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句伪善,骆宾王尽得李治信任(第一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渭水清幽。

河面上一层浮冰,倒映着天上的冬日。

数百骑兵护送之下,一辆马车缓缓的朝长安而去。

队列之后,几支商队,还有更多的行人,小心的坠在后面,也不超越。

李治放下车帘,有些疑惑的看向对面的骆宾王,问道:“骆卿,他们怎么跟在后面,也不超越,本王这里没那么吓人吧?”

“看热闹居多吧。”骆宾王淡淡的摇头,说道:“人都有好奇之心,毕竟即便是在长安城,也不是那么容易就看到一位亲王的,而且殿下为人随和,并不赶他们走,说不定一会就有人自荐呢!”

李治笑着摆摆手,说道:“这里是长安,有才能的人都会去长安找机会的,只有在长安挫败之后,才会想起本王。”

“就像臣!”骆宾王平静的点头。

“爱卿说哪里话,能够遇到爱卿,是本王的幸运才对。”李治感慨一声,说道:“若非爱卿到荆州游历,本王也没有机会遇到爱卿。”

“臣就是去看一看长江三峡,未曾想,在夷陵遇到了殿下。”骆宾王轻轻躬身,说道:“殿下爱民如子,长江大水,殿下亲冒风险,而至三峡,救治百姓,臣钦佩至极。”

“不说其他,爱卿明年还要参加科举吧,准备的如何了?”李治神色温和的看着骆宾王。

“不了,后年吧。”骆宾王轻轻摇头,说道:“臣看过明年科举的报名名录,世家子极多,经过了今年之事,留给明年的名额不会很多,寒门的就更少了,臣还是后年去准备吧,这样中进士的可能要大一些。”

“爱卿说的哪里话,本王哪怕无法亲自出面,但是拜托徐王出面,也是可以的。”李治很认真的看着骆宾王,神色真挚。

徐王李元礼,高祖皇帝第十子,郭婕妤的儿子。

李治如今在诸王当中小心的拉拢。

皇帝诸子当中,李恪太引人注目,李泰李佑被废,蜀王李愔是李恪的同母弟。

蒋王李浑的母族是乌丸王氏。

纪王李慎的母亲是韦贵妃,韦贵妃不需要在任何方面站队,任何人登基都会善待纪王。

赵王李福的母亲虽然是杨妃,但是赵王和太子的关系最好。

唯一剩下的,就是越王李贞。

越王李贞的母亲是燕德妃,那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李治想要拉拢李贞,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大。

对了,还有曹王李明。

如今李治还是长孙无忌的外甥,虽然储君争夺,长孙无忌依旧会坚定的站在太子一侧,但也仅此而已,他不会出手打击李治。

但是如果李治敢和曹王李明做些什么,长孙无忌绝对会连他也一起收拾的。

所以,李治选来选去,最后只动手拉拢了徐王李元礼和驸马……

“殿下!”骆宾王对着李治轻轻摇头,说道:“臣虽然愚妄,但也不想落于他人太后,臣想好好的沉淀一下所学,最后才能够在科举之上,真正的有所收获。”

李治顿时就明白,骆宾王根本看不上从世家手指缝里施舍出来的一两个进士名额。

“好吧。”李治收回目光,沉声问道:“卿早回来长安一个月,皇兄那里,调查的如何?”

骆宾王拱手,说道:“臣是从陛下入翠微宫开始查起的,这一年来,太子监国,首先是派人检查地方春种之事,太子对地方要求极其严苛,但凡是地方已授田地空置超过一千亩,县令评为下等,超过一万亩,县令即刻免职,刺史评为下等……”

李治点点头,说道:“此事本王知道,皇兄是为了今年秋收,此事虽然严厉一些,但是从父皇至满朝大臣尽皆赞许。”

朝臣都知道,皇帝两年征战,朝中府库空的厉害。

而皇帝又将在两三年内,再度东征高句丽。

若是无法在此之前,准备足够的粮食,那么皇帝怒火之下,倒霉的首先是朝中这些官员,其次是地方刺史。

如今李承乾行事,倒霉的是从最下面的地方户曹,县丞和县令开始,最后才轮到刺史。

而且考核之前,朝中还给了一月时间进行缓冲。

对于大州来讲一切可能还有所为难,但是对于那些只有两三个县的小州而言,太容易完成了。

“话是如此说,但臣总觉得太子行事,其中暗藏着一些东西?”骆宾王眉头微微皱起。

李治看着骆宾王的神情,忍不住赞赏的点头道:“卿虽然是寒门出身,但是对时局认识非常敏锐,的确皇兄的心思不仅是在秋税之上,他还在盯着朝中的权贵和地方世家豪族。”

骆宾王非常敏锐,他顿时醒悟道:“天下间,普通黎庶和寒门拥有的田地很少,是绝对舍不得让其闲置的,而真正拥有大量田地的是权贵和地方豪族,拥有大量田地的他们,是不会在乎田地闲置的。”

李治笑了:“不错,皇兄针对就是他们,他们家中田地闲置的过分,皇兄就会上奏父皇,责罚他们。”

“这就等于太子拿住了他们的把柄。”骆宾王轻轻点头。

“是。”李治轻叹一声,说道:“皇兄总是能够拿最名正言顺的手段来要挟天下人。”

“总是会有人不满的。”骆宾王轻轻摇头,看向李治:“即便他是太子!”

“皇兄的手段很高明的,在关键时刻又松一松手。”李治侧身,轻轻苦笑道:“如今皇兄监国,一松一紧全在他掌控之中。”

“臣还是那句话,太子总有失手的时候。”骆宾王看向李治,说道:“臣已经在查,臣还会继续查的!”

“嗯!”李治神色认真的点头,说道:“卿继续。”

……

“今年五月开始,天下大雨。”骆宾王略微停顿,然后说道:“太子命人造了大量小型的舟船,顺渭河,黄河,洛河去救人。

雨势最大的时候,太子甚至亲自前往灾情最严重的陕州指挥救灾,到了七月份,雨势减缓,太子又将造的舟船便宜卖给百姓……”

“说是便宜,不过是相对市面而言,但是朝中造船的成本已经收了回来。”李治轻轻冷笑,道:“皇兄最好这一套,拿朝中的东西来收买人心,然而实际上百姓根本没得到多少便宜……”

“伪善!”骆宾王点头,神色平静的说道:“太子伪善,殿下或许看的并不透彻,但是臣却明白,魏王那件事,臣仔细研究过,魏王最后之所以谋反,其实是太子所逼,殿下要小心。”

李治轻轻点头,他之所以相信骆宾王,一来是因为骆宾王的确有才,二来也是因为骆宾王对太子真的很看不上。

骆宾王在长安待过几个月,他虽然年轻,但目光敏锐,对于当年的太子和魏王之争,还有李治和太子的争执,都有独到的见解。

这一点是李治最需要的。

太子如今势盛,整个天下愿意诚心帮助他的人很少。

即便是有些人愿意帮他,李治能够看得上也不多。

最重要的,是李治能够信的过的很少。

李义府那件事情,对李治的伤害很大。

李义府跟着李治,起码有五六年的时间,但就是和东宫接触了几次之后,就开始有了疑心,甚至最后在投靠东宫的时候,还狠狠的背刺了他一刀。

所以现在即便是有人愿意投他,李治也是慎之又慎,考察再三的。

“入秋之后,就是徐贤妃被废的那件事。”骆宾王感慨一声,看向李治,说道:“其实徐妃有一点没有看透,陛下需要的,就只是一个能够给他建言的贤妃,至于这个贤妃是不是她不重要,而她自己却真的将自己当成了一回事。”

李治眼底闪过一丝尴尬,皇帝是他的父皇,骆宾王这么毫不客气的说他的父皇,李治也有些脸色不好看。

然而在内心深处,李治却对骆宾王更加的信任。

“徐妃被废之后,武才人在终南山陪了陛下两个月,之后陛下回宫。”骆宾王抬头看向李治,轻轻摇头,说道:“陛下回宫之后,依旧是少理政事,天下交给太子处置……臣有些担心陛下会沉迷温柔乡,而荒废政事,那样对殿下就太不好了。”

李治轻轻点头,随即他又摇头,说道:“父皇虽然有所沉迷,但他不是那种人,本王对父皇还是有些了解的,不说其他,光看皇兄,你觉得皇兄现在放轻松了吗,不,没有,皇兄现在怕是依旧警惕的要命。”

“是如此。”骆宾王微微颔首,说道:“太子殿下虽然伪善,但能力还是有的,臣观太子殿下今年行事,在中枢,还有地方刺史一等,太子都是公正行事,该奖的奖,该罚的罚,便是亲近的人也是如此。”

“这是做给父皇看的。”李治摇摇头,说道:“天下之重,无非尚书侍郎加地方刺史,皇兄以示公正,来邀买人心,他真正的手脚在朝中舍人,给事中,各部郎中,寺丞之上,甚至还有地方长史。东宫有不少人都调到了这些地方。”

“是的,尚书侍郎和地方刺史,都是陛下在亲自盯着的,太子如果插手,容易引陛下警惕。”骆宾王看向李治,轻声叹道:“而朝中舍人,给事中,各部郎中,寺丞之类,还有地方长史,都是陛下允许太子插手的。”

“是的,那毕竟是太子。”李治微微苦笑。

“但是殿下,这些没用。”骆宾王认真看着李治,道:“若是平时争夺人心,这些自然重要,但以殿下和太子如今差距,殿下即便再于其上用心,也无济于事,太子即便再用心,也就是那样了,殿下真正能插手的,是六部尚书,刺史,还有军中将领。”

“军中将领?”李治有些疑惑。

“军中将领!”骆宾王轻轻点头,说道:“殿下让臣之前查的事情,有眉目的。”

“韦卿之死。”李治身体坐直,目光凝重,鼻息粗沉。

“是!”骆宾王点点头,说道:“臣查到,那个名叫公孙常的术士,他曾经在右金吾卫将军田仁会的家中出现。”

“右金吾卫将军田仁会?”李治的眼睛轻轻眯了起来,轻声道:“本王如今依旧还是右金吾卫大将军。”

“是!”骆宾王沉沉低头,不经意间,他的嘴角闪过一丝得意,但瞬间消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8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