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帝回京,太子有女,名曰福昌(第一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冬月时节,阴山南麓。

三十多名斥候,无声的停在阴影之中,喝着凉水,吃着干粮,补充力气。

战马在一旁的山中吃着干草,饮水。

兰州长史李德謇手里拿着地形图,看着眼前的阴山,心里在估算着什么。

如今已经是十一月初六,距离薛延陀发兵二十万,攻击突厥诸部已经过去了快三个月。

这几个月里,皇帝以兵部尚书李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将兵六万,骑千二百,屯羽方;

营州都督张俭率所部骑兵及奚、契丹等族压破薛延陀东境。

左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将兵四万,骑五千,屯灵武。

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将兵一万七千,为庆州道行军总管,出云中。

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出其西,李德謇如今就在李袭誉的麾下。

或者更准确的讲,李德謇是在从兰州出发,奉太子之命,前往草原侦查的时候,落入了李袭誉的视线当中。

李靖的长子,太子的心腹。

这种人,李袭誉肯放过才是怪事。

如今大唐立国还没有几年,即便是国公之子,也依旧要奔杀在战场第一线。

李袭誉抬头看向前方,眼神微微眯了起来。

薛延陀从漠北,直接杀到了漠南,所行数千里,马已疲瘦,补给不足。

凡用兵之道,见利速进,不利速退。

如今阿史那思摩已经退入长城,薛延陀不能掩其不备,急击而破,在大唐严密的守卫之下,又不速退,局面已经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尤其上个月,草木枯黄,皇帝更是让各地唐军不时的出击,或是烧剃枯草,或是袭烧存粮。

薛延陀人早就焦躁不安,想要退却,但却又因为一无所获而心中不甘,迟疑停顿。

再加上大唐诸军不时的出击草原,彼此纠缠,薛延陀如今是想退都退不得。

李德謇更是知道,在李勣的策划下,大唐诸军全部都在等着。

薛延陀人,只要敢向后退一步,那么下一刻,整个长城背后的大唐军队,就会全部杀出去,一击而破敌。

一匹战马从远处突然狂奔而至,马上骑兵抵近之后,然后迅速的放慢马速,来到李德謇身侧,认真拱手道:“长史,阴山北侧有一座屯营,有三百薛延陀骑兵驻守。”

“嗯!”李德謇淡漠的点点头,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三十多名精骑,然后低声问道:“具体在哪个位置,地形如何,风向如何,士卒分布如何,粮草如何排列。”

“在这里!”斥候快速的讲诉自己侦查的一切。

……

火焰迅速的蒸腾,厮杀已经疯狂的展开。

“杀杀杀!”

全身黑色甲胄的李德謇,率领麾下三十多名骑兵直接杀进了薛延陀的粮仓之中。

放火的同时,快速的将驱杀着粮仓当中的每一名薛延陀士卒。

“当”的一声,李德謇手里的长槊和薛延陀将领的弯刀狠狠的撞在一起,下一刻,“砰”,薛延陀将领的弯刀瞬间断裂。

不等薛延陀将领反应过来,长槊前刺,已经瞬间贯穿了敌人的咽喉。

下一刻,李德謇直接顶着扑过来的鲜血,继续杀戮下去。

三十多名骑兵,在夜色的掩护下,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彻底冲破了这一座粮仓。

停马勒枪,看着朝着四面八方逃走的薛延陀骑兵,李德謇轻轻冷笑,然后将手里的骑兵全部收拢了回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匹疯狂的战马从后方冲了过来,同时高声喊道:“长史,长史,薛延陀人退了,大军已经冲出了长城,朝着草原直接杀了进来。”

李德謇猛然转身,看向通讯的斥候,下一刻,他已经举起手里的长槊,高声喊道:“兄弟们,大军已经杀了进来,如果我们再不冲杀,那么剩下的军功就没我们的份了。”

“杀杀杀!”三十多名将士齐齐举槊高呼。

“杀!”李德謇双腿一夹马腹,整个人已经疯狂的前冲了出去。

三十多名骑兵,紧跟着一起冲杀了出去。

细密的风雪从北面突然扑了出来,但这个时候的李德謇眼中却满是喜色。

仿佛大雪对他来讲,是最大的幸事。

很快,三十多骑就这么的杀入了风雪之中,全无踪影。

而等到十数日后,这三十多骑竟然全须全尾的从风雪之中杀了出来。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马上,每个人都多了十几颗脑海,而李德謇更是将一颗满是胡辫子,额头上还戴着一颗青玉的脑海放在了马头上。

那个脑海的面容上,满是惊讶和难以置信。

甚至还来不及惊恐。

……

长安,春明门。

冬月酷寒,冰雪未消。

皇帝的车驾缓缓的停了下来。

李承乾,魏征,侯君集,卢承庆,岑文本,崔仁师,温无隐,崔敦礼,郑仁泰,苏定方等人全部躬身迎候。

御驾的车帘掀起,众人立刻齐齐拱手道:“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吧。”皇帝的声音从马车内传了出来,然后说道:“此次大军出征,众卿筹集粮草被服转运无碍,辛苦了。”

“都是臣等该为之事。”群臣再度拱手。

这一次皇帝派兵北征薛延陀,除了营州由河北道负责,朔州由并州负责以外,其他灵州、庆州、凉州等地出击的大军后勤,都是由长安调度供给,李承乾,魏征和侯君集等人都尽了大力。

另外,左卫大将军李大亮以灵州道行军总管出征,长安所有的一切军务防备,全部都负担在了郑仁泰和苏定方的手里。

大军出征,长安守卫不足,若是这个时候,有人动乱,是要出大乱子的。

但还好,一切平稳的结束了。

“魏相和太子上来吧。”皇帝平静的说了一声,李承乾和魏征相互对视一眼,然后两人相继登上了御驾。

侯君集等人则是汇入到了诸臣当中,一起护卫御驾返回皇宫。

皇帝看着神色消瘦了不少的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太子做的不错,坐吧。”

“多谢父皇。”李承乾这才拱手坐下,对面的魏征则是不用皇帝多说,就已经坐了下来。

“战场上的消息如何了?”李世民转身看向魏征,他这一路从洛阳而来,几天时间,战场消息有些慢了。

“自从上月诺真水一战,李勣以六千精骑败大度设三万骑后,各路大军奋勇追杀,及至如今,已斩首上万,捕虏五万,值大雪,大度设脱身走,薛万彻追之不及,但这一场大雪,薛延陀人畜冻死者极众。”魏征平静的神色之下,压制着兴奋。

这一仗,大唐内外动兵十二万,薛延陀动同罗、仆骨、回纥、靺鞨等兵二十万,最后以大唐一战而胜,薛延陀内外各族,战场损失达六万之多,其他奔亡于道者,也有三五万众。

这一仗之后,薛延陀在漠北声望大减,再想要组织起这样的兵力,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起码在三五年内,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而最令魏征满意,是大军开战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前两个月都屯兵在长城之内。

但当李勣在诺真水一战,以六千精骑败大度设三万骑后,整个大唐诸部将士立刻全部冲出长城,追亡逐北,一战之内,大唐粮草耗损有限。

一战之后,战场上的所有缴获,光是那数万数万的战马,就足够弥补一战的所有开销。

还有战场上的其他缴获,战士军功赏赐,所有一切的一切都足够了。

而且还多有剩余。

至于日后,大唐的商旅更是可以通行漠北,这里外的收益简直大的可怕。

……

听完魏征细细的说完这一切,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这一仗不亏就好,高昌一战之后,军中士气总是有些不足,现在总算是全部发泄了出来。”

李承乾顿时惊讶的看向皇帝,这里面还有这些考量吗?

“里外诸事,总是需要多加权衡的。”李世民看着惊讶的李承乾,笑笑,说道:“太子日后要学的,还有很多。”

“儿臣有愧。”李承乾微微躬身,语气惊叹。

“可惜了,让大度设跑了,不然这一仗就彻底的圆满了。”皇帝不由得感慨一声。

大度设,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夷男长子。

“对了。”皇帝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听说李靖的儿子李德謇率三十余骑就杀进了草原深处,至今没有消息。”

“是的。”李承乾小心点说道:“李德謇不过是趁着薛延陀战败,冲杀一番,相比于武安郡公薛万彻率六百骑就冲杀薛延陀后军,还有英国公率六千骑就冲杀三万敌军,实在差的太远。”

“怎么,你怕他出事。”皇帝笑了起来,然后摇摇头,说道:“你看,李靖自己都不怕,你怕什么。”

李德謇,卫国公李靖长子。

今日皇帝回京,李靖连出来迎接一下也不来,就如同当初皇帝东巡洛阳的时候,他连送一下也不送一下。

李靖的心,稳的可怕。

“对了,你上奏说太子妃生了个女儿。”李世民好奇的看向李承乾。

“是!”李承乾笑了,神色温柔的说道:“上个月刚刚过了满月,正好北地大胜,儿臣就取了小名叫福昌儿。”

“福昌福昌,既福且昌。”皇帝念叨着这个名字,最后点点头道:“不错,你取的名字不错,走,去东宫,见见的朕的长孙女。”

皇帝虽然都有了好几个孙子,但是孙女,对于皇帝来说,还是头一个。

一侧的魏征微微有些诧异。

原本长安百官都为太子妃没有在此生育皇孙感到失望,没想到太子却异常的欣喜。

如今看起来,皇帝也是如此。

难道真的是小孙子不如长孙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1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