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十一章 从宰相到阶下囚,一线之隔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冬月廿九,庚申。

冷冽的寒风从北边草原而来。

越过黄河,河套,一千四百里关中平原,狠狠的刮入了渭水之畔的长安城中。

……

延康坊,魏王府。

晨起的光芒照在窗台上,微霜渐化。

李泰平静的躺在内室床榻上,一条湿绢盖在额头上。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外间响起,房遗爱的声音传了进来:“见过王妃。”

“是二郎啊!”魏王妃阎氏的声音跟着响起,随后她又说道:“上回去宫里,听说父皇明年要为二郎和高阳完婚,日后你就要改称呼皇嫂了……好了,王爷在里面,你进去吧。”

“喏!”房遗爱应声,随即一阵脚步声远去,李泰这才看到房遗爱一脸窘迫的走了进来,他忍不住的大笑起来:“哈哈……”

“殿下!”房遗爱一脸无奈。

“好了,不捉弄你了。”李泰稍微收敛神色,然后看向四方道:“你们都下去吧……咳咳!”

“殿下。”房遗爱赶紧上前,看着李泰有些苍白的脸色,担忧的问道:“殿下,不要紧吧。”

“无事。”李泰摆摆手,说道:“王府医官已经诊治过了,昨夜天气骤冷,本王不察之下,这才中了风寒,只是有些发热的厉害,看情况吧,午后要是还不好转,就得麻烦长史写奏本进宫了,明日郊接陈国公,恐怕还得皇兄去。”

“是!”房遗爱神色肃然起来。

……

李泰微微抬头,房内的侍女已经全部退了下去,房中只有李泰和房遗爱。

李泰的目光落在门窗之上,用只能两人听见的声音,轻声问道“你那边可安排好了?”

“已经妥当了。”房遗爱重重的点头。

李泰不再多问,转口道:“今年真的是流年不利啊,本王病了,皇兄也病了。对了,二郎,皇兄的第二份医案,谢医令研究的如何了?”

半个月前,景教教士李秦为李承乾诊病,虽然当场出了一份医案,但那医案很简略。

合起来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太子绝对会复原。

为了不让人心彻底归附东宫,李泰授意房遗爱让谢季卿找东宫又要了第二份医案。

这份就详细多了。

“殿下。”房遗爱微微拱手,然后低声说道:“谢医令研究数日,前后断定,太子伤腿绝对没有复原的可能。”

“真的如此吗?”李泰顿时眉头一挑,他清楚,一旦让李承乾的腿脚完好,以他处置朝政的能力,朝中的人心没一个会向着他的,所以,他必须确认,李承乾的伤腿究竟如何。

可偏偏谢季卿这一次根本就没诊断到李承乾的腿,只能凭借李秦给出的两份医案来推断。

“谢医令说,李秦的医案中,虽然少了关键的一步,但看的出来,颇有些异想天开。”稍微停顿,房遗爱说道:“谢医令还说,波斯人的手段粗糙,到最后,还说不定是治,还是毁呢!”

“哦!”李泰眉头一挑,沉吟道:“皇兄,看起来又是在玩弄糊弄玄虚那套把戏……对了,那个李秦,那你能见到他吗?”

“在外面,有东宫的人护送,在里面,波斯人自成一体,外人根本进不得。”房遗爱躬身,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而且,他们比较死板,只认太子。”

李泰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他知道,波斯人的情况特殊,在大唐的待遇不同,这是没办法的。

李泰略微沉吟,说道:“还是需要让谢季卿想办法,找个机会做个什么医道切磋之类的……毕竟谢卿是孙真人的弟子。”

“喏!”房遗爱轻轻躬身。

李泰深吸一口气,说道:“这边的事,你亲自去抓,还有明日,陈国公回朝,本王没有亲迎,你替孤和陈国公说声抱歉,而且说实话,明日的事情若是成了,对陈国公也不是很好。”

“是!”房遗爱神色顿时肃然起来。

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参与朝政,宰相侯君集,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

落日余晖,轻轻的洒在了距离长安只有百里之遥的武功县。

县城东侧,喧嚣渐停。

密密麻麻的军帐蔓延铺展开来,一眼望不到尽头。

无数的士卒从里面进进出出,却井然有序。

一身黑衣金甲,头戴狮头兜鍪,满脸横肉,眼神冷漠的侯君集,骑着高大的战马巡逻而归。

马侧的黑鞘长刀轻轻晃动,宽大的手掌随时可能落在刀柄之上。

一整队的亲卫随同他一起巡行。

马绳突然被抓紧,侯君集已然翻身下马,站在军营东门之前,目光跳远百里之外的长安城。

渭水幽幽,长风扫荡。

一时间,就连侯君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看到了视线尽头的那团浓重的黑影,到底是不是日夜思盼的长安城。

“传令下去,今夜出巡逻将领士卒以外,所有人都早些休息,明日将要入长安,献俘太庙,都给本帅弄得利索些,真要丢了人,本帅剥了他们的皮。”侯君集侧身看了一眼,身后的郎将立刻拱手,然后迅速的转身而去。

侯君集稍微松了口气,目光看向长安城的方向,神色兴奋的同时,在他的眼底深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担忧。

他原本以为明日是太子郊迎,但是圣旨下达,来的将会是魏王。

魏王,为何是魏王郊迎,而不是太子?

他不在的这一年时间,长安城究竟发生了多少事?

侯君集一年远在安西作战,朝中的消息虽有传达,但他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关心,但是现在,侯君集必须考虑。

一旦回了长安,献俘太庙之后,他很快就会卸掉一切军职,卸掉吏部尚书,然后更进一步。

或许可能是侍中,也有可能直升中书令。

身为宰相,东宫太子,还有魏王,这些成年的皇子,他这个一路从玄武门走来的重臣必须考虑。

耳边渭水流淌,身侧马嘶轻鸣。

侯君集的视线顺着夕阳余晖,越过百里冬田,落入长安城。

……

东宫,崇教殿前,一身浅黄色蟒袍,白玉垂腰,目光看向西方绝美落日的李承乾,神色肃然。

侯君集的名字已经在他心中跳了出来。

前右卫大将军,前拜兵部尚书,玄武门功臣,吏部尚书,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参与朝政,宰相,陈国公侯君集。

他自己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回到长安,对他而言,会一步步的陷入噩梦,乃至于最后全家满门抄斩。

李承乾低头,看着金黄色的阳光落入掌心。

这一次,他又该怎么做?

一阵继续的脚步声突然在崇教门下响起,李承乾平静的抬头,就见一脸怒气的于志宁,还有面色凝重的李安俨,以及神色有些惶恐的高真行,快步的走了过来。

“见过殿下。”于志宁等人神色肃然的拱手上揖。

“何事?”李承乾淡然的开口。

于志宁深吸一口气,然后面色凝重的拱手道:“殿下,出事了,魏王刚刚递上奏本,他昨夜不慎感染风寒,已经无法起身,明日迎接陈国公之事,他恐怕无法代劳,故上奏陛下,请殿下明日自己去。”

“奏本刚刚送过来,而且是现在这个时候。”李安俨面色沉重的拱手,道:“殿下,魏王是故意的,再有一刻钟,宫门落锁,一切就无法改变了。”

“没有什么无法改变的。”李承乾平静的摇头,然后从袖子里面抽出一本奏章递出,同时说道:“将这本奏本即刻送到两仪殿,”

“殿下。”于志宁直接愣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4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