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四章 等待皇帝崩逝的那一日(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两仪殿中,察觉到李承乾的目光,李世民微微摇头,说道:“稚奴前几日请命,要入宫探望兕子,朕许了,想来就是今日,这些天里外忙碌,朕也忘了!”

李承乾躬身道:“父皇,稚奴既然到了殿外,不妨就宣他进来吧,儿臣也有几日没见到他了。”

“又不是小儿女,还需要天天见。”皇帝直接摆手,看向青衣内侍说道:“让晋王去立政殿见晋阳公主,朕这里一切安好,不用他过来了,这边还有许多政务要忙。”

“喏!”青衣内侍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朝殿外走去。

李世民收回目光,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说说这几年,你经营的农事现状吧?”

“是!”李承乾拱手,说道:“启奏父皇,如今的关中,陇右和甘凉沙肃诸州,依旧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形,天气,和水文,大半进行了调整,剩下的是一些边缘地方,需要时间。”

“关中这两年丰收,太子用心不少。”李世民赞赏的看着李承乾。

这件事情在三四年前,李承乾就已经开始布局了,这两年他攻高句丽,天下稳定,后勤充足和这些关系极大。

“谢父皇夸奖。”李承乾平静的躬身,然后说道:“河南已经有一半调整到位,剩下的齐鲁之地,和荆州,河北,已经进行过一年试验,明年可以继续推开,同时对江南进行试验。”

稍微停顿,李承乾很肯定得说道:“只要这两年风调雨顺,大唐必然会是继续丰收之年,供给父皇东征不成问题。”

“嗯!”李世民很满意的点头。

“不过这其中也还有一些问题。”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认真说道:“有一些地方官员,将朝中放下去的改良方法,只传给当地世家……”

“需要杀一批了。”李世民缓缓的点头。

群臣齐齐躬身。

……

风雪之下,李治披着黑色的貂裘,平静的从两仪殿侧畔而过。

抬起头,看了前方的献春门一眼,李治最后还是忍不住的看向身后的两仪殿。

风声呜咽,雪落纷纷。

明明听不到任何的声音,但李治的耳边仿佛悉悉索索不停的在响着一片谈论政事的声音。

他知道,这是他自己的幻觉。

是他自己在幻想两仪殿中之事。

自从皇帝归朝以来,平常时候,也就是稍微和诸相商议一个大概,就回后宫修养了。

太子坐在两仪殿丹陛之下,代替皇帝处理朝政。

虽然这些朝政第二日皇帝都要过问一两句,但也仅仅是一两句。

满朝上下都明白,陛下对太子的信任之深,朝中的其他皇子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的。

哪怕是同样作为嫡子的晋王李治。

今日,皇帝难得召见诸相,在两仪殿议事,议论的都是最近朝中的大事。

只有皇帝和宰相。

还有太子。

李治有种感觉,如今太子在朝中的地位,哪怕是抛开太子这位,他也有等于一位宰相的份量。

一名宰相,不管是长孙无忌,房玄龄这样的老臣,还是于志宁和褚遂良这样的新人,只要参知政事成为宰相,在朝中的份量之中,都是不可估量。

这意味着在他们的背后,有着相当多的力量在支持。

太子也是一样。

哪怕抛开太子之位,在朝中也有足够的力量,支持他步入政事堂。

加上他的太子之位,配合这股力量,便是皇帝都不敢轻动。

就更别说是李治了。

如今如今的局面,哪怕是有了皇帝的格外宠爱,李治也休想复制李泰当初的道路。

更别说是最后诬陷太子行巫蛊事,然后起兵攻打皇宫。

李泰当初的实力,是李治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李治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他也在进行他自己的图谋。

只要皇帝还活着,李治就永远有机会。

而唯一最后的机会,就是皇帝崩逝的那一日。

李治现在所有的行动,都是在为那一日做准备。

抬起头,李治大踏步的朝着立政殿走去。

风雪之下,李治的脚步很坚定。

……

立政殿中,李治看着大口喝汤的晋阳公主,忍不住的劝道:“慢一点,为兄又不是立刻就走,你急什么!”

晋阳公主放下勺子,趴在桌案上,满是依恋的看着李治,说道:“阿兄,你这阵子还好吗?”

“当然很好了。”李治笑着看着晋阳公主,说道:“我家兕子都知道关心兄长了,真的是长大了啊,不过话说起来,这一两年来,父皇就要给你挑选夫婿了吧?”

晋阳公主立刻摇头道:“不,兕子不要出宫,一出宫,要面对的事情就多了。”

“傻妹子,你出了宫,为兄就天天去见你,也不会有人拦了。”李治看着晋阳公主,眼中满是期盼。

“对啊!”晋阳公主顿时明白了过来,一旦她出宫,住进晋阳公主府,那么她就可以随意往来,想见李治是很随意的事情。

晋阳公主脸上的笑容还没有彻底的绽放出来,就突然的黯然了起来。

她看着李治说道:“皇兄,兕子若是出了宫,是不是就难见到父皇呢?”

“傻妹子!”李治伸手抚摸晋阳公主的后脑,轻声说道:“为兄平日里不好进宫,是因为为兄是男子,而你是女子,你要进宫见父皇,只要父皇允许,那么你随时可以见到他……但前提是父皇不忙。”

皇帝究竟有多忙,晋阳公主是知道的。

这些年,即便是她在宫中,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见到皇帝的。

不过虽然见不到皇帝,但她也知道,皇帝多数时候都在两仪殿。

知道皇帝在哪里,便足够让她安心了。

之后,出了宫,虽然不至于说知晓皇帝在哪里,但是她只要进宫的次数频一些,那么见到皇帝的机会就会很多。

看到晋阳公主开心的笑了,李治忍不住好笑的摇摇头,道:“不要想那么远,在那些事情之前,你得选一个好的如意郎君。”

晋阳公主的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她的皇姐们,也不是每一个都有美满婚姻的。

看着可怜兮兮的晋阳公主,李治声音坚定的说道:“兕子,你放心,为兄一定会为你挑选一个如意郎君的。”

“嗯!”晋阳公主再度甜甜的笑了。

李治看着前方,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晋阳公主的婚事,他要插手,他必须要保证自己的亲妹妹能够嫁一个如意郎君。

哪怕皇帝亲自挑选的驸马不合他的意,他也会坚决反对的。

大不了,大不了拉上太子。

李治相信,在这件事情上,太子和他是同样的看法。

……

不知道为什么,冬日的大雪在下了几天之后,还在下。

李治从承天门走出,坐上马车,然后缓缓的朝朱雀门而去。

两侧的偶尔路过的官员,稍微停顿,然后躬身注目,目送晋王出宫。

河北的事情,尽管皇帝彻底的遮掩了下来,但是朝中那些鼻子灵的官员也一样嗅到了晋王的争储之意。

但可惜,相比于晋王,太子的优势太大了,大到了任何人通过正常手段都难以和他竞争的地步。

这是这几年,太子一点点积攒起来的优势,并且有越来越放大的趋势。

李治神色平静的出了朱雀门。

“殿下!”姬家福从马车外面钻了进来。

李治看了一眼车帘之外,有些空荡的长安城,然后才看向姬家福,问道:“有事?”

“是!”姬家福点头,然后认真的说道:“殿下,消息已经送了洛阳,然后从洛阳送到了杨家。”

杨师道虽然是中书令,但是很多事情他都不会和杨家的人讲,甚至他都不会参与杨家私底下的那些事。

“传过去了就好,杨家在朝中的人太多了,只要他们能够支持本王,本王在长安城就不至于孤立无援。”李治轻轻笑笑,但眼底依旧是一片淡然。

“殿下!”姬家福凑近李治,然后低声说道:“杨家传来了一个消息,御史台弹劾的名单中有沂州刺史徐孝德。”

“徐孝德?”李治皱了皱眉头,轻声说道:“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殿下,是徐贤妃的父亲。”姬家福话音刚落,李治就忍不住的抬头看向他。

姬家福微微摇头,道:“原本御史台弹劾的名单当中,是有徐孝德的,但陛下将名字拿掉了。”

李治瞳孔微微放大。

皇帝看着徐贤妃的面子上,从御史台弹劾的名单中去掉了徐孝德。

“杨家这是别有想法,要有动作了啊!”李治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如今在皇帝的后宫中,有三个杨妃,如果再算上燕妃和武才人,和杨家相关的妃子达到了五个居多。

徐贤妃被皇帝宠幸,封了贤妃。

可如果徐慧的贤妃位置空缺出来,那么立刻就会有杨家的女子顶上去。

不过杨家想的,也是自己的女子。

李治抬头,看向姬家福问道:“郭孝慎那边如何了?”

“腊月二十八,郭夫人,会随同姐姐武顺,还有兄长武元庆一起进宫,见武才人。”姬家福低声,说道:“郭孝慎听了殿下的话,他那日不出面,但是却将厚礼备上了。”

李治点点头,郭孝慎如今虽然不在晋王府任职了,但是他毕竟曾经是李治的人。

哪怕他和武才人是亲戚,但是该避嫌的,还是要避嫌。

尤其李治心里本就有算计。

“将这些事情,让郭孝慎在二十八那日,告诉郭夫人。”李治淡淡的开头。

“是!”姬家福立刻领会,只要郭孝慎告诉了他自己的夫人,那么他夫人一定会告诉武才人。

之前郭孝慎试图和武才人联系,但武才人丝毫没有理会的意思。

但是徐慧的事情,武媚娘究竟会怎么利用,将决定李治会怎么利用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62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