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零六章 怎么感觉当家的人是太子(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李承乾从袖中掏出奏本,递给张阿难,沉声说道:“这两年间,吏部官员调动,户部累收赋税,刑部处理案件,兵部征调兵员,工部生产军械,还有礼部册封侯以下爵位,诸般记录都在此处了。”

稍微停顿,看着皇帝在翻阅奏本,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拱手道:“好在明年没有战事,朝中各部总算是能够彻底的缓口气,这两年间天下安定,儿臣总算没有辜负父皇所托。”

李世民稍微翻阅了一下奏本,里面每一样的数据都很详细。

尤其是户部,这两年攻伐高句丽,朝中的消耗很大。

当然,朝廷夺回了辽东,虽然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投入,但大量的黄金和珍宝却是能直接变现的。

另外还有大量的矿产,药材,木材等等,稍微采伐,也是能够弥补。

战事大体上是亏的,但亏不是很多,等上两年,辽东的赋税上缴,朝廷便能缓过来。

至于常年累月下来后面的,那就是纯赚了。

实际上就是消化。

消化辽东。

但不管怎样,李承乾监国两年,基本上所有的事情,全部都在这本奏本当中写就。

皇帝只需要根据这本奏本,然后让手下六部官员一一审核,就能够彻底弄清楚李承乾做的事情,然后所有一切全部重新接管。

皇帝的目光落在奏本最后,眉头不由得轻轻皱起。

“最后还有三件事情,儿臣单独提出来,是因为这三件事情也很重要。”李承乾拱手,神色认真的说道:“第一件事,是玄奘法师归唐之事,佛门,还有天下无数信众,都在关注此事。”

李世民点点头,北方倒也还好,除了洛阳,其他地方佛门信众不多,但是在南方,南朝四百八十寺,可不是一句空话。

“玄奘如今在做什么?”皇帝微微抬头。

李承乾拱手说道:“在编写西行记,偶尔也有佛门僧侣拜访,儿臣没有阻止,这样他编写西行记的时间会长一些,将来遍传佛法可能就会晚一些,道门方面对此也比较安心。”

殿中群臣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承乾,李承乾竟然直接将其中的事情完全的说了出来。

“玄奘为人如何?”

“为人低调,有智慧,目光敏锐。”李承乾神色认真的拱手。

“太子评价很高啊!”李世民惊讶的看了李承乾一眼,不过想起之前李承乾说的话,他顿时就明白,李承乾对于玄奘更多的是忌惮。

“儿臣稍微看过西行记,写的很详实。”李承乾拱手,说道:“从安西,龟兹,碎叶,白水,西突厥,康国,石国,葱岭,吐火罗,便到了北天竺,天竺虽大,但如今散落为数十诸侯国,便如春秋之时一般。”

“春秋。”李世民敏锐的把握住了李承乾特意用的两个字。

春秋不是战国。

这意味天竺内部虽然有矛盾纠纷,甚至是战争,但是却并不激烈。

“天竺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虽然离大唐很远,但是中间真正需要在意的不过是吐火罗和西突厥而已,接触不难。”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李世民说道:“真正的麻烦在吐蕃,吐蕃就在天竺北部的高原上,又因为前几年松赞娶了尼波罗公主为妃,触角通过尼波罗已经伸入天竺。”

皇帝眉头一挑,抬手道:“你继续说。”

“是!”李承乾拱手,稍微看向群臣,继续说道:“吐蕃原本以苯教为国教,但如今松赞却在吐蕃大力的推广佛门,他已经从尼波罗吸收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旦让他开始从天竺汲取人力物力,将来必然会更加发展,最后向北威胁大唐。”

“松赞啊!”李世民轻叹一声,然后又看向李承乾,沉吟着问道:“你的意思是天竺很弱?”

吐蕃不如大唐强,这是必然,但是天竺还不如吐蕃。

“父皇,天竺是佛门治世。”李承乾耸耸肩,说道:“南梁也是佛门治国。”

李世民稍微一愣,随即忍不住的笑了起来,殿中群臣也忍不住的跟着笑了起来。

南梁崇佛已经到了极致,最后被南陈轻易所灭,后来如果不是前隋要用他们来拉拢江南的人心,恐怕南梁那般人的待遇还不知道会差到哪里。

稍微停顿,李世民微微摆手,然后有些抱歉的看了刘洎一眼。

刘洎当年是萧铣的黄门侍郎,而萧铣是西梁宣帝萧詧的曾孙,很多方面还是承袭了家族遗传。

刘洎平静的拱手,萧铣被灭已经不知道多久了。

……

“大唐,天竺。”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大唐还是离天竺太远了。”

“父皇,这不是坏事,所谓远交近攻。”李承乾拱手,说道:“天竺佛门不乏聪明人,吐蕃的贪婪他们看的清清楚楚,所以联络大唐必然的。”

“但是,天竺太远了。”长孙无忌从后方站出,拱手:“殿下,如此遥远,如何配合?”

李承乾转身,认真说道:“能保证天竺不被吐蕃所吞,同时让人知道天竺人针对吐火罗,如此便能减慢吐蕃人的发展之势……”

“等大唐灭了高句丽,便能够转过身来针对吐蕃了,朕要的也就是这点时间。”稍微停顿,李世民轻轻冷笑,说道:“等灭了吐蕃,朕正好看看,天竺佛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喏!”群臣齐齐躬身,同时有些心领神会的笑笑。

“父皇。”李承乾拱手,继续说道:“鸿胪寺已经招募和培训了十几名能够用天竺语言交流的官员和士子,就看父皇什么时候派人出使吐蕃了,不过儿臣建议,派去护送的人多一些,哪怕停留在边境,也让天竺人看一看大唐的军威。”

李世民恍然的点头,随后又笑笑,说道:“毕竟大唐离天竺太远,而大唐崇佛之人又太多。”

“是!”李承乾点头,大唐和天竺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

“此事回长安再说。”李世民笑着摆摆手,他虽然如此,但群臣都知道,事情不会相差很多。

李勣站在群臣当中,目光闪烁。

如果真要派人护送的话,那么这些人就会成为将来攻灭西突厥的战力。

……

“第二件事情便是吐蕃之事。”李承乾神色严肃,说道:“父皇,吐蕃已经近乎吞并了羊同,羊同王虽然还活着,但是权力被架空,人也被软禁,吐蕃的势力不仅通过羊同渗透到了西吐谷浑,影响到了南丝绸之路,甚至还抽调了数万的羊同骑兵。”

吐蕃骑兵,象雄骑兵,羊同骑兵,苏毗骑兵,再加上尼波罗骑兵,是如今吐蕃的主力作战部队。

以前,吐蕃也能抽调羊同骑兵,但人数并不多,但是现在,他们却能够毫无顾忌的抽调羊同骑兵,实力将会大增。

“所以,你才让羊同王子到了长安。”李世民有些欣慰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如果没有羊同王子这枚棋子,那么大唐对于吐蕃吞并羊同,将没有丝毫的办法,但是如今有了羊同王子这枚棋子,那么他们就可以想法,直接从羊同对吐蕃发起攻击。

当然,前提是他们先帮羊同王子复国。

李承乾拱手,说道:“想要介入羊同,除了东西吐谷浑,最好是从龟兹,疏勒,葱岭,然后杀入羊同……”

“等等!”李世民皱眉看向李承乾,说道:“你的意思是说,吐蕃也可以通过羊同,介入葱岭和疏勒?”

“是!”李承乾拱手,吐蕃对于丝绸之路的贪婪是显而易见的,后世吐蕃和大唐之间的战争根本就是对丝绸之路的掌控。

“朕知道了,回朝之后,朕就去见羊同王子,看看该怎么想办法布局了。”李世民眼神冷森。

“第三件事,是御史大夫之事。”李承乾拱手,说道:“御史大夫之死,最后查证的确是自缢身死,不过在此之前,他家中已经有人给他下毒,而最后查证是一名叫做公孙常的术士。”

“天下通缉公孙常。”李世民打断了李承乾的话,摇摇头,说道:“韦卿之事,朕亦有些惭愧,传旨,复其扶阳县男爵位,复赠其金紫光禄大夫,追赠润州刺史。”

“是!”李承乾拱手应命。

群臣齐齐拱手道:“陛下仁德。”

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此番辽东征战,折损甚多,礼部开始拟定诸丧葬追赠之事吧。”

“喏!”李道宗立刻站出拱手。

李世民摆摆手,看向李承乾说道:“此番辽东征战,朕总算是杀入了平穰城中,等下一次朕再杀过去的时候,必定能够攻破平穰,灭高句丽。”

李承乾稍微犹豫,然后拱手道:“儿臣必定倾己之力,助父皇攻灭高句丽。”

李世民满意的笑了。

长孙无忌站在群臣当中,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由得轻叹一声。

皇帝的身体不好,之前的脓疮倒也罢了。

真正麻烦的在于被李治吮吸之后,李承乾虽然说处理及时,结果不会怎样,但是长孙无忌的心中,却总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

若是皇帝的身体,因为脓疮而彻底垮了,那么什么再征高句丽都是泡沫。

但现在皇帝根本听不进什么劝谏之言,如果太子真的劝阻,反而会让皇帝生气,但是他如今表态全力支持皇帝,皇帝自然就满意了。

皇帝淡淡的抬头,然后说道:“朕预计在两到三年来,重新踏足辽东,这里面辽东的备战很重要,所以这些年,依旧少不了要有大量的粮草运往辽东,太子,你觉得朝中能支撑?”

群臣之中,李勣忍不住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看向前方的唐俭。

怎么突然间有种太子才是真正在当家的感觉,而不是唐俭这个户部尚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0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