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六,御驾从翠微宫而返。
太子亲往终南山迎驾,然后率数千名金吾卫从终南山护送皇帝返回长安城。
长安百姓夹道恭候,在朱雀大街两侧叩拜皇帝。
不过偶尔有人抬头,也发现两道特殊的身影出现在其中,其中一人正是佛门玄奘法师,而另外一人则是一名容颜古怪的天竺僧人。
或者更准确的讲,是做僧人打扮的天竺术士。
两人一左一右,紧随在御驾两侧,随同皇帝一起返回皇宫。
李承乾目光从晃动的车帘外收回,然后看向皇帝,直接问道:“父皇,儿臣听说父皇在翠微宫时,经常同时召见玄奘法师和那逻迩娑婆寐?”
“是的。”李世民看向李承乾,随即笑着微微摆手,说道:“朕知道太子在担心什么,无妨,朕就是寻个乐子,那逻迩娑婆寐自称已经两百余岁,还能炼制长生不老药,说是只要朕给他地方,提供药材,他就能炼制,真当朕是傻子!”
一旁的长孙无忌惊讶的看向皇帝,随即拱手道:“陛下贤明。”
李承乾也放松下来,拱手道:“儿臣和舅舅听闻父皇时常召那天竺术士,所以才有所担心。”
“担心朕服丹?”李世民摇摇头,说道:“朕知道,那东西不是好玩意,能不服就不服,所以朕才叫玄奘法师来,玄奘法师在天竺多年,正好和那逻迩娑婆寐法师交流法门,不过能看得出来,那逻迩娑婆寐虽然没有活两百岁,但能力还是有些的。”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相互对视一眼,惊讶的同时,他们的心也沉了下来。
“对了,文成要回来了。”皇帝看向李承乾,脸上满是发自心底的喜悦:“七年了,朕终于又再见到文成了,不知道她这几年变化如何,是胖了还是瘦了?”
“皇妹这些年在吐蕃还好,儿臣的人每个月都能见到皇妹,人是还好,就是没有子嗣。”李承乾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眼中带出一丝恨意。
皇帝目光轻轻一扫,将李承乾的神色看进眼中,他低声问道:“松赞的儿子死了,确认吗?”
“确认!”李承乾点头,说道:“从吐蕃来的使团,稍微有些地位的,身上都带着菊花。”
“也就是说松赞现在只有一个一岁的孙子。”皇帝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看向李承乾直接问道:“朕似乎记得,你曾经说过,松赞的身体不是很好?”
“松赞的身体必然是有问题的。”李承乾记不得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番话,但这不妨碍他现在直接点头:“高原的气候恶劣,松赞这些年为了立国而经历的厮杀,恐怕还要在父皇之上,而且更加野蛮。”
皇帝点点头,吐蕃一开始并不是什么文明国度,只是在多年厮杀中一点点的转变过来的。
其中付出最多的,就是松赞干布,即便如此,他早年经历的野蛮厮杀也是多的可怕。
而且更加的短兵相接,更加的残酷。
“没有盔甲,缺医少药,而且即便是年纪大了,也是常年征战。”李承乾轻轻摇头,看向皇帝道:“若是他能像父皇一样,能够养藏合一,那么自然延年益寿,但他如今又盯上了天竺……这么算起来,也就是两三年的事。”
“也就是说,文成不可能有孩子了。”李世民猛地一拳直接砸在了车壁上,外面的气氛顿时一窒。
“继续前行。”皇帝的声音平静的传出,马车直接继续前行。
“该死的松赞。”李世民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你觉得松赞能提前知道他不能再有子嗣的事情吗?”
“这倒是不大可能。”李承乾摇摇头,道:“便是儿臣,当年也不过是怀疑而已,这些年,也依旧有所期待,更别说是松赞本人了……任何一个男人,都不会相信,不会愿意相信,自己不能再有子嗣这种事的,甚至就算有些痕迹,他也不愿相信。”
皇帝点点头,然随即又摇头道:“这样反而更可恶,文成这一次来长安,起码要到明年才回去。
如今一来一去,一年时间就过去了,松赞恐怕的身体不好,又可以隔绝,所以,他是铁了心不想让文成有他的子嗣了。”
“是这样的。”李承乾脸色阴沉了下来。
“承乾!”皇帝突然叫了李承乾的名字,李承乾立刻认真拱手道:“父皇!”
“朕问你!”皇帝直直的盯着李承乾,说道:“若是你,你来灭吐蕃,需要多长时间?”
一旁的长孙无忌突然浑身一颤,转过身,严肃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略微沉吟,他开口说道:“首先,儿臣需要三年准备,然后在东西吐谷浑挑起混乱,将吐蕃的主力引下高原,然后在吐谷浑一战彻底击败吐蕃主力。”
不能贪多,主战场就在吐谷浑。
薛仁贵大非川之败,就是被论钦陵给诱敌深入了,这一点史书早有定论。
“耐下心,和吐蕃人在吐谷浑周旋,吐蕃人是绝对承受不了大唐直接将吐谷浑完全吞并的后果的。”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两年,一战获胜,然后,再用两年时间经营吐谷浑,最后杀上高原,将苏毗和羊同,从吐蕃手里切割出来。”
“最后剩下的便是唐古拉山和横断山了。”李承乾抬头,思索着吐蕃的地形,同时说道:“山脉高耸,地形险峻,强攻不是好办法,最好是彻底切断吐蕃对外的一切交通,孤立他,同时经营羊同和苏毗,那两个地方虽然大多贫瘠,但药材和矿石最多。”
西吐谷浑有昆山玉石,东吐谷浑有盐矿,苏毗和羊同自古就是荒凉之地,谁知道在那里的地下,究竟埋葬着多少好东西。
“其实,最好攻入吐蕃的路线,是从西域葱岭,穿大雪山,从西面杀入吐蕃。”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最好是在苏毗和羊同发起攻势,吸引吐蕃人的注意,然后西线骑兵突然杀入,和唐古山两面夹击,杀入吐蕃,最后灭亡吐蕃。”
长孙无忌惊讶的看着李承乾,他虽然是文官,但也曾作为主帅讨伐罗艺,也曾数度跟随皇帝东征西战,冲杀战场。
从他的角度来看,李承乾的大体规划,有很强的可行性。
最重要的,是李承乾最强调的两个字,耐心。
“十年,起码需要十年。”李承乾对着皇帝摇头,说道:“而且要解决吐蕃,首先需要解决西突厥,而在解决西突厥之前,要先解决高句丽,而这加起来,起码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二十年好,起码够稳,即便是偶尔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也有足够的力量扭转过来。”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好笑的同时,也有些感慨。
他教过李承乾兵法,但是,李承乾并没有完全的学下他所有的兵法,而是学会了最重要的一项。
蓄势。
的确,蓄势是最重要的,一旦完成蓄势,那么最后战事便会如同溃坝的洪水,倾盆而下,势不可挡。
但是,这也有个问题。
战场上,从来就不缺乏意外。
一旦有了意外,所有一切可能都会毁掉。
意外,应变。
这些是李世民最擅长的东西,而李承乾却一点也不擅长。
他所擅长的,更像是一个做战略规划,加军械粮草补给的橘角色,更像是一个兵部尚书,加户部尚书,加工部尚书的角色。
当然,还有其他用人的吏部,治理地方的刑部,还有掌管礼仪的礼部。
若是再加上一个大管家一样的宰相,便已经足够一个皇帝所需的。
其他战场征伐,那就是军中将领的事情了。
李世民轻轻笑笑,自古至今,有几个人能够像他李世民一样,文武双全,文治武功天下无双。
太子,太子能有一半就好了。
“稳重些好。”皇帝笑着点头。
“是!”李承乾轻轻躬身。
“还有便是你说的,禄东赞这一次来长安,怕是别有心思啊!”李世民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然后说道:“传令百骑司,将他们全部盯死,任何一个和他们接触的人,都要追查三代。”
“喏!”
……
甘露殿中,皇帝和长孙无忌坐在内室靠窗的长榻上。
他们的中间摆着一张矮几,上面放着一壶茶和三盘糕点。
皇帝自己提起茶壶给长孙无忌倒了一杯,然后才自己捧起自己茶杯,深深的吸一口茶香,然后说道:“这两年,朕也逐渐喜欢上这个味道,比煮茶要更让人舒服。”
长孙无忌平静的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才看向皇帝。
李世民终于放下茶杯,看向长孙无忌问道:“太子这两年行事,你觉得如何?”
“稳吧。”长孙无忌看着皇帝,微微摇头道:“臣原本以为太子今年行事会有些风格,但他最出格的,也不过是威胁要将龟兹王千刀万剐,然后将他送入内侍监调教,最后让他在大典夜宴上,为陛下跳龟兹舞。”
“哈哈哈……”李世民忍不住的笑了起来,颉利那件事,是他一生的荣耀。
“除此以外,太子关心最多的,便是各地的春秋秋收,刑案治安。”长孙无忌面色凝重了起来,摇摇头,说道:“臣觉得,太子有些太过依赖地方奏报了,需知地方奏报,哪怕不是刻意隐瞒作假,但只要有所侧重,便能隐瞒真相。”
“你是怕他看不清天下根本?”李世民微微抬头。
“是!”长孙无忌点头,说道:“今年之中,四方战事倒都在控制当中,天下刺史也大多安分,但也有一两个,不安分的试图试探太子的能力。”
“谁?”李世民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曹州刺史江寒羽,淮州刺史陆善宗,他们奏报中有些问题,而太子一时间看不出来。”稍微停顿,长孙无忌补充道:“或许太子能看的出来,不过得等到秋收之后了,一切多有滞碍,弥补也需要花费钱粮。”
“大典之后,就将他们彻底罢免吧。”皇帝的脸色淡漠了下来。
“什么理由?”长孙无忌看着皇帝,他们现在做的,还不到罢免的地步。
“不要给任何理由,朕现在应该还有这个资格。”李世民平静笑笑,然后说道:“让人们猜猜也好。”
“是!”长孙无忌点头,然后又看向皇帝,问道:“陛下,陛下为何不将朝政接回来?”
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轻轻笑笑,最了解他的,果然还是长孙无忌啊。
如今的朝堂,长孙无忌虽然只任尚书右仆射,但有他在尚书省,尚书省便完全在他李世民的掌控当中。
中书令褚遂良是长孙无忌的人。
门下省李勣是个墙头草。
李承乾虽然有于志宁和马周两个宰相,但说实话,距离接管朝政还远的很。
六部尚书当中,唐俭和阎立德都是他的亲家,刘德威和李道宗都是跟他一起厮杀多年的人,杨师道算起来还是他的妹夫。
只有兵部尚书崔敦礼,算是半个太子的人。
更别说天下三百州,李承乾能够直接使的动的,不超过五个。
军中就更别说了,郑仁泰,薛万备,还有苏定方这些人全部都在天下四方。
尤其李世民还专门免了李安俨的右卫将军。
李承乾在朝中的实力,也就那样,最多算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仅此而已。
“朕的身体虽然最近是好了些,但是如果再劳累,也是必然会再复发。”李世民摇摇头,说道:“便如同,你去年说的,好好的歇上两年,将身体彻底养好了再说,朕多活几年,对谁都好。”
长孙无忌点点头,他和李承乾待的时间够久,能够决定,李承乾没有提前逼皇帝退位做太上皇的打算。
有了这一点,大家就都能和谐许多。
“对了,稚奴现在到哪里了?”皇帝突然开口。
“现在应该过了成都了。”长孙无忌看向皇帝,直接说道:“每日都有奏本送到太子手上,不过太子也只是确保稚奴的行踪和安危,至于其他更多的动作,东宫没有。”
李世民平静的点点头:“这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