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太子,朕立刻将天下交给你,如何?(第二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水势浩渺,山势陡峭。

旌旗招展,枪槊林立。

高高竖起的龙纛,停在狭窄的栈道之上。

前方便是黄河三门峡所处,峭壁雄流,鬼斧神工。

李世民坐在高头大马上,看着黄河中央的壮观景象,一时默然不语。

李承乾跟在皇帝身侧,认真说道:“三门峡相传便是大禹治水时凿成的三条泄水狭谷,称为神门、鬼门、人门。”

长孙无忌跟在后侧,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承乾,他知道太子很关注三门峡,但这里的情况是关注就能解决的吗?

李承乾指向河流之中,认真的说道:“鬼门居南,水流湍急,不可渡;神门居中,狭不容舟;仅有在北的人门可流船。这倒也罢了,真正的凶险,在于上下激流之下,看不见的无数暗礁,其中最典型的,便是那处,百姓唤之为中流砥柱。”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稍下一些的河流中,一块柱石鼎立而起,轻声道:“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

李承乾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皇帝这个时候,还有心情作诗。

稍微收拾思绪,李承乾开口道:“这一块中流砥柱冬天水浅时,它会露出水面两丈左右;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但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依旧屹立于黄河之中。”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插话说道:“一般而言,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

眼看船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避开了明岛暗礁,顺利驶出峡谷。”

“三门峡凶险,朕知道,无忌也知道。”李世民转身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你究竟想说什么?”

“渭水在潼关和黄河汇流,然后过三门峡,黄河航道,最后转入洛水,抵达洛阳。”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从长安往洛阳并不难,然而粮食从洛阳往长安却是极难,每年不知道有多少船只要翻覆在这一段河流之中,粮食从洛阳运往长安极为的艰难,损耗更是不可想象。”

唐俭站在稍后一些的地方,神色沉重。

如果说朝中有多少人对这一段水道的情况最为忧心,除了唐俭他们这些户部的人,其他人都差的太远了。

“如今粮食从洛阳运往长安,除了夏秋水多之时,其他更多的时候,都要走两侧的山道,不过并行两车而已,来回更是只有一车,阻碍极大。”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所以儿臣想若是能够将这一段的三门去掉,下面的暗礁也去掉,那么河流平畅,天下大治。”

“你是在为未来考量?”皇帝看了李承乾一眼,目光看向长安城方向,点头道:“如今的长安城,相比于武德初年,人口几乎翻了一番,的确,日后肯定还会增加,到时候关中的粮食恐怕就很难支持了。”

“便如同当年杨广一样,被迫迁都洛阳。”李承乾不由得感慨一声。

长孙无忌和唐俭同时低头。

这话,皇帝和太子可以说,但他们不能说。

“大业初年的时候,天下人口有五六千万,如今不过两千万。”皇帝点点头,说道:“的确,一旦人口增长至类似杨广之时,的确会有类似危机发生。”

“所以必须提前考量。”李承乾看着眼前的黄河三门峡,眉头紧皱:“父皇这些年,不时的就要率群臣东巡,虽然不是刻意的,想来也是因为父皇察觉到,一旦长安文武大半转移洛阳之后,长安城中粮价会大幅下跌,从而有利百姓。”

李世民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殿下要修三门峡,初心是好的,但是所行太过艰难。”长孙无忌接口,看向李承乾说道:“这一段黄河险峻至极,千百年来,不管是长河冲刷,还是说人力毁损,依旧屹立如旧,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不错。”李世民点点头,看向李承乾认真的说道:“如今大唐的国力,还比不上前隋,便是杨广那种疯狂之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你真的觉得自己有办法吗?”

“儿臣想过办法。”李承乾脸上带起一丝苦涩,然后说道:“儿臣想过,将鬼门彻底封闭,从而抬高这一段的水位,减小暗礁的影响,从而通畅航路。”

听到李承乾的办法,李世民一时间竟然觉得可行,他立刻忍不住的看向了脚下的鬼门。

鬼门居南,其中狭窄,水流湍急,不可渡。

“但是儿臣有些纸上谈兵了。”李承乾看着波澜壮阔的河面,忍不住的摇头道:“儿臣想的太简单了,想要堵截鬼门,哪怕不考虑夏日涨水之时,便是冬日动工,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大,也是朝中一时间难以承受的。”

皇帝忍不住的笑了,随后满意的看着李承乾说道:“太子还是很有长进的,起码知道自己错了。”

“陛下所言甚是。”长孙无忌赞同的点点头。

唐俭稍微上前一步,看向李承乾说道:“殿下的意思,还是要想办法涨水。”

“对!”李承乾点点头,看向两岸,同时说道:“只有涨水,水底的暗礁才能够不危害船只,只有涨水,河面宽阔,湍急的河流才会变得平缓起来,才更利于船只来往,才能更有利于东西漕粮往来,长安的百姓,才能过的更好一些。”

李承乾说完,李世民,长孙无忌,唐俭全部都沉默了下来。

“只可惜天意艰难。”李承乾看向面前的黄河三门峡,轻轻摇头道:“治理三门峡,儿臣想过很多办法,甚至想过将黄河从兰州掘开,然后挖一条沟渠到天水,联通渭水,然后让渭水宽阔,三门峡涨水,但后来想想,工程艰难不说,还容易引起战争和水患。”

李世民点点头,开口说道:“黄河北上过河南地,一旦河南地黄河出事,突厥人会发疯的。”

黄河从兰州转向天水,那么原本从河套走的黄河必然会减少,到时候突厥人不发疯才怪。

“而且天地难测,真要改了黄河水道,谁知道会不会影响天地变化,最后毁了关中平原。”李承乾有些后怕的摇摇头,同时说道:“还有黄河水道,一旦黄河泛滥,下游之事更是不可想象。”

李世民突然笑了,看向李承乾道:“太子终于有了天地敬畏之心,不错。”

“是!”李承乾拱手,说道:“儿臣这一趟离开长安,受父皇几番指点,才终于明白天下之难,慎之又慎,才是治政之道。”

李世民点点头,侧身看向黄河,感慨的说道:“太子若能永远保持谨慎之心,哪怕朕便是立刻将天下交给你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父皇玩笑了,天下治理艰难,儿臣这点小身板还扛不住。”李承乾满脸苦涩的拱手。

“哈哈哈!”李世民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李承乾只能无奈低头。

许久之后,皇帝才收敛了笑声,看向李承乾问道:“朕记得你还说过要利用佛门玄奘的力量,来改善三门峡航运,说说什么想法?”

“儿臣想,是不是在黄河北岸建一座佛寺,让玄奘居住,同时搭一座吊桥,让人可以从黄河而过。”稍微停顿,李承乾浅浅笑道:“这交通必然不便,那么佛门必然要想办法,而天下佛门能人异士无数,若是能够有办法改良三门峡航道,那可是无量功德啊!”

李承乾说完,李世民,长孙无忌,唐俭,全部忍不住的有些感到好笑。

“殿下的意思,是想佛门出人力物力财力,来为朝中改善航道,而朝中却是一点代价也不用付出?”唐俭最后拱手,抬头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点点头,神色认真的说道:“不要小看佛门,佛门常有凿山成佛之事,十年,百年,累而不断,玄奘东归,天下佛门敬仰,很难说百十年之后,这一段三门峡航道就不会有什么改变。”

“另外,玄奘东归,真正受影响的,其实是禅宗道信法师。”李承乾看向眼前黄河,轻声说道:“佛门未来必然会分为玄奘和道信两派,让他们争就是了,反正朝廷没有损失,百姓没有损失,佛门若是做成,便让他威望大增又有何妨。”

“佛门没有那么傻。”皇帝摇摇头,说道:“他们真的要是看清楚了你的想法,恐怕第一个想的,不是来通畅三门峡航运,而是尽一切力量杀了你,然后换个人做太子。”

李承乾脸色微微一变,对着皇帝轻轻拱手。

“这件事情慢慢来,朕来布局。”李世民摇摇头,然后看向长孙无忌和唐俭说道:“传令下去,朕和太子今日之言,一个字也不许外传出去,违令者,诛灭三族。”

“喏!”所有人肃然拱手。

皇帝抬起头,冷冷的看了稍后一些的李治。

李治立刻沉沉躬身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6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