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五章 你对百骑司和千牛卫监视你怎么看(第一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五月仲夏,蝉鸣阵阵。

长安,东宫。

李承乾一身黑色蟒袍,快步朝通训门而去,神色急促。

刚走到通训门下,他突然停步,想了想,转身朝长孙祥问道:“表兄,突厥那边情况如何了?”

“很安静,没有什么事情发生。”长孙祥稍微迟疑,问道:“殿下,如果不是什么地方弄错了,那就是突厥人隐藏着巨大的图谋,晋王在并州能应对得了吗?”

“孤已经再三去信让他谨慎了。”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只要他不乱动,那么基本不会有事,至于有其他的,晋王长史韦挺,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窦孝慎,都能妥善处理,而且,父皇在那里应该也留了后手。”

稍微停顿,李承乾无奈的说道:“再说了,并州的事情,孤也不好插手。”

李承乾虽然是监国太子,但李治是并州牧。

便是李承乾也只能通过中书省对并州进行调整,他也是需要通过房玄龄和杨师道这一层的。

他的手脚太长,房玄龄和杨师道会反感的。

“最后,突厥的情况究竟如何,便是孤都不清楚。”李承乾看向长孙祥,说道:“突厥的异样,连表兄都看的出来,韦挺和窦孝慎,他们两个能看不出来,所以,只要稚奴不乱动,就不会有事……而且孤也想不通他会如何乱动,他在太原,难不成还能跑到代北去。”

长孙祥微微一愣,随即点头道:“殿下所言有理。”

“走吧,我们现在还是更关心一下薛延陀和西突厥的战事吧。”李承乾转过身,继续朝通训门下走过,同时说道:“孤又不是父皇,对军中的事务了解生疏,一个不慎,孤这里才是大麻烦。”

“是!”长孙祥的面色凝重起来。

……

武德殿中,房玄龄,杨师道,于志宁,尉迟敬德,郑仁泰,李安俨,左匡政,马周,崔仁师,崔敦礼等人,已经各自站立两侧。

李承乾大踏步的从殿外走入,众臣齐齐躬身。

李承乾在主榻坐定,直接开口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殿下!”兵部侍郎崔敦礼站了出来,拱手道:“灵州回报,薛延陀骑兵前锋已经出现在长城之外。”

“云中那边呢?”李承乾抬头,灵州,丰州,夏州,延州都是雍北长城内侧,再往东就是云中,突厥部落。

“云中还没有消息。”房玄龄站出拱手。

“那就好。”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然后问道:“安西方面呢?”

“薛延陀既然动了,西突厥只会比他们更快。”尉迟敬德站了出来,面色凝重的拱手。

李承乾点头道:“先从沙州调两千骑兵,前往安西支援,同时封禁商道,避免被战事波及。”

“喏!”尉迟敬德肃然拱手。

群臣之中的左匡政想要说些什么,但不等他开口,李承乾就说道:“剩下,长安的那五千骑兵应该北上了吧?”

“是!”中书令杨师道站出,拱手道:“以边州诸州的军力依托长城防守,斥候出长城,侦查薛延陀主力所在,然后五千骑兵突然杀出,击溃薛延陀主力,这便是此战方略。”

“可以!”李承乾直接点头,然后看向众人道:“那么谁领兵?”

五千骑兵出长安,这是长安目前能够拿出来的唯一机动兵力,所以用人必须谨慎。

“臣请命!”郑仁泰站出拱手,神色认真。

李安俨,左匡政,薛万备等人也都站出请命。

李承乾看向尉迟敬德,问道:“鄂国公觉得以谁领兵最好?”

尉迟敬德看向众人,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郑仁泰和左匡政身上,略微迟疑,尉迟敬德说道:“宿松县公做过胜州都督,对草原情况很了解,臣建议由宿松县公领兵前往。”

李承乾眉头一挑,随即心中感到有些好笑。

郑仁泰是他的岳父,他领五千精锐骑兵出击,就等于是李承乾在领兵出击,让太子实掌五千骑兵,皇帝都不敢这么干。

尉迟敬德如今年长,也是有些老奸巨猾,得罪人的事情,都让李承乾来做。

李承乾看了房玄龄一眼,房玄龄笑笑不说话,杨师道也是一样。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戴国公,你跟孤来。”

李承乾起身,朝着内室而去,左匡政有些犹豫,但还是跟着李承乾一起到了内殿中。

内殿房门突然关闭,左匡政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走入到内殿深处,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

李承乾从左匡政进殿的一瞬间,就开始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房门突然关闭的一瞬间,他的神情虽然有些诧异,但仅仅是一瞬间的疑惑,其他的便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任何超出意外的紧张。

李承乾心中轻叹一声,他终于可以肯定,暗中和侯君集勾连的那个人不是他。

……

“殿下!”左匡政站在内殿桌案之前,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

对于领兵出征的机会,他心中是很渴望的。

尤其是这一次皇帝东征高句丽,名单上没有他,让他心中很有些不是滋味。

如今薛延陀来犯,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虽然郑仁泰和太子的关系特殊,但左匡政心中明白,如果李承乾真的强行让郑仁泰领兵出征,房玄龄和杨师道都会反对。

所以,这一次的机会,必然是他的。

看着神色谨慎,但内心充满期盼的左匡政,李承乾开口道:“戴国公,此番行军,对军中诸将观测敌军变化,把握时机,临机决断的能力要求极高,孤现在问你,你能做的到吗?”

“能!”左匡政用力的拱手。

李承乾抬头,淡淡的问道:“那么对于这段时间,百骑司和千牛卫,数次对你家中进行监视和调查的事情,你怎么看?”

“什么?”左匡政懵了。

“你是左金吾卫将军,百骑司和千牛卫对你家中进行监视和调查的事情你不知道?”李承乾淡淡的看着左匡政。

左右金吾卫,统管京畿道所有一切巡查警戒之事。

监视和调查一个左金吾卫将军,原本应该是很难的,但是,别说是百骑司,就是李承乾派人调查,左匡政都没有发现。

左匡政终于反应了过来,虽然有依旧有些震惊,但还是带着不解和委屈的问道:“殿下,是臣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吗?”

李承乾看着左匡政,轻叹一声,说道:“在千牛卫查抄侯君集书房之前,有人从侯君集的书房当中拿走了一封密信……”

“殿下,不是臣啊!”左匡政赶紧拱手,说道:“殿下,臣当时在收拾侯君集麾下调遣的士卒,根本没有……”

李承乾直接打断左匡政,问道:“孤问你,事发之后,孤是不是立刻下令封了侯君集的府邸?”

“是!”

“是谁封的?”

“右金吾卫!”

看着没有丝毫迟疑直接回答的左匡政,李承乾淡淡的问道:“那么那个时候,右金吾卫是归谁管的?”

左匡政一愣,随即有些茫然的说道:“是臣!”

平定侯君集叛乱,郑仁泰领左金吾卫三千人,左匡政领右金吾卫三千人。

之后,李承乾下令,左金吾卫封锁魏王府,右金吾卫封锁侯君集府。

但是,在右金吾卫的封锁当中,侯君集的书房丢了一封信。

当然,会有人说是侯知仪做的,但是,他连他爹都背叛了,如何还会在意那么一封信。

所以,不是他,也不是侯君集府邸当中的其他人,那么就只有右金吾卫了。

“殿下,臣没有下过那样的命令。”左匡政一下子就急了。

他现在总算是弄清楚皇帝为什么不带他去辽东,太子现在也不愿意用他为领军将领了。

这种事情,如果真的说不清,那么他别说是立功了,就连能不能活都在两说之间。

左匡政看着李承乾,面色凝重的拱手道:“殿下,臣和陈国公早年虽然一起跟随卫国公征伐过突厥和吐谷浑,但臣出身徽州,和陈国公走的并不近,此种谋逆之事,他如何会找臣?”

左匡政并不是侯君集的嫡系,甚至就连侯君集的那个圈子他都进不去。

“事发那日,如果孤记得没错的话,如果不出事,应该是你值守朱雀门。”李承乾一句话说出了左匡政最大的问题所在。

左匡政值守朱雀门,那么侯君集就可以通过他进入皇宫,而到了最后,左匡政率三千右金吾卫而来,只要他倒戈,侯君集依旧有机会冲入皇宫,挟持李承乾和房玄龄。

这才是侯君集最完美的计划,这才是他侯君集该有的水准。

“臣值守朱雀门,是武阳县公安排的,难道臣依旧上令值守宫门还有错了。”左匡政的声音忍不住的大了起来,他忍不住愤愤的看着李承乾说道:“如果臣真的和侯君集有什么勾连,臣早就将一切告诉了他,何至于最后他身死人亡……”

说到最后,左匡政的声音低了下来,他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李承乾,说道:“原来殿下怀疑臣在最后选择了背叛侯君集,所以现在才对臣如此怀疑?”

“那也的确是有人背叛了侯君集,也的确是有人和侯君集勾连,提前约定要打开宫门。”李承乾看着左匡政,淡淡的点头道:“百骑司和千牛卫都细细查过,最后诸般结论到了孤的手里,你的确和侯君集没有关联,那个人也不是你。”

突然间的转折让左匡政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他下意识的说道:“那为何?”

“因为这个人是你身边的人。”李承乾重重的一指左匡政,然后站起来走到他的对面,看着他的眼睛,直接道:“这个人就在你的身边,在侯君集最初计划试图冲城的时候,他是负责替代你打开宫门的角色,甚至说不定会从你的后腰来一刀……”

谋逆从来不是请客吃饭,他是血淋淋,绝对血淋淋的。

左匡政猛然一个激灵,最后难以置信的看向了李承乾。

“看样子,你想清楚是谁了?”李承乾松了口气,重新回到了主榻之后,然后看向左匡政,说道:“好了,你说吧,那个人,他是谁?”

左匡政嘴角微微抽搐,最后他有些艰难苦涩的拱手道:“右金吾卫中郎将,信都郡公田仁会。”

“冀州田氏?”李承乾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2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