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章 不愿担罪侯君集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陛下!”侯君集再度叩首,无比冤枉的说道:“克高昌之后,臣的确取过一些珍宝,但不过三五样而已,也不怎么值钱,至于剩下的,都是军中将校自己送上来的。”

李承乾微微低头,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冷嘲。

“军中混乱,你没有想着收拾,而是接受了军中将校的贿赂。”皇帝的眼神终于彻底的冷了下来。

“陛下!”侯君集抬起头,声音沉痛的看着李世民说道:“陛下,因为高昌突然而降,军中士卒所获的战功根本就不够,虽说是灭国,但在军功册上所记录的,详细到每员士卒的战功,和原本预计相差太大,这种情况,臣若是强行收缴他们手里的金银,士卒会哗变的。”

“说你!”李世民重重的敲了敲身前的桌案。

侯君集这才稍微松了口气,然后说道:“臣有罪,臣之所以接受那些金银珠宝,是因为军中将校说,若是臣不拿,他们就没法拿,他们不拿,士卒们就没法拿,军心不安,恐怕臣连回朝都难。”

丹陛之下,李承乾竟然的抬头,侯君集这话,怎么听起来那么熟悉。

“至于臣的那些金银,臣其实已经打包好了,准备等到宴席结束之后,私下敬献陛下,同时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清楚。”侯君集再度低下了头。

李承乾扫了侯君集一眼,眼神冰冷的可怕。

前世,他怎么就被这番鬼话给骗了呢,明明是他侯君集自己忍不住的贪了财宝,手下人才有样学样,他自己也根本没想着控制,最后是士卒自己觉的不好意思才收手的。

殿中听出其中猫腻的群臣,全部都坐在那里默默不语。

不要问他们是怎么听出来,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杨师道都有相当的军中履历,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

“原来如此。”皇帝的神色放松了下来,摇摇头,转身看向一侧的李承乾,平静的说道:“太子,你不是有话要问吗,陈国公说他只是不忍士卒征战无获,军心不稳,这才在军中稍微松懈的,你认为如何?”

“儿臣……”李承乾侧身拱手道:“父皇,儿臣认可前半句,不认可后半句。”

“哦!”李世民顿时诧异起来,看向李承乾问道:“你说。”

“这一战,军中士卒的收获的确没有达到预期,可是父皇这里不也是这样嘛,这一战原本的目的,是西突厥的阿史那·欲谷,他逃了,高昌降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儿臣想问一下陈国公。”李承乾转身看向侯君集,问道:“陈国公,这种情况下,你选择了纵兵劫掠,作为大军主将,这无可厚非,但……”

李承乾声音瞬间冷冽起来,盯着侯君集,咬牙切齿的说道:“但你是吏部尚书,你参知政事,你是宰相,这种情况下,你难道只有这么一个办法吗?”

侯君集顿时惊讶的抬头,看向李承乾,他想要说些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能说出口。

一侧的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杨师道等人,看到侯君集这副面孔,心底都不由得闪过一丝不屑。

就这,还要从吏部尚书进位侍中,做梦。

御榻之上,皇帝的声音再度平静的响了起来:“太子,这种情形下,你有什么办法?”

李承乾平静的转身,微微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在那种情况,可以在高昌寻一块肥沃的土地,然后发于军中士卒,毕竟日后,高昌还是需要镇守的,若是能给士卒一定的土地,既奖赏了军中士卒,同时也为未来省了一定粮草。”

“但高昌国的土地不值钱。”李世民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致的看着李承乾。

“那是现在。”李承乾稍微躬身,说道:“我大唐开国已经二十多年了,天下荒地虽然还有,但已然不多,日后永业田的的赐拨或许无碍,但口分田会越来越少,此种事情,在雍州,乃至整个关中,越来越明显,过个二三十年,关中田地贫瘠,而西域,尤其是高昌国那种地方的富饶之地,将会越来越值钱。”

李承乾说完,满殿寂静。

太子的目光已经看到了二三十年后吗?

“国事艰难。”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眼底惊讶的同时,还是轻轻摇头:“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高昌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军中有所缴获,可用缴获来低价购买西域胡商货物,然后带入长安贩卖,之后再将军中缴获归还回去,如此,士卒的奖赏有了,朝中也没有损失。”李承乾轻轻拱手,殿中群臣忍不住思索起来。

“但这样依旧违律啊!”侯君集一句话,打破了这种思索。

“但也好过你纵兵劫掠。”李承乾猛然转头怒喝,侯君集脸色立刻难看了起来。

李承乾轻轻冷笑,然后继续说道:“陈国公,难道你真的认为,士卒收获不足的事情,父皇……”

“够了。”李世民突然打断了李承乾,李承乾立刻住口,然后对着丹陛之上轻轻拱手:“儿臣有罪。”

皇帝摆摆手,说道:“事情已经如此,太子,若是依你之意,该当如何处置?”

“父皇,从儿臣来看,陈国公是一名合格的大军统帅,但在理政上,依旧不足。”李承乾抬头,认真说道:“所以儿臣建议,免掉他的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贬任地方去做一任刺史吧,什么时候理政合格了,再调回来。”

李承乾最后一句说的很重,房玄龄,长孙无忌,还有魏征,全部都忍不住的微微皱眉。

只有李靖惊讶的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缓缓的低头。

……

大殿之中,李世民沉吟许久之后终于抬头,目光看向侯君集,问道:“陈国公,你自己说呢?”

“臣……臣……”侯君集几次要开口,但最后都被咽了回去,他沉沉的叩首,艰难的说道:“陛下,臣有……”

“来人,来人!”皇帝骤然暴怒,对着殿外高声喊道:“来人,把侯君集扔回大理寺,让他永远都烂在里面。”

“陛下!”侯君集难以置信的抬头,喃喃的说道:“陛下,我有功!”

“我告诉你,陈国公,这天下之间,立功,立大功的将领多的是。”李世民死死的盯着侯君集,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道:“程知节,尉迟敬德,那个不比你强,你若是你后还不自省,就永远都烂下去吧。!”

侯君集脸色难看的地下。

“还不退下!”皇帝冷喝一声,两名金吾卫已经站在了侯君集的身侧。

“喏!”侯君集这才缓缓的拱手,然后退了出去。

等到侯君集的彻底离开之后,一侧的长孙无忌这才开口道:“陛下息怒,陈国公只是一时想不明白。”

李世民身体缓缓的靠后,然后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说的没错,侯君集的确不适合做宰相,是朕操之过急了。”

“陛下,那么陈国公之事,该当如何处理?”房玄龄开口,看向皇帝。

“先让他在大理寺住上半个月再说。”皇帝依旧怒火不消,片刻之后,他抬头说道:“不论什么原因,陈国公私取珍宝,无法约束军纪的事情,是不容抹消的,先免了他参知政事之职。”

“喏!”群臣齐齐拱手,这是应有之意,出了这种事,侯君集怎么可能继续做宰相。

“半个月之后。”李世民脸色为难起来,摇摇头,说道:“让他以吏部尚书,守雍州长史吧,好好的学会处政,至于雍州长史尹善,升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韦挺顿时抬头。

李世民的目光也看了过来,他摆摆手,说道:“韦卿授银青光禄大夫,先行黄门侍郎吧。”

“喏!”韦挺立刻神色振奋的拱手。

侯君集原本将要以军功从吏部尚书升侍中,但是现在他出了事,连参知政事都保不住了,更别说是侍中了。

难道这个位置会便宜了黄门侍郎刘洎?

“至于薛万钧,算了,朕原本想授他蒲州刺史的,现在远调平州,任平州刺史。”皇帝的眼神中是明显的厌恶。

“喏!”群臣齐齐拱手。

……

大理寺前,侯君集一步步的从宫城之中走了过来。

现在他的终于明白,自己早先皇帝询问时,那一瞬间的犹豫,坏了事。

太子要免掉他的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贬任地方去做一任刺史,似乎并不是要害他。

侯君集想起女婿贺兰楚石转告太子的话,神色就不由得凝重起来。

“岳丈!”一声呼唤,侯君集抬头,就看到一身红衣金甲的贺兰楚石从对面快步走了过来,搀扶住他,同时问道:“今日事情如何了?”

侯君集略微沉吟,说道:“卫国公当年,是左光禄大夫闲散半年,然后再升任尚书右仆射的吧?”

“是!”贺兰楚石点点头,说道:“太子的意思,是让岳父不要着急……”

“你们不能这样。”突然一阵喧哗声从侧畔传来。

侯君集下意识的转身,就见一老年一中年,两父子正在大理寺门口争执着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眼角余光突然扫到身侧的贺兰楚石,已然变了脸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3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