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零四章 兄友弟恭(第一章)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内殿之中,李承乾依旧有些不安的说道:“父皇,儿臣觉得还是将孙真人调来定州吧……”

“不用。”李世民摆摆手,说道:“朕用不了多久就回长安了,不用劳烦孙真人再跑这一趟,再说了,张宝藏也是世间少有的神医了。”

“是!”李承乾点点头,随即他又说道:“对了,父皇,昨夜儿臣在驿站时,驿丞让两名侍女送药,儿臣看那两名侍女什么都不知道,应该是无罪之人,儿臣看,比父皇这里的倒也是要好上不少。

如此不妨送到内侍监调教一番,然后送到父皇身边来伺候吧。”

皇帝有些诧异的看了李承乾一眼,随即摇摇头,说道:“大军之中,如此便已经足够了。”

“是!”李承乾肃然拱手。

皇帝从洛阳出发的时候,万军之中,并没有带什么侍女,中间中转定州,身边也没有侍女。

一直到辽东立稳脚跟之后,才在辽东的世族当中,挑选了十几人服侍。

当然,回到河北,也陆续的有世家将家中女子送来服侍,不过这些要么是大家族庶女,要么就是小家族的女子,并无多少出色之处。

“还有那个驿丞,你也顺带处置了吧。”李世民很不在意的摆摆手。

“是!”李承乾有些停顿,但还在低头应命。

皇帝并没有要继续深究李治的意思,甚至他后面的人,皇帝也没有打算多追究。

李承乾眼神不由得沉吟起来,皇帝不追究李治,看起来对他不是好事,但仔细思索,皇帝的话似乎又别有味道。

“对了父皇,还有长安的事情。”李承乾抬起头,神色认真起来。

“不用说了。”李世民有些苦笑的按按眉心,说道:“好了,今日便到此吧,你一路奔波也累了,回去休息吧。”

“儿臣在这里伺候父皇吧。”李承乾诚恳的看着李世民。

皇帝转过身,背对李承乾,同时继续摆手道:“去休,去休,朕今夜难得能够安宁一些,你去吧,顺带将其他事情也处理一下。”

“喏!”李承乾虽然无奈,但还是认真的拱手道:“儿臣告退。”

等到李承乾彻底退出殿中,李世民这才缓缓转过身,神色幽微。

……

李承乾退出殿中,下意识的松了口气,然后一抬头,就看到了跪在地上的李治。

李治跪在冰冷的地方,头磕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一副可怜至极的模样。

李承乾微微诧异,转身看向一旁的长孙无忌和张阿难。

张阿难对着李承乾微微躬身,然后重新进入殿中。

长孙无忌则是不在意的摇头,看向李治,眼中闪过一丝微微的恨意。

李承乾脸上有些哀伤,然后走过去,走到李治身前,蹲下身,对着李治说道:“稚奴,回去吧,这地上太凉了。”

“臣弟有罪,若非臣弟胡乱而为,也不至于让父皇受害。”李治声音哽咽,跪在地上,但偏偏就不抬头。

“稚奴,这一次,你的确是有些任性了。”李承乾的话一出,李治的身体顿时停顿了下来。

李承乾摇摇头,有些痛恨的说道:“为兄说的不是父皇的事情,而是你一个招呼不打,就带人离开邢州的事情……三名护卫,你真是胆大,从邢州到定州,起码三百里,你就带三个人,万一真要出事,你让孤怎么办,你让父皇怎么办?”

李治跪在地上微微有些发愣,他没有想到李承乾说的,竟然是这件事。

内外不少内侍和护卫都听到了李承乾的话,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起来。

三个人,从邢州到定州,三百里,这不是胆大,这是不要命,这是利欲熏心。

在邢州抛下太子和大队人马,自己提前来到定州行宫,图的自然是在皇帝面前表现,同时提早在皇帝面前说太子的坏话。

有些事情,李承乾不知道,长孙无忌不知道,但是他们这些内侍和护卫却都是知道的。

晋王当然有自己的野心,但三百里从邢州到定州,万一真的要是出事了,别的不说,跟在李治身边的那些护卫,一个都别想活,甚至还会因此而连累三族。

晋王的心是真狠啊!

其他人感受怎么样他们不知道,但对于这些内侍和护卫来讲,对于专门行护卫之事的人来讲,最讨厌的,就是李治这种人。

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他们的目光微微扫向了旁边长孙无忌和殿中,外面的一切声音,皇帝都是能清楚的听得到的。

……

“至于父皇的事情,你不必太自责,一来你本不知情,也不是故意的,二来,也只有这一次,只要用心调养还是能够恢复过来的。”李承乾有些安慰的拍了拍李治的肩膀。

李治稍微松了口气:“这样便好,但这一切终究是稚奴的过错,稚奴应该跪在这里请父皇恕罪,同时祈求上苍让父皇早日痊愈。”

李承乾看着依旧跪在地上,不抬头的李治,心中淡漠的冷笑,但脸上却温和的转身道:“来人,还不赶紧取蒲团和披风来,如今寒冬,地上有凉,伤了晋王的腿和身子怎么办?”

李承乾一声令下,内侍忍不住的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微微点头,内侍这才去将蒲团和披风取了来。

李承乾接过披风,直接披在了李治身上,然后将蒲团放在了他的面前,然后低声说道:“抬腿。”

“皇兄,不必了。”李治从背上扯下披风,抬起头,看向李承乾说道:“是臣弟有错,臣弟理当受罚,父皇不罚,还请皇兄让臣弟自罚。”

李承乾有些发愣。

李治有些强笑的说道:“稚奴知道皇兄是在关心稚奴,但还请皇兄不要管稚奴了,如今……如今只有如此,稚奴才能安心一些。”

“好吧。”李承乾无奈的叹息一声,将披风放在了蒲团上,然后说道:“东西为兄就先放在这里,你若是腿脚和身子有些不适,就记得用,不要真的冻坏了身子。”

“多谢皇兄关心。”李治说完,沉沉的叩首在地。

“唉!”李承乾长叹一声,然后起身,对着长孙无忌微微躬身,然后才转身离开。

李治额头抵在地上,目光忍不住的看向了一侧的蒲团和披风。

不知道他究竟如何想的,最后还是低着头叩首在地。

……

李世民平静的躺在殿中,殿外李承乾和李治的每一句对话,他都清楚的听在了耳中。

等到外面彻底安静了下来,李世民嘴角才轻轻的勾了起来,然后淡淡说道:“稚奴啊,还是太稚嫩了!”

张阿难站在殿门处,低头不语。

李世民随即轻叹一声,说道:“看样子,那个消息,的确是送给稚奴的。”

张阿难躬身,然后开口道:“太子在军中的人手,根本就没有试探的动作,反而是……”

李世民微微摆手,张阿难立刻停下。

稍微沉吟,皇帝侧过身,问道:“邢州的事情,太子是否提前知情?”

张阿难躬身,说道:“李五传回消息,太子在长安交接了诸般事务之后,就即刻启程,中间也曾询问陛下身体,但都是在人前,私下里倒是没说什么,放下一切之后,就北上定州了,至于洛阳的事情……”

“怎样?”

“洛州司马赵仲坚是在太子和晋王离开洛阳之后,才派人前往的清河,清河赵氏找了一个父子两代人深受赵氏恩惠的驿丞,然后在驿站膳房用药,同时安排了两名罪人之女,意图侍寝。”张阿难平静的将洛州驿站的事情全部都说了出来。

事情的起因在洛州,军中的消息,是先到了洛州司马赵仲坚那里,然后赵仲坚在李承乾和李治离开洛阳的时候,告诉他们的。

再加上洛阳距离邢州,实际也没有多远。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李承乾都没法提前知晓李治要害的事情。

李世民在担心,李承乾是否已经提前知晓了李治的布局,然后顺水推舟。

就像当初李泰那样。

李世民平静的点头,又问道:“在驿站,太子真的是在入口的时候,才发现被人下药的?”

“是的!”张阿难点头,说道:“东宫一直有人在膳房盯着,驿丞带入膳房的一切东西都被仔细的查过,他的所有动作都有人盯着,离开膳房之后,他自己和两名侍女都再没有打开过参汤。

而且正常而言,太子身边应该是有人提前尝药的,不过因为太子家令临时有事离开,没人盯着,太子也没有在意,这才差点服下的。”

“嗯!”李世民抬起头,轻声说道:“今日看他的医道水准,起效快的毒药伤不到他,起效慢的毒药他又能品的出来,这样日后朕也就不用担心他被别人下药了。”

魏晋南北朝,不知道多少君王被人毒死。

便是李世民他自己,平日里也在防着这些事情。

突然,李世民开口道:“传令下去,就今日开始,每日药食,御医加尝!”

“喏!”张阿难立刻拱手。

“还有最后一件事。”李世民的神色冷了下来,开口问道:“滹沱河上的浮桥真的是晋王烧的吗?”

“应当是的。”张阿难拱手,说道:“太子之前,只有晋王,而晋王顺利过桥了。”

“这个逆子。”李世民拳头猛然紧握,看向殿外的目光充满了冷意。

“陛下,洛州司马要不要处理?”张阿难平静的抬头。

赵仲坚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一旦他胡乱开口,就会攀扯到李治的身上,最后将这段兄弟争储曝光出来。

皇帝最是要脸面,这种事情,能不暴露,尽量不暴露好。

所以,提前处理了赵中间。

李世民沉默了下来,思量良久,他平静的摇头道:“暂时放着吧,终究是朕的亲家,现在还不是处置他的时候。对了,去叫司徒进来。”

“喏!”张阿难立刻拱手,然后退出房中。

……

长孙无忌神色严肃的进入殿中,对着李世民认真拱手道:“陛下!”

“无忌,朕的病情有人对外透露了。”李世民目光有些忧伤的看向了殿外。

长孙无忌咬牙,点头道:“是,臣有错。”

当初皇帝让他统管内外,禁绝一切消息传出,但是最后,还是有消息传了出去。

以至于今日,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这里面,长孙无忌是跑不了责任的。

“不关你的事情。”李世民淡淡的摆摆手,说道:“去查吧,无忌,把这件事情查清楚,再来报朕吧。”

“喏!”长孙无忌肃然拱手,立刻转身离开。

就在长孙无忌走出殿中的瞬间,李世民幽幽的声音响起:“今日都如此,他日呢?”

长孙无忌的脸色彻底的沉了下来,走出殿外,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治,然后面无表情的从他身边走过。

殿中,皇帝的神色异常的平静,眼底轻轻闪过一抹淡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8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