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九章 明年,父皇会让青雀离京(第一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冬日酷寒,披着一件黑裘披风的李承乾,快步的走到了两仪殿外。

朵朵雪花从半空中飘落下来,落在披风上。

一时散消不去。

李承乾刚踏上两仪殿的台阶,皇帝愤怒的怒吼声已经传入了他的耳中。

“滚,再不滚,朕一刀劈了你!”

皇帝怒火几乎已经要烧透整个九重皇宫。

李承乾一愣,然后赶紧快步登上台阶,不顾殿外内侍的阻拦,他直接冲进了两仪殿中,同时高声喊道:“父皇息怒,父皇息怒,父皇息怒啊。”

这个时候,李承乾也看到了跪在地上惊骇恐惧的李泰,还有站在他的身前,一手去抽刀的李世民。

李承乾瞬间滑跪在地,然后面色恐慌的拱手求情道:“父皇,父皇,不管青雀出了什么错,都是无心之举,无意所为,无论如何,父皇不值得动刀啊!”

看着一脸惊慌,神色诚恳的为李泰求情的李承乾,李世民的抓向一旁横刀的手不由得停了下来。

他心中的怒气缓缓的消散,目光看向一脸惊慌失措的李泰,皇帝冷冷的说道:“来人,送魏王到紫云阁休息,既然他不想回去,那他就不要回去了。”

“喏!”一侧的张阿难这次没有丝毫犹豫的拱手,紧跟着,两名红衣金甲的壮硕禁军已经从大殿两侧墙角走出,走到李泰身后,直接抓住他的肩膀,将他朝着东厢房偏殿拖了过去。

李泰愣住了,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紫云阁在整个皇宫最东北角落里,平日里冷冷清清,几乎无人回去。

因为那里是皇帝用来惩罚犯错的皇子的地方,几乎相当于冷宫。

“父皇,儿臣有证据……”李泰的话刚开口,就被人给直接捂住,然后拖出了大殿。

李承乾突然一个激灵,拱手道:“父皇,青雀身体不好,紫云阁阴冷,就算是青雀哪里犯了错,稍微责罚一下就好了,不必去紫云阁,这马上年底了,青雀要是冻病了怎么办?”

李世民看着一脸恳求的李承乾,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李泰的那句“太子派人刺杀儿臣”。

莫名的,皇帝的心里一声叹息。

同样是兄弟,为什么两者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青雀的事情,朕自有处置,你就不用管了。”皇帝阴沉的脸色稍微舒缓了下来,然后问道:“你怎么过来了?”

“儿臣听闻青雀遇刺,所以过来看看他有没有受伤。”李承乾沉沉叩首,道:“父皇,青雀或许是被刺客给吓着了,所以不管他究竟做了什么不该做的,说了什么不该说的,都请父皇原宥。”

“朕知道了。”皇帝平静的点点头,看着诚恳的李承乾,说道:“既然你已经知道青雀遇刺,那么这件事情,你就亲自去看一看,然后将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传旨,令常何和侯君集协助太子查案。”

“喏!”张阿难站在一旁,肃然拱手。

“儿臣领旨。”李承乾虽然感到有些突然,但还是拱手领命,不过最后还是迟疑的抬头问道:“父皇,若是弟妹问起青雀之事……”

“就说他在宫外受了惊吓,要在宫里养一段时间。”李世民直接摆手,说道:“好了,你去吧。”

“喏!”李承乾拱手,然后说道:“青雀虽然有错,但父皇千万要保重龙体。”

“嗯!”李世民平静的点头,然后看着李承乾拱手离开,突然,他再度开口:“承乾。”

“父皇!”李承乾转身,认真拱手。

“朕去年说过,《括地志》编修完毕之后,就让青雀去地方任职。”皇帝抬起头,轻叹一声,说道:“现在,《括地志》没有多久时间就会结束了,等到明年朕东巡之后,就会让他离开。”

“父皇!”李承乾惊讶的抬头,说道:“父皇,青雀他还年幼……”

“不必说了,人总有长大的一天。”

……

等到李承乾彻底离开,李世民这才转过头,目光冰冷的说道:“今夜不许给魏王添火,朕要让他好好冷静冷静。”

“是!”张阿难认真的拱手。

……

走出两仪殿,眼前的皇宫广场,一片空旷。

李承乾忍不住的抬头。

雪花缓缓的飘落。

远处宫墙上,宿卫林立,刀槊冷寒,一派肃杀。

李泰明年就要去地方了。

离开长安,去地方任职。

这一去起码就要一年的时间。

这几乎就等于昭告天下官员,魏王李泰,从夺嫡之争中彻底的出局了。

李承乾的眼底忍不住的兴奋起来。

上一世,和他争的你死我活的李泰,如今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被他从夺嫡之争中彻底的赶出局。

走入到两仪门下,空旷的宫道之上,李承乾忍不住重重的握了两下拳头。

这一次,他彻底的赢了。

上一世,逼到他最后不得不造反的李泰,这一次,轻而易举的就被他击败。

他甚至有些措不及防,毫无准备的就赢了。

针对李泰,他还要其他很多手段还没有用出来。

他的眼底甚至闪过一丝不甘。

前方,朱明门,还有太极殿的殿墙出现在李承乾眼底,莫名的,李承乾的心一下子就冷静了下来。

李泰出局,为什么,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

行走在太极殿侧,雪花飘落,李承乾彻底的冷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李承乾开始认真的回想之前在两仪殿发生的事情。

早先李承乾还在宗正寺,审核去年诸王亲耕之事,突然就传来了李泰遇刺的消息。

还没等他换好衣服去宫外,李泰进宫觐见的消息就传了过来,他赶紧前来慰问。

李泰怎么好好就遇刺了?

剩下的就是刚刚发生的事情,他刚到两仪殿,就看到皇帝对李泰大发雷霆的样子。

李泰明明是遇刺了,怎么在皇帝眼里就像是李泰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荒唐事似的?

皇帝的怒火直冲九重天,恨不得直接杀了李泰,即便是李承乾求情,但最后的结果,也是李泰近乎的被圈禁了起来。

当然说是圈禁倒也不至于,但紫云阁那个地方,不管是谁,进去一趟,少不了要脱一层皮。

李承乾深吸一口冷气,虽然他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无疑,李泰要在那里待一段时间了。

可这究竟是为什么?

好好的,李泰怎么就惹怒皇帝呢?

……

太极门就在前方,李承乾却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这一切来的很突然,事情突然就发生了。

李泰在最后被拖走时,说了一句“他手上有证”,他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什么?

李承乾神色彻底平静下来。

今日一切的起源是李泰突然遇刺。

在长安城,皇帝嫡子,当朝亲王遇刺?

这怎么可能?

突然,李承乾眉头一挑。

李泰在长安城遇刺的事情并不止发生过一次。

上一世的时候,李泰就曾经遇刺过一次,之后也是像现在这样,直接冲入宫中向皇帝告状。

不过那一次,是李承乾派人下的手。

当然,从现在看来,那一次虽然是他的命令,但执行刺杀的,却是皇帝的人。

所以最后刺杀李泰没有成功,然后很快又被李泰知道了真相,最后李泰跑到宫里告状,说是李承乾派人刺杀他,好在皇帝没有理会。

但如今又是怎么一回事?

不是他,那谁又会刺杀李泰呢?

猛然间,李承乾顿住了。

如果说整个长安谁最想让李泰去死的,在长安百官心中,除了李承乾之外,不会再有其他第二个人。

所以李泰这一次遇刺,最大的怀疑对象其实是他李承乾,所以刚才李泰说他有证据,是说他有证据能够证明李承乾刺杀他?

也就是说,今日,李泰急匆匆的在遇刺之后冲进宫,就是在向皇帝控诉,是李承乾派人刺杀他。

李承乾的脸色彻底的沉了下来。

这下子所有一切都弄清楚了。

李泰遇刺,然后到皇帝这里告状,说是李承乾派人刺杀的,就像上一世的那样。

只不过这一次并不是李承乾派人刺杀他的。

这一点皇帝心知肚明。

如今的储位之争,李承乾在这一年做得极好。

朝野之间颇多赞誉不说,甚至他已经逐渐的开始介入整个朝政的运行。

哪怕是在不经意间,他也获得了极大的实权,在皇帝的心里也越来越重。

相反的,李泰除了编书,其他的事情几乎什么不做,两人之间的差距早已经被无情的拉大了太多。

这种情况下,占据这么大优势的李承乾根本没有必要去刺杀李泰。

皇帝心里最清楚一点。

尤其李承乾现在做事,很多事情不仅不避着皇帝的人,甚至很多时候,他都故意的去使用皇帝的人。

让皇帝对他更加安心,也更加放心。

所以,当李泰去向告状李承乾派人刺杀他的时候,皇帝的脸色才会铁青的可怕。

兄弟相残,皇帝最听不得这个。

虽说当年是他亲手做下的那些事,但偏偏相反的,他这个人最听不得最见不得的,就是兄弟相残。

尤其他清楚的知道,如今李承乾根本没有派人去刺杀李泰,甚至他都没有这个心思。

反而李泰现在直接过去诬告,这就让皇帝心里越发的恼火。

事情就是这样,但问题也来了。

究竟是谁刺杀的李泰,同时又给他出了一个这样的馊主意,李承乾忍不住的摇头。

李泰真的是太蠢了。

他难道不知道他的王府内外,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有多少皇帝的眼线在吗?

走出承天门,李承乾的神色严肃起来。

那个刺客,那个刺客是实际存在的。

怎么会突然跑出这么一个刺客来呢?

这个刺客究竟是谁?

难道说是昨天……

李承乾的瞳孔微微一睁,现在的他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

……

轻雪已停。

雍州府官廨内,一身黑底金丝蟒袍的李承乾,神色肃然的坐在中堂之下。

殿中两侧,左侧上首站着雍州长史候君集,雍州司马曲靖,雍州司法参军杜若等人。

右侧上首站着左千牛卫将军常何,左金吾卫中郎将苏定方,太子千牛卫率贺兰楚石,大理寺少卿胡演,大理寺正戴至德,大理寺丞张文瓘等人。

李承乾抬头看向众人,说道:“都说说吧,魏王遇刺这件事究竟怎么回事,诸卿都查到了什么?”

“启禀殿下。”雍州司马曲靖率先站了出来,面色凝重的拱手说道:“殿下,雍州府,长安万年二县,还有金吾卫,在魏王府四周查了一整天,但一点刺客的踪迹也没有找到。”

“怎么,你们是在说魏王虚构了刺客,虚构了这桩可能会让无数人掉脑袋的刺杀案吗?”李承乾目光冷冷的看向了曲靖。

“下官不敢。”曲靖立刻凛然拱手。

李承乾轻轻冷哼一声,然后说道:“孤知道诸位都是断案好手,这里面很少有什么蛛丝马迹能够瞒的过你们的眼睛,所以才令你们有些不好的猜测,但是,刺客这种事情,即便是魏王再怎样,也不至于用这种事情开玩笑的。”

“喏!”堂中众人齐齐拱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5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