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章 太宗皇帝,是最要脸的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太极殿广场上,李承乾平静的目光越过李泰,越过阎立本和杜楚客,越过更多的朝臣,落在更后方太极殿门口,他轻声说道:“青雀,你没有看到吗,魏相他回去找父皇了?”

李泰脸色顿时一变,瞬间转身,身后的群臣之中,不见魏征的人影。

魏征,在李承乾断腿之后,虽然没有一次去过东宫,但却不停的喝止群臣,不得胡乱议论储君之事。

私底下虽然管不住,但在明面上,没有人敢说妄言一句。

但凡有冒犯的,立刻就会被魏征给撵出朝堂。

甚至于魏征还亲自上书皇帝,虽然没有什么效果,但态度在那里。

所以,整个朝堂,表面上还是宁静的。

如今虽然已经散朝,礼节要求没那么重要,但是李泰的行为,但凡行差踏错,立刻就会被魏征弹劾。

谁让他谋储呢。

李泰嘴角微微抽搐,转身看向李承乾,脸上勉强挤出笑容,同时说道:“青雀只是在关心皇兄的伤势,没有别的意思。”

“没有吗,青雀,父皇之前说的让你多搀扶皇兄的话,你是全忘了啊!”李承乾轻叹一声,摇摇头道:“父皇还说,让你多帮你皇兄多分担一些事情,这话你可能没在意,但为兄都记着呢……长史,传孤令,三日之后,东宫恢复常事。”

“喏!”于志宁肃然拱手。

“三日后,请诸学士于东宫授课;行文中书省,将需要东宫处置的公文移送过来;派人至尚书省,若有不服之事,请至东宫。”李承乾轻飘飘的一句话,身侧四周的群臣,全部都肃然躬身道:“喏!”

东宫行事,授课,处政,还有听诉。

尤其是听诉,更是要命。

授课,不过是东宫的几位庶子,崇文馆和弘文馆的学士,还有太子詹事少詹事,给太子教学,讲授处学之道。

处政,是中书省将经过挑选后的少部分公文,送到东宫来,由太子和十数名东宫属官来处理,学习将来治政之道。

这些都不要紧,真正要紧,乃至于要命的,是最后一条,听诉。

贞观十年,皇帝下诏:今后凡有诉讼,经尚书省判决不服,则上启东宫,由太子裁定。如果仍然不服,则上奏到朕这里。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御史台,十二卫,天下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五十七个县,每日不知道有多少摩擦事情,多少矛盾。

一般情况下,地方能处理的,不会报到长安。

六部九寺五监,御史台,十二卫,内部能处理的,绝对不会闹到尚书省。

尚书省能够处理的,绝对不会闹到太子的手里。

而一般来讲,真的要落到太子手里去处理的诉讼,绝对不会是小事。

有的是真的麻烦事,有的则可能是要命的事情。

每一个官员,难免会被人弹劾。

若是在三省六部之间处理掉,那就都不是事,但如果落到太子手里,就等于太子拥有了处置他们的权力。

东宫左中右三庶子,东宫詹事少詹事,中舍人,舍人,无数臣属,如果真动起来,整个朝堂都会紧张起来。

有了这封圣旨,太子便拥有了监察百官之权,东宫真正的力量就会横行朝堂。

这才是皇帝赋予太子真正的权利。

李承乾卧床休养大半年,做的最多的就是反思。

他明明有更好的政治手段来保住自己的位置,但偏偏用了最差的。

他是太子,而他的那位父皇,太宗皇帝,是最要脸的。

只要他不出错,稳重行事,他那位父皇,绝对不会强行废了他。

不然史书会有非议的……

……

李承乾目光看向李泰,轻声说道:“青雀,孤听说你行事时常张扬,无故侵扰百姓,回府之后又多有乖张,肆意打骂仆从,你要注意,弄死人就麻烦了。”

李泰脸色顿时一变,看向李承乾的眼中充满了惊骇。

如果说前面的侵扰百姓,是只要有心人就能够搜集到的信息,那么肆意打骂仆从,甚至打死人,就是魏王府极深的隐秘了。

李泰顿时敏锐的意识到,他的皇兄,在他的府上安插了人手。

“皇兄……”李泰想要说什么,但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在这个时候,杜楚客稍微上前半步,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太子殿下教训极是,魏王平日编书劳累,关了门之后,难免放纵一些,累及殿下关心了。”

李承乾似笑非笑的看向杜楚客,说道:“青雀私底下的行事,孤这个做兄长的,还是要管的,不过平常而言,若不是闹得有人受不了,私下里出来抱怨,孤也知道不了。”

于志宁上前半步,对着李泰拱手道:“太子为诸皇子之长,管教诸弟品行,本就是该为之事。”

“皇兄教训,青雀记下了。”李泰沉沉的叩首,俯身的瞬间,眼底满是愤恨。

看样子,他的府里,是该要清洗一遍了。

李承乾平静的看着李泰,眼神闪过一丝玩味,魏王府的确该热闹一下了,不热闹一下,人心惶惶,他怎么介入呢……

“殿下!”一个轻柔的声音在侧畔响起,打断了李承乾的思绪。

李承乾转身,赫然看到一名青衣内侍站在身侧。

青衣内侍对着李承乾沉沉拱手道:“殿下,陛下有召。”

李承乾转身看向太极殿的方向,拱手道:“臣领旨。”

……

起身后,李承乾目光看向于志宁说道:“长史,东宫的事情先准备起来吧,授课,处政,听诉,依序安排。”

“喏!”于志宁肃然拱手。

东宫的一切,要恢复常态了。

李承乾平静的看了李泰一眼,目光又落在了后面的禄东赞身上,目光幽幽一转,便朝太极殿后方的两仪殿而去。

行走间依旧有些缓慢,但端庄的仪态,让四周的官员全部躬身让路,凛然敬畏。

看到李承乾离开,李泰顿时忍不住的攥紧了拳头,他刚才怎么就被吓住了呢。

“殿下。”阎立本的声音在侧后响起,李泰下意识的转身,就见阎立本对他使了个眼色,然后郑重说道:“殿下,该回去了。”

李泰下意识的要说什么,但随即就平静了下来,拱手道:“叔父所言极是,本王是该回去了。”

说完,李泰侧身看了于志宁一眼,拱手施礼后,然后转身离开了。

不管怎么说,于志宁在他小时候都做过他的老师,尊师这一点,李泰还是做的到的。

于志宁拱手还礼,心中轻叹一声,太子终究是储君,非亲王所能窥伺啊!

……

两仪殿前,李承乾稍微整理了一下衣着,然后平静缓慢的走上台阶,到最后他的脸色已然绷紧。

迈步走入太极殿,一身黑底金丝蟒袍的李世民已经手捧一本奏折坐在御榻上,而魏征则不见了踪影。

李承乾走入殿中,然后恭敬的拱手道:“儿臣见过父皇。”

“承乾。”李世民微微放下奏本,抬头看向李承乾,目光落在他的左腿上,然后神色郑重的问道:“承乾,你的伤势究竟如何了,今日又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脸色顿时肃然起来,他知道,今天的朝会,他虽然巧妙的用了一些手段,但这些手段根本瞒不过他的父皇。

东宫内外不知道有多少皇帝的眼线,或许之前他没有怎么在意,但李承乾今日在太极殿出了那么大的风头,皇帝自然要弄清楚。

面对皇帝猜疑的目光,李承乾拱手道:“儿臣的伤势尚可,至于今日,是用了一些机巧,父皇请看。”

说着,当着李世民的面,李承乾解开了袍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1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