送入大牢。”李承乾重重的敲敲桌案,说道:“年后就又要为辽东大战做准备,所有人都要专心在此事之上,不要分心。”

“喏!”群臣齐齐拱手。

“好了。”李承乾抬头,松了口气,说道:“关于眼下这件事情,午后公文会以六百里加急送往辽东,诸卿谁有什么要说的,直接写奏本,和孤的奏本,大理寺的奏文,一起送到辽东,让父皇处置……整个长安,孤不要再听到任何此事的声音。”

“喏!”

……

武德殿中,百官已经离开。

李承乾坐在长榻上,面色依旧凝重,但眼底却轻松起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官员之口更是如此。

不过这件事情,他们在揣摩幕后究竟是在算计房玄龄,试图搅起纷争之外,李承乾在这件事情当中的表现,平息这件事情用的手段,恐怕也会被他们私下里细细的去研究。

如此,或许能够让他们对李承乾更加认可。

一阵平静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李承乾抬头看到了门口的徐安和徐安身后的高士廉。

“不必通报了,舅翁请进!”李承乾摆摆手。

高士廉站在门口躬身,然后才走入殿中,对着李承乾行礼道:“见过殿下!”

“舅翁请坐!”李承乾微微伸手。

高士廉走到一侧跽坐下来,然后才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大业坊坊正之死,能查出来吗?”

房玄龄被弹劾的事情,其他人轻易都不能问,但这里面不包括高士廉。

尤其是在他已经猜测到什么的时候。

“不是很难。”李承乾看向高士廉,说道:“杨虎之死,千牛卫禀奏,做的很干净,他们什么证据也没有找到,但是……”

“如何?”高士廉神色严肃起来。

“有人杀了杨虎,也就是说有人到过杨虎的家,那么只需要查昨夜的金吾卫,万年县巡档便可,更甚至那日昨夜就藏在大业坊,今日才离开……不管怎样,都是有办法去查的,怕就怕。”稍微停顿,李承乾摇头说道:“就怕一样也被灭口了。”

杨虎被灭口了,是因为他知道太多。

郑涵被灭口,是因为他关联到了田仁会。

灭口是最容易做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情想要查清楚,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高士廉直接点破。

“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情,很可能需要父皇回京之后再查。”

高士廉松了口气,然后看着李承乾说道:“太子,眼下长安需要安静。”

“舅翁放心,孤明白。”李承乾认真说道:“此事之后,所有人都会警惕起来,那些有心人再想要搅弄事端,就很难了。”

“嗯!”高士廉缓缓点头,这件事情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心人在仔细推算之后,很快就能算出可疑的人选,再从急切性上来算,究竟是谁并不难猜。

“不过舅翁也需要小心,万一大意之下,舅翁被人所趁,孤这里是交待不过父皇去的。”李承乾沉沉低头。

高士廉眉头一皱,随即他点点头,说道:“殿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

李承乾放松下来,说道:“父皇东征,长安还是以稳定为主,至于其他的,让父皇回来处置,到时候究竟怎样,就是父皇的事情了。”

高士廉点点头。

眼下这件事情,看起来还没有结束,那不过是在等调查清楚之后,朝中相关人等对于幕后真凶的反击罢了。

但实际上真正的胜负已经告终。

李治愚蠢的一次动作,让群臣的心更加多推向了李承乾。

……

晋王府,后院石亭。

砚台放在了暖壶之上,保证墨汁温热。

面对一片冰湖,李治头戴黑色璞帽,身穿锦衣,披着黑色披风,手下笔走龙蛇,一篇上佳的《兰亭集序》已经成就。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

李治没有回头,直接问道:“如何?”

姬家福停步,面色凝重的拱手道:“李钰在武德殿,当众反口,他说自己是误听人言,错怪了房相,太子说不追究他任何责任,并且保证日后不会有任何人会去打扰他。”

“皇兄怕是要做一阵子好人了。”李治抬头看着姬家福轻轻笑笑,说道:“好了,还有什么,你继续说。”

“是!”姬家福拱手,将事情从头到尾细细的说了一遍。

“皇兄好手段啊!”李治感慨一声,说道:“本王早该想到的,不过这也不是坏事,起码能看的出来,房相和皇兄默契很深啊!”

“殿下!”姬家福神色严肃的拱手道:“殿下,此事会不会牵连到长史?”

李治轻轻侧头,问:“动手的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人已经离开了长安!”稍微停顿,姬家福说道:“长史用了两波人,联系的那波人很早就走了,动手的那波人是死士。”

“如果是用死士就好了,可惜死士的身份难说服于人。”李治轻声叹息,他不是没有想过用死士,但是死士有太多的破绽,对于老手来讲,很容易看的出来,

尤其是千牛卫和百骑司。

所以最后韦挺才精挑细选了李钰,没想到最后还是失败了。

姬家福有些焦急的拱手道:“殿下,此事万一联系到长史,那么很容易联系到殿下的。”

李治笑了,摆摆手说道:“你错了,这件事情很难联系到长史身上不说,也很难联系到本王的身上……你觉得长史会出卖本王吗?”

姬家福轻轻一愣。

李治抬头,看向眼前的冰湖,轻声说道:“长史少时,和隐太子关系极佳,后来更是做过隐太子的王府祭酒,太子左卫骠骑、检校左卫率,后来牵连杨文干之事,最后是他保住了隐太子,而他则被流放到了越巂,所以不用担心他会乱说什么。”

“是!”姬家福眼神中有些茫然。

李治这话似乎是在说,他很早就知道了韦挺的算计会失败,而且失败了韦挺也会担下一切。

听着听着,似乎莫名的有股无情的味道。

李治轻轻摇头,说道:“证据,父皇贤明,行事总是需要讲究证据的,当然,他也可以不讲,那样惩罚就不会落在明面上了,但是,本王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日后就看一切怎么发展吧。”

姬家福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他有种跟不上李治思绪的感觉。

李治笑了,看向姬家福说道:“你知道,房相如今已经六十六岁了,但他的身体依旧很好,而相比而言,魏相已经致仕,舅翁,还有萧相身体也不好,而眼下在辽东,入冬以来,舅舅的身体也不是太好,便是父皇……”

姬家福满脸难以置信的看着李治,这些事情,他是怎么知道的。

李治抬起头,看向头顶的长安天空,轻声说道:“纵观上下历史,有多少宰相,在六七十岁还身体康健,甚至还能处置公文到半夜,有谁呢?”

“司马懿?”姬家福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李治。

李治笑了,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司马懿,以晋代魏的司马懿……房相和司马懿真像啊!”

“像吗?”姬家福不知道李治为什么突然这么联系。

“月初的时候,本王让你送了一本奏本去辽东,你还记得吗?”李治转身看向姬家福。

姬家福点点头,晋王经常会写奏本去辽东,不过大多数是一些读书笔记或者感悟一类。

李治笑了,然后轻声说道:“本王前段时间开始读《魏书》,所以很有一时间疑惑,所以写信去了辽东,向父皇询问,现在想来应该刚到父皇手里不久,皇兄六百里加急走过去,恰好在本王之后。”

皇帝在想司马懿,现在却有人在弹劾房玄龄谋反。

姬家福看着李治,莫名的感到一阵战栗。

“殿下,殿下为何如此针对房相?”姬家福满脸的不解。

李治抬头看了姬家福一眼,神色冰冷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1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