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章 下毒吧(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七月流火,鸣鵙在野。

渭水之畔,数百骑兵快速的朝长安城而去。

队伍之中,是一辆在快速行驶的黄篷马车。

颠簸之中,一身紫色长袍的李治推开车窗,看向窗外起伏的山峦,轻声说道:“到华山了。”

“以这样的速度,再有半日,我们就能到长安了。”韦挺坐在李治的对面,轻声道:“殿下,此番回了长安,务必小心!”

李治很平静的笑笑,然后摇摇头说道:“长史这话说错了,回了长安,本王才是真正的安全,在太原,本王总有一种随时被人监视的感觉,而回了长安,这种事情会少上许多。”

“是!”韦挺轻轻点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对李治了解的还是不够。

这一次到太原,李治是从洛阳出发的,但是在长安,李治究竟有多少人手,他并不清楚。

因为这一次去太原,李治并没有调太多的人过去。

“太原王氏,并不好对付。”李治轻轻摇头,很多事情,他比较喜欢留后手。

“是!”韦挺躬身,然后说道:“殿下,回了长安,臣便不方便再见你了……”

“此番连累长史了。”李治直接躬身,说道:“若非本王一意孤行,也不至于连累长史被罢官。”

“不,一切都是臣的错,是臣没有看清楚此中的利弊,不然也不会如此犯错。”韦挺赶紧躬身还礼,这里面的细节,褚遂良都已经和他讲清楚了,清清楚楚讲明白了这里面的利弊。

突厥人有二心要回草原就让他们回去。

只要他们不带上对皇帝忠诚的,尤其是如今在辽东战场上突厥士卒的家人便可。

太子之后的处理方式就很得当,用一颗真珠可汗长子曳莽的人头,震慑了整个草原。

更甚至于在褚遂良抵达太原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离开的突厥人从草原返回。

也没有人追究,就像是他们回草原走了一趟亲戚而已。

“不论其中细节如何,一切都过去了。”李治摇摇头,然后认真的说道:“此番之事,一切错误都归本王,不过回了长安城,还是要麻烦长史帮忙做些事情。”

“殿下请讲,臣一定全力而为。”韦挺面色认真的拱手。

李治轻轻的笑了,然后他开口说道:“首先是弄清楚长安城如今是什么情况,皇兄此番大胜,东宫的官员必然高兴,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做错的事情,如果有,就像皇兄这一次对本王提醒一样,本王也得给皇兄一个提醒。”

韦挺眉头瞬间一挑,他知道,晋王是将这一次的事情怪到了太子的身上。

不过从韦挺的角度来看,太子的确有故意挑唆的意思在,三番四次的警告晋王不要乱动,而他自己则是在西北大胜。

晋王好胜心一起,最后才导致局面失控。

“臣明白该怎么做!”韦挺认真拱手。

“最后是郭孝慎的事情,这一次孤从太原回长安,他也辞去了王府的一切职务跟着一起回来。”稍微停顿,李治说道:“不过还好,他在王府任职的事情知道的人很少,所以麻烦长史帮他安排一个好的位置。”

“这不难!”韦挺点点头,如今韦挺虽然被免去了一切的官职,但他毕竟是京兆韦氏的人,安排一个无官之人任职太容易了。

“郭孝慎的夫人出身太原武氏,武氏和杨氏的关系长史也知道。”李治看着韦挺点头,然后才说道:“郭孝慎妻姐曾经在洛阳和皇兄有过一面之缘,之后便是长安诸部寺招募典书和令史一类官职的事情,可惜他没有抓住机会。”

“臣明白了。”韦挺微微点头,李治的意思,就是想办法让郭孝慎和东宫牵扯上关系。

这个人的身上,李治必然还有更多的打算,但具体怎样,韦挺不想问。

李治满意的抬头,郭孝慎和族兄郭孝恪如今是安西都护,太原郭家本身就不易于,关键是还有太原武氏。

郭孝慎的岳母是弘农杨氏,还是李治的姑祖母,关键在于,皇宫中的武才人。

李治必须承认,他在太原一个不小心,直接踏入了太子的陷阱当中,但事情没完。

如今辽东的战事已经暂时告一段落,到了明年,父皇就会回长安,大家到时候再说。

武才人,李治也学会了暗中慢慢的布局。

“第三件事。”李治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东宫此番大胜,朝中的人心,尤其是对于东宫的看法恐怕会有极大的提升,长史多多查访到同时,看看能不能助力一把。”

“嗯!”韦挺一愣,随即他立刻就明白了晋王的想法,捧杀。

太子在长安做的好没什么,但是太好了,恐怕就要坏事了。

“臣明白了。”韦挺认真的点头。

“回到长安之后,长史在外面自行安排便可,也不必来找本王。”李治看向车窗外的渭水,轻声说道:“本王被罚闭门思过,恐怕皇兄会时刻派人盯着,本王若是犯错,他会很高兴的。”

“是!”韦挺嘴角微微抽搐,随即低头,权力真的很能改变人。

……

长安城,春明门外。

李承乾一身淡黄色蟒袍,站在群臣最前。

房玄龄,杨师道,于志宁,尉迟敬德,刘德威,郑仁泰等人站在李承乾身后。

褚遂良一行人来到春明门,逐渐的放慢了马速。

来到了李承乾等人身前三丈之处,立刻翻身下马,褚遂良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抬手道:“褚公不必多礼,父皇在军前,身体可还好。”

“陛下一切安好。”褚遂良躬身,然后稍微让开,后方的马车上前,褚遂良道:“臣奉命护送晋王回城。”

“劳烦褚公了。”李承乾温和的点头,然后看向后方的马车,脸上满是笑容的走上前。

而在后方,群臣看向李治的马车,脸色便没那么好了。

薛延陀真珠可汗的庶长子被活捉,本身群臣就都能有很多手段,从这里面分到一点功劳,然而因为晋王在并州捅出的的篓子,太子不得不斩首曳莽,这下子群臣很多手段都没法用了。

这让他们对晋王的观感一下子差了许多。

李承乾刚走到了马车之侧,李治便已经从马车当中跳了出来,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见过皇兄。”

看着面前已经和自己个子不相上下的李治,李承乾颇为感慨的说道:“稚奴,你长高了。”

李治微微一愣,随即有些慌乱的躬身道:“劳烦皇兄惦记了。”

“无妨。”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你回长安,虽然父皇下旨让你闭门思过,但是孤还是有权让你到太庙上一炷香的,之后再到东宫来,你皇嫂准备了一桌酒席,晋阳和新城也会来……对了,弟妹也跟着回来了吧?”

“是!”李治拱手,说道:“在后面。”

“嗯!”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认真的说道:“你们成婚也有一年了,但是现在子嗣已经没有动静,父皇这一次让你回长安,未尝没有让你安心休养,准备子嗣的意思,不要辜负了父皇的心意。”

李治嘴角微微抽搐,目光扫了一眼站在李承乾身后的百官,李承乾说的每一句话,他们都清楚的听见。

李治玲珑心思,李承乾若有若无的话外之音,他能很清楚的听出来,而朝中的百官,又有几个人听不出来的呢。

“是!”李治虽然心中憋屈,但只能拱手。

“好了,你先去太庙。”李承乾拍了拍李治的肩膀,然后看向褚遂良说道:“褚公,回宫宣旨吧。”

“喏!”

……

“……升右金吾卫中郎将田仁会为右金吾卫将军;调太子右卫率郎将薛万备为右金吾卫中郎将;授席君买太子舍人,授兰州长史;夏州长史李德謇检校夏州刺史;授沙州都督李袭誉金紫光禄大夫……”

褚遂良一一宣读任命,但重要的基本都在前面,后面的无关紧要。

房玄龄跪在地上,心中计较。

薛万备,席君买,李德謇,李袭誉,都和太子关系密切,皇帝没有丝毫迟疑的任命。

难道皇帝对于太子就真的没有猜忌吗?

圣旨上如今在长安的,都叩首谢恩,群臣这才起身。

“……臣离开辽东的时候,正好开始对辽东发起攻势,陛下下旨,让苏定方三日之内拿下辽东城,应该不成问题。”褚遂良稍微停顿,说道:“臣走的很快,说不定捷报一两日就能送抵达长安。”

“如此甚好。”李承乾松了口气,说到:“辽东城一下,大军在辽东便彻底立足,剩下的不论如何都会容易很多。”

“安市城倚山而守,终究是麻烦,所以陛下才让臣来调杨务廉入长安,同时还请殿下和房相准备粮草,被服,军械,药草,医官等送入辽东。”稍微停顿,褚遂良说道:“若是有人能对攻陷安市城提出有用建言,臣可代为转告陛下。”

“倚山而建的城池,不是因为断水断粮吗?”李承乾有些诧异的看向褚遂良。

“没有,城中有足够的存粮,也有山泉。”褚遂良摇摇头,李道宗被挡在安市城快三个月了,但依旧没有拿下,城池的险峻可想而知。

“还是要想办法派人进入城中,然后找机会烧毁粮草。”李承乾沉吟,然后他看向群臣,说道:“至于水源……”

“下毒如何?”房玄龄开口,看向褚遂良,说道:“找到上游往里面下毒,登善此番离开长安,不如从宫中带一些宫中毒药如何?”

“什么样的毒药能毒死数万人?”李承乾摇头,看向褚遂良道:“不如用巴豆,将大量巴豆打碎,搅成豆汁,然后倒入高句丽水源中……这巴豆可是要多少有多少的。”

褚遂良惊讶的看向李承乾:“殿下!”

“为了保证父皇前线顺利,大唐前线顺利,手段下作就下作些吧。”李承乾微微摇头。

皇帝明年必须杀入高句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9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