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六章 义丰齐氏,齐知玄(第二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宿松县公府,后堂之内。

李承乾和郑霜儿两人并肩站在一起,对坐在堂下的郑仁泰和岳母崔氏沉沉拱手行礼:“见过岳父岳母大人!”

以李承乾的太子身份,整个天下,除了天地先祖以外,只有皇帝能够承受他一拜。

郑氏众人起码是不行的。

所以只有躬身行礼。

等于拜堂。

崔氏眼中闪着泪花,看向一侧的郑玄果说道:“大郎,还不赶紧搀扶太子起身。”

“殿下。”郑玄果稍微上前,虚虚一扶,李承乾顺势起身。

“殿下前堂请,午膳已经准备妥当。”郑仁泰也站了起来,伸手请李泰去前堂。

李承乾侧身看了郑霜儿一眼,低声说道:“那你留在后堂,好好陪陪岳母大人。”

“嗯!”郑霜儿轻轻福身,柔柔的说道:“妾身遵命。”

“岳母大人,小婿先去前堂。”李承乾认真拱手行礼之后,这才朝着前堂而去。

……

崔氏看着李承乾离开,这才松了口气,说道:“太子和民间传闻的很不一样。”

“殿下人很好的。”郑霜儿走到母亲身前,轻轻靠住。

“你啊!”崔氏目光落在女儿的眉眼之间,微微点头,说道:“阿母最担心的,就是你没法嫁个好人家,尤其是两次婚事不成,阿母才着了急,将你嫁入东宫为太子良悌,说到底,还是苦了你了。”

“母亲说的哪里话,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嫁入东宫而不成,而且太子对女儿很好,女儿的很多事情,太子都能体谅。”郑霜儿隐晦的提了一句。

崔氏惊讶的看着女儿,说道:“太子允许你练武?”

自家的女儿从小好武,而且身手颇为不俗,这才是让崔氏担心女儿嫁不到好人家的原因。

而且以郑霜儿的性格,如果她在夫家受了气,那么说不好是真的会提刀杀人的。

正是因为如此,当太子妃为太子选良悌的事情落到自己面前的时候,崔氏立刻牢牢的抓住。

宫中的规矩是能够约束住女儿的。

郑仁泰原本还有些犹豫的,但是崔氏一句话让他无言。

你去给女儿找个更好的归宿,这桩婚事罢了。

郑仁泰无语,让他找一个比太子还更适合自家女儿的,短时间内是真的不好找。

尤其是自己女儿的年龄越来越大,眼下看起来,也只有太子良悌最合适。

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

在母亲难以置信的眼神中,郑霜儿有些羞涩的点头道:“太子说,女儿说不得日后可以保护他的安危。”

崔氏微微一愣,随即立刻明白了过来。

太子和魏王之间的争斗虽然这一年间逐渐的平淡了下来,但那不过是因为皇帝东巡,太子监国,而魏王跟着去了洛阳的缘故,相互之间间隔开来,彼此之间的矛盾没那么激化而已。

但这种事情,谁知道会是怎样呢。

尤其是她家夫君,当年还是玄武门的九大前锋之一,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李孟尝等人一起斩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这也是郑仁泰一开始不愿意和东宫联姻的原因,甚至于他以为皇帝不会同意。

但是后来皇帝圣旨下达,郑仁泰这才明白,皇帝是真的允许了郑家和太子联姻。

这段时间,李孟尝,杜君绰和公孙武达可没少来打听。

崔氏现在彻底明白了,哪怕不提父亲之事,自家的女儿一身不逊色于男儿的本事,在太子眼里,是非常有用。

有用就好,

崔氏的目光柔和了起来,然后说道:“你能过的好就好。”

对于崔氏而言,太子虽然去年地位动摇,但是今年,他已经赢回了皇帝的欢心,甚至于监国三个月,朝野直接之间的评价极好。

相比于太子,只懂得修书的魏王,却是不怎么得郑仁泰他们这班武将的心思的。

……

“见过伯父。”李承乾对着工部侍郎郑仁基认真拱手行礼。

郑仁基不仅是郑霜儿的堂伯,同样是也是淑妃郑氏的亲兄长,按礼算是李承乾的长辈。

当然仅仅是算,便是淑妃也是如此。

但李承乾是太子,按照礼制,整个天下,皇帝之下,就属他最大了。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在实际当中,李承乾的诸般行事,会遭遇到所有人的限制。

因为他再进一步,就是皇帝。

所以所有人都在帮皇帝盯着他。

“殿下客气。”郑仁基很郑重的回礼。

“伯父不必如此,你我每日都要见面的。”李承乾不由得笑笑。

李承乾每日早朝,郑仁基这个工部侍郎虽然不怎么说话,但都是在的。

“十七郎也是一样在的。”郑仁基转头看向郑仁泰,他这个左金吾卫将军,一样少不了每日参朝。

“不过总算托殿下的福气,能够站的近一些了。”郑仁泰感慨一声,他没有因为自己失去了实际的兵权而有任何的抱怨,反而看的很开。

皇帝自己是个很有规矩的人,他们这些老臣,虽然各个掌握实权,但想要一步步的往上走,也都是需要熬资历的。

如果不出意外,郑仁泰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够坐到眼下这个位置上。

至于说丢掉的实权,郑仁泰并不在意。

因为他知道,皇帝正在谋划东征高丽,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少的了他郑仁泰的。

军功但凭马上取。

郑仁泰有足够的把握掌握更多的兵权。

……

“殿下,这位是齐知玄,光州刺史齐虞之子。”郑玄果带着齐知玄走到李承乾的身前,谨慎介绍道:“齐兄出身义丰齐氏,是郑家远亲,齐兄明年要参加下届科举,最近正好在长安……昨日大婚,齐兄厚礼,玄果这里谢过了。”

郑玄果一番话,将和齐知玄的关系说的清清楚楚。

郑家和齐家虽然有亲,但都是远亲。

齐知玄之所以在郑霜儿回门的时候,还在郑家,就是因为昨日婚礼时,下了一份重礼,所以郑玄果才将他介绍给李承乾,算是还一份人情。

李承乾认真的看向齐知玄,能够让荥阳郑氏都说是重礼的,那该是如何重啊。

一身黑色水波纹圆领袍,内里一件朱色内裳,头上一顶镶嵌着金珠的黑色璞帽,一看就知道是世家子弟。

面容俊朗,眼神锐利,但神色温和,风采超人,仅仅是走近,便能让人知道是不好惹的人物。

“臣儒林郎齐知玄,见过太子殿下。”齐知玄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

“今日家宴,齐卿不必多礼。”李承乾微微抬手,然后随口说道:“齐卿明年科举,不知道有多少胜算?”

“七八成吧。”齐知玄说的很平静,但眼中几乎是完全笃定的模样。

李承乾抬头,神色诧异的看着齐知玄,问道:“齐卿以前可曾经参加过科举吗?”

“这倒未曾,不过家父说臣等水准,考一个进士足够了。”齐知玄温和的拱手,但不知道为什么,神色内敛中带着一丝狂傲。

李承乾有些惊讶的看着他。

初见齐知玄时,李承乾还有些好感,但是现在,这种好感突兀一下子就没了。

因为李承乾知道,明年的科举进士当中没有齐知玄。

齐知玄这种风采卓著的人,本来应该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但是却偏偏在明年的科举当中没有他的名字,没有他的身影。

不仅是明年,后年也没有。

更甚至于在李乾未来的记忆中,根本就没有齐知玄的名字。

甚至他都从来没有出现在李承乾的视线中。

不,不只是李承乾,就连李泰,甚至整个长安,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物。

要知道,上一世,李承乾和李泰斗得如火如荼,整个长安的优秀人物都在他们的关注当中,但是却从来没有出现过齐知玄这个人。

这样一个风采超人的人,这一次却突然出现了。

李承乾心里莫名的紧张了起来。

“那么便祝愿齐兄明年得中。”李承乾点点头,看向一侧已经准备好的酒菜,说道:“如此我们一边吃一边聊吧。”

“好!”齐知玄自信的点点头。

……

宿松县公府内院,李承乾看着一身粉色襦裙的郑氏,惊讶的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臣妾郑楚,见过太子殿下。”卢护的遗孀郑楚微微福身,有些尴尬的说道:“妾身出身荥阳郑氏南祖房……”

“孤问的不是这个,你不是应该回范阳了吗?”李承乾侧身看向郑霜儿,郑玄果,还有岳母崔氏。

郑楚微微苦涩的说道:“妾身本来是应该早就回范阳的,但是亡夫的遗体,如今还在雍州府扣押,所以妾身也只能暂居长安,等待结果。”

“陈国公不肯放人。”郑仁泰微微摇头,他和侯君集还是有些往来的,这件事情卢承庆找过侯君集,他郑仁泰也找过,但不知道为什么,侯君集就是不放人。

李承乾点点头,莫名的,齐知玄的身影突兀的出现在李承乾的脑海中。

卢护的事情,背后牵连的是房玄龄,房玄龄的妻子出身范阳卢氏。

今日,李承乾看到齐知玄,下意识的以为对方是冲着自己来的,但现在看来,似乎可能他是冲着郑楚来的。

这就有意思了。

李承乾温和的点点头,看向郑楚说道:“明日吧,你来东宫一趟,和孤说一说这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卢卿终究是东宫臣子,这件事情,孤不能不管。”

“多谢殿下。”郑楚神色欣喜的拱手。

李承乾松了口气,转身看向郑仁泰说道:“岳丈大人,岳母大人,小婿如今就回宫了,皇城和东宫一步之遥,岳丈大人若是见霜娘,随时可以来的。”

“臣知道了。”郑仁泰神色认真的拱手。

……

马车晃晃悠悠的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透过后窗的窗帘,李承乾可以清楚看到齐知玄。

齐知玄手里握着红穗长剑,光是站在那里,就异常的引人夺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7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