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二章 请大唐赐嫁公主(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承天门下。

百官从朱雀门而来,李承乾坐着步辇从东宫而来,双方几乎同时抵达承天门下。

李承乾的目光第一时间扫向了一身深绯色官袍的李德謇,李德謇微微点头。

李承乾不由得心中笑笑。

李靖的儿子,想要算计哪有那么容易。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走在群臣右上的李泰身上,脸上的笑容顿时绽放了开来。

步辇落下,恰好走来的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和杨师道,还有李泰,李元婴等人立刻拱手:“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动作娴熟的从步辇上下来,站定之后,他笑着点头道:“诸卿平身。”

“谢殿下。”群臣立刻起身,然后平静下来。

李承乾微微抬头,目光看向紧密的承天门,然后朝着众臣说道:“小年日,孤要为安康郡主举办百日宴,诸卿若是有空,可携家眷一起来……还有青雀,孤有阵子没有见到欣儿了,他日一起来。”

“臣弟领命。”李泰神色平静的拱手,能够看的出来,他相比于年初的时候,要成熟许多。

或许皇帝的那一鞭子,真的让他成长了许多。

就在这个时候,宫门打开。

宫墙之上,无数士卒手握长槊,凛然守卫。

宫墙之下,内侍监张阿难手持拂尘走出,然后高声道:“皇帝早朝,群臣觐见!”

……

太极殿中,皇帝高坐在御榻之上。

大殿两侧,长安所有五品以上官员全部在列。

李承乾平静的持笏站在丹陛三阶之上,李泰站在侧后。

李承乾的眼角余光微微的扫了李泰一眼,然后看向前方。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拱手站出,持笏禀奏道:“启禀陛下,吐蕃赞普松赞如今依旧停留在通天河,并且在通天河为公主修建宫殿,并未返回吐蕃完婚。”

殿中群臣不由得微微哗然,他们的目光全部忍不住的抬起,看向皇帝。

大唐嫁女,虽然诸项礼节已经完成,但终究是女方的礼节,吐蕃国内,还有其自己的礼节需要完成,到了那个时候,这桩婚事才算是彻底成了。

皇帝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

“启奏父皇!”李承乾拱手,说道:“据消息,吐蕃国内,如今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譬如赭面,还有其他诸多类似原始的陋习,清洁卫生,改良饮食结构等等事情,都是松赞在做的。”

“松赞?”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这倒真是个人物,太子,吐蕃的事情,你要继续关注。”

“儿臣领旨。”李承乾拱手后退。

吐蕃利用大唐公主在进行全面的改革的事情,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这一点,大唐在出嫁公主之前,已经有所预见,不过按照皇帝和长孙无忌等人的布置,等到吐蕃人将这些陋习改造完成之后,等将来大唐灭绝吐蕃,就能够更加省力的将吐蕃吞并。

“启奏陛下。”吏部尚书侯君集站出,拱手持奏道:“吏部拟定三十七位地方刺史回京述职,名单在此,请陛下过目。”

张阿难立刻走下,然后取回奏本送到皇帝面前。

李世民看了一眼之后,点头说道:“便如此吧。”

侯君集拱手,然后退回班列。

户部尚书唐俭站出,拱手持奏道:“启奏陛下,户部今年年入已统计完成,上呈陛下预览。”

张阿难再度走下,然后取回奏本送到皇帝面前,皇帝平静的打开,读了一遍,点点头,看向唐俭说道:“今日岁入比去年多了一百四十万贯。”

唐俭拱手道:“启奏陛下,去年高昌有战,丝绸之路断绝一半,故而今年岁入比去年多了一百四十万贯。”

丝绸之路在高昌被打通之后,已经开始逐步的恢复,但也是才开始恢复,还远没有到全盛时期能够占据大唐年入四分之一的地步。

“嗯!”皇帝点点头,说道:“户部诸卿辛苦了。”

“多谢陛下赞誉。”唐俭拱手,然后退回班列。

兵部侍郎崔敦礼站出,然后拱手道:“启奏陛下,漠北大军已经逐渐停兵,听陛下圣旨,随时可以返回。”

“朕听说薛延陀的使者来了?”李世民突然身体前倾。

礼部尚书李道宗站出拱手道:“启奏陛下,薛延陀使者已在承天门外恭候。”

“宣!”李世民直接抬头,神色同时冷了下来。

……

“臣薛延陀使者山格,参见天可汗大唐皇帝陛下,陛下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穿一件崭新的羊毛皮毛的山格沉沉的叩首在地,面色紧张。

皇帝轻轻笑笑,说道:“大唐和薛延陀如今激战正酣,你怎么来了?”

殿中群臣忍不住低声笑了起来。

大唐和薛延陀激战正酣,狗屁的激战正酣,是大唐将薛延陀按在脚下摩擦。

甚至已经摩擦完了。

更别说,这一次大唐并没有真正的发力,虽然边境动用了十几万大军,但是真正在后方,随时能够阻止前第二批同样的大军,杀过去。

程咬金,尉迟敬德,侯君集,李道宗这些人一个都没动,皇帝也安稳的待在了洛阳。

没有谁真正的将薛延陀人放在眼里,哪里来的什么激战正酣。

但所有人都明白,若不是距离太远,大唐真的会顺手将薛延陀给灭掉。

山格不敢抬头,额头贴在冰冷的地砖上,然后祈求的说道:“启奏陛下,可汗遣臣来,是来向陛下解释这里面的误会,这一次乃是薛延陀和突厥之间的冲突,无意间搅扰天朝,是薛延陀的罪过,故而可汗遣臣以战马三千匹请罪,求陛下宽恕。”

御榻之上,皇帝的脸色突然淡漠了下来:“山格,朕好像记得薛延陀是大唐属国。”

“是!”山格沉沉叩首,不敢抬头。

“前年的时候,朕曾经告诉夷男,薛延陀和突厥以大漠为界,漠北为薛延陀,漠南为突厥,但有相侵者,朕必讨之。

此番,汝等自恃其强,逾漠而攻突厥,究竟是罪是错?”皇帝猛然一声怒喝,殿中群臣同时冷眼看向山格。

山格立刻重重的叩首道:“是薛延陀的罪过,薛延陀保证,日后必然不会再侵扰突厥。”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李勣所将不过数千骑而已,尔等已经狼狈如此,回去告诉夷男,凡举措利害,需善择其宜,此中之事再有下次,就是薛延陀灭国之时。”

“喏!”山格沉沉叩首,长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这才发现,他自己浑身上下已经湿透。

……

“平身吧。”皇帝有些厌恶的看了山格一眼。

山格这才狼狈的站了起来,稍微正了正神色,山格再度拱手,说道:“启奏陛下,另外还有一事,可汗之子大度设殒命战场,这是他命该当绝,只是他随身携带的小可汗印,在战场丢失,臣冒昧请问,是不是大唐收缴而去?”

“小可汗印?”李世民皱了皱眉头。

当年薛延陀立国,薛延陀的可汗印还是李世民赐予的,后来薛延陀崛起,为了分割薛延陀,李世民就将夷男的两个儿子,也册封为小可汗。

大度设,就是其中的一名小可汗。

皇帝看向崔敦礼,问道:“崔卿,兵部所获,有什么小可汗印吗?”

站在群臣后侧的柴令武目光微微的眯了起来,这件事情的具体细节他并不清楚,也不知道齐知玄究竟是怎么安排的。

兵部侍郎崔敦礼上上前拱手:“启奏陛下,兵部所获,只有大度设的一颗人头。”

“敢问是哪位将军……收拾了小可汗的遗体,那枚小可汗印,不知道是否在将军身上?”山格有些侧身,然后目光直接落在了李德謇的身上。

殿中群臣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薛延陀人这是在做什么。

李德謇虽然是李靖的儿子,但是他数百里草原奔袭,就算是……

不知不觉间,群臣的心有些浮躁了起来。

柴令武站在后方,轻轻低头。

薛延陀使者,有这一句话就足够了。

“陛下,是臣斩首的大度设。”李德謇拱手站出,对着皇帝肃然躬身。

李世民突然笑笑,看向李德謇问道:“爱卿,你可有见到什么小可汗印?”

“启奏陛下。”李德謇略微思索,说道:“臣斩杀大度设时,除了一颗人头,其他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带回来不少,但臣还刚刚回京,诸物,还没有来得及清点,不过小可汗印……陛下,臣才疏学浅,不认识什么小可汗印。”

皇帝一愣,随即说道:“是了,薛延陀小可汗印,用的是铁勒文字,你不认得也是正常。”

“陛下,臣请陛下派人随臣一起去取。”李德謇认真的躬身。

柴令武眉头不由得微微皱起,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好吧,鸿胪寺派人随李卿去取。”皇帝不在意的摆摆手,然后看向山格道:“这枚小可汗印,是李卿的战场缴获,朕也不能就这么的收回来,拿战马五十匹来换吧,朕亏一点。”

山格嘴角微微一抽,拱手道:“喏!”

群臣后方,五十岁出头的监察御史王黯平静的看着这一切,目光微微扫向殿外。

就在这个时候,山格突然那再度拱手,说道:“陛下,此番大战,可汗长子殒命疆场,可汗嫡子只剩一人,可汗此番遣臣来,是想请大唐赐嫁公主,以保薛延陀血脉延续。”

李承乾站在丹陛之上,面色惊讶的看着山格。

虽然上一世的时候,他已经听过了这番不要脸的言辞,但是这一次再听,依旧为之震撼。

这么不要脸的话,他们是怎么说出来的。

……

御榻之上,皇帝的目光冰冷起来。

夷男这是在效仿吐蕃,效仿松赞干布啊。

不,这或许就是松赞教的。

李世民一时间有种强烈的感觉,如今松赞带着三万精锐顿足在通天河,或许就是在等着大唐和薛延陀这一战的结果。

如果说大唐和薛延陀这一趟不利,那么刚刚成为大唐女婿的松赞,说不定立刻就会掉头率领三万精锐直下高原冲击兰州。

将大唐的边境冲击的一塌糊涂。

松赞,还有夷男,他们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

甚至是有约定的。

该死的,他之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李世民平静的呼出一口气,身体微微靠后,然后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你来替朕回复。”

李承乾目光惊讶一挑,上一世没有这事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0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