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玄策和他的天竺术士(第一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两仪殿中,李承乾端坐在丹陛之下。

两侧,房玄龄,长孙无忌,褚遂良,马周,李勣,于志宁六位宰相分别站立。

内侍少监窦知节站在殿门之前,对着殿外高声道:“宣鸿胪寺卿丞、出使天竺正使王玄策,副使蒋师仁觐见。”

洪亮的声音从两仪殿一直延续到承天门下。

身穿绯色官袍、身形挺拔的王玄策,带着副使蒋师仁,一步步的从承天门走入到两仪殿。

两人对着坐在短榻之上的李承乾叩首道:“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平身吧。”李承乾神色温和的点点头,然后看向一旁。

窦知节上前,高声道:“鸿胪寺卿丞王玄策,与其副使蒋师仁出使天竺,遇天竺内乱,率三千骑兵,生擒那伏帝阿罗那顺,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献阿罗那顺于阙下,请献太庙。”

李承乾轻轻笑笑,王玄策这一次出使天竺,依旧遇到了北天竺节日王之死事。

不过与前世不同的是,王玄策这一次没有去吐蕃搬救兵,而是返回,带领席君买所率的三千骑兵直接杀入北天竺,平灭叛乱。

没有吐蕃参与,这就很好。

……

李承乾抬头,看向两人说道:“二位爱卿立此殊功,朝中必有重赏,孤已经禀奏父皇。

不日父皇将会在翠微宫召见二位爱卿,等到二位爱卿见过父皇之后,赏赐就会发下。”

“多谢殿下!”王玄策和蒋师仁没有犹豫,直接拱手,只是低头之间,有些疑惑。

他们去年走的时候,也是太子监国,皇帝去翠微宫休养,今年回来的,也是一样。

只不过和去年不同,去年太子是在武德殿监国,但今年,太子监国的地方已经换成了两仪殿。

太极殿,两仪殿,都是皇帝召见群臣的地方。

但如今,是太子坐在这里。

如果不是看到六位宰相都在,朝中也没发生太大的变故,不然的话,他们真的会以为是太子将陛下给软禁了,自己坐立朝堂。

毕竟这种事情,当年也是发生过的。

只不过那个时候,剥掉高祖皇帝权力的,正是如今的皇帝陛下本人。

在李承乾说到皇帝不日就会召见他们的时候,王玄策和蒋师仁彻底的放心下来。

“不过父皇应该会在三十年立国大祭上,将那阿罗那顺和龟兹王,一起直接作为祭品,祭告上苍,二位爱卿到时候可能会站的近一些!”李承乾笑呵呵的一句话说完。

王玄策和蒋师仁立刻无比欣喜的叩首道:“多谢殿下。”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平身吧,说说具体的吧,怎么回事?”

看到李承乾神色严肃下来,王玄策这才开口说道:“臣等去年底抵达天竺时,戒日王已死。”

“你们到的时候,人已经死了?”李承乾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是!”王玄策点头,说道:“据说戒日王是在恒河内晨浴时,溺水而亡的,不过他这种常年沐浴的人,如何会轻易溺水而亡,所以臣估计,应该是被人害死的,之后便是阿罗那顺的政变。”

“嗯!”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十有八九,是戒日之女要嫁入大唐的消息传了出来,而你们又带兵马上要抵达天竺,所以,阿罗那顺便迫不及待的动手了。”

“是!”王玄策颔首,说道:“阿史那顺占据了戒日王朝南部大片,甚至飞快的朝北部蔓延,臣等接到了戒日王之女拉迦室利公主的求援,这才率兵杀入天竺的……毕竟拉迦室利公主已经定下要嫁入大唐。”

王玄策说话之间,稍微有些迟疑。

天竺公主虽然已经定下嫁入大唐,但具体怎样处置,还不好说。

按照正常情况,她应该入皇宫,嫁给皇帝为嫔妃。

但,皇帝如今身体不好。

他自己都还在翠微宫休养,对于一个嫁入大唐的天竺公主,恐怕他自己不见得能怎样。

所以,最好是那位公主嫁入太子的东宫……

“臣接到公主传信之后,然后才请席中郎将出兵,先赴都城茶镈……阿罗那顺兵力虽然浅薄,但是他的手上有一只象兵,直冲敌阵、势不可挡。”王玄策说到这里,稍微有些停顿,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抬手,思索的说道:“象兵虽然凶险勇猛,但这恐怕也是其要害所在,爱卿这不就破了他了吗?”

看李承乾最后轻松的笑了,王玄策沉沉叩首道:“殿下所言其是,臣上次出使天竺时,就知其厉害象兵,于是提前命人沿途搜罗壮牛,效法田单‘火牛阵’,直冲敌阵,那大象虽然体型硕大,但最是怕火,无数火牛冲来,顿时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没想到,爱卿竟然有军中智将风采。”李承乾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前一世的时候,他以为王玄策能平定天竺,是多借用了吐蕃人的力量。

如今听到细节,看来,这的确是个人才。

“之后,臣等攻入都城,斩首三千余众,其他溺水而亡者将近万余,活捉阿罗那顺。”王玄策稍微停顿,看向蒋师仁说道:“副使率人攻入了阿罗那顺妻子据守的城池,远近城邑降者五百八十所,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于是天竺震惧。”

“这是大功。”李承乾看着王玄策和蒋师仁,满意的说道:“最关键的,是孤又发现了两名大才。”

王玄策和蒋师仁齐齐俯首道:“殿下过奖。”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二位爱卿的赏赐,吏部虽然已经轮定,但也需要等到二位爱卿见过父皇之后,才会最终确定,所以,在二位爱卿见父皇之前,鸿胪寺的事情要继续。”

“喏!”王玄策和蒋师仁神色认真起来。

“大唐立国三十年大典,四方诸夷都有重要人物抵达长安,甚至有一些是国主本人,所以孤需要二位爱卿代表父皇,孤,还有鸿胪寺去接待他们。”李承乾目光微微冷了起来,轻声说道:“正好二位爱卿又立了大功,可以震慑人心。”

“是!”王玄策和蒋师仁齐齐拱手。

他们是鸿胪寺使,自然明白,太子掌权,四方渚夷都会蠢蠢欲动。

他们刚好在天竺差点行灭国之举,威望正隆,正好用来震慑人心。

“好了。”李承乾神色轻松下来,摆摆手道:“官爵一类,需要父皇亲见之后,不过赐下一些丝绢和金银,孤是可以做主的,二位爱卿回去休整一日,一日之后回鸿胪寺上值,等到大殿结束之后,再让二位爱卿好好歇歇。”

现在已经四月末,而大典就在五月十二,不到半个月了。

“臣等领命。”王玄策和蒋师仁再度叩首。

……

本来两人应该要马上离开的,但是王玄策神色之间有些迟疑。

李承乾略微诧异:“王卿可还有事吗?”

“是!”王玄策拱手,然后小心的抬头:“臣能冒昧的问一下,殿下打算如何处置天竺之事?”

“卿说归降的那五百八十所城邑吧?”李承乾目光微抬,锐利的眼神一眼就看透了王玄策所想。

“臣知道。”王玄策有些苦笑的拱手,道:“这些城邑要归还天竺,臣只是有些不甘心而已。”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孤能体会爱卿的感受,那毕竟是震慑于大唐军威拿下来的城邑,凭什么归还,但爱卿要明白,这种感受只是一种贪婪的错觉,那些城邑之所以愿意归顺,根本就是因为你们的背后是戒日王的子孙,所以他们愿意归顺。”

王玄策自然明白,那些城邑之所以臣服,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臣服便不会怎样,而且他臣服的是戒日王的子孙,心里没有负担。

可如果是大唐强行攻占城池,那么说不得就不会有那么多城邑归降臣服,说不得还会在有心人的唆使下,集兵对抗。

即便是大唐胜了,他们也是口服心不服,日后还有的麻烦。

“大唐占领城池是不现实的,更别说,还有吐蕃在暗中窥伺。”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出兵一次,大获全胜,扬威西域,同时又有大量缴获,已经不亏,但若是太贪,说不得大唐会永远都陷于天竺的泥潭当中。”

“殿下教诲的是!”王玄策神色肃然起来,对着李承乾叩首道:“殿下贤明。”

“当然,此事不能就这么了结。”李承乾抬头,说道:“席君买的三千骑兵虽撤了回来,但大唐可以在其国都,及重要大城,设立使馆,派遣使臣,同时告诉戒日新王,凡使馆所在之内,任何天竺人不得允许不准踏入,便是天竺王亦是如此,其内行唐律,内由大唐使团护卫保护。”

稍微停顿,李承乾继续说道:“大唐遣天竺大使,可携一百骑兵前往天竺,同时,若是戒日新王恳求,那么可由大使额外招募两百骑兵为使团护卫,但仅有两百,大唐国使不得涉足天竺国政,我们不能牵涉太深。”

天竺太远,戒日王年幼。

虽然一时震慑群臣,但其后必然人心翻涌,说不定什么时候,国就亡了。

大唐可以帮助天竺,但所有的投入必须要在投入之前拿回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沉没成本。

李承乾话虽然没有说的太透,但是殿中众人却都明白。

“多谢殿下教诲。”王玄策再度躬身。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不是孤太小心,实在是天竺的战力太差,这一次大唐三千骑兵纵横天竺,吐蕃人怕是也要动心的,说不定现在松赞已经派人去了天竺勘察,而他们又离的太近。”

“殿下要不要警告吐蕃?”王玄策脸色冷了起来,他自己打下的功劳,吐蕃人却要来捡便宜。

“不必,也不是什么坏事。”李承乾抬起头,说道:“大唐和天竺日后有亲,可让天竺贵族来长安进学,大唐的商旅也可以到天竺去做生意……当然,大唐的子民在外,也不是随意可以被欺负的,真要犯了错,让各地使馆,依唐律处置!”

“嗯?”王玄策有些诧异的抬头,他有些不明白。

李承乾笑着说道:“天竺毕竟是异国,异国律法大唐百姓不熟,而且很多都是不同风俗所致,若是依此来惩罚大唐商旅和百姓就有些过了,所以留个口子……此事提前和戒日王说清楚,最好写下条令。”

“是!”王玄策虽然觉得有些异样,但太子说的没有问题。

“好了,爱卿去吧。”李承乾微微抬手。

王玄策和蒋师仁立刻拱手而退。

……

看着两人的背影,李承乾的眼神微微凝重起来。

王玄策这一次回长安,带回了大量的东西,其中便有一个为后世永远铭记的东西。

一个术士,一个天竺术士。

所谓能够制造延年之药的术士。

这种人对于生命到了尾声的皇帝有极大的诱惑力。

关键是那种药。

可能好,可能坏,可能会致人死亡。

李承乾神思收回,目光轻轻扫向天竺的方向。

治外法权,三百骑兵,租界。

大唐文化极强,只要以使馆形成片区,附近全部都是大唐子民,那么无形中的租界便会成型。

以至于最后的半殖民地。

天竺距离大唐太远,在如今现在这个时候,如何最大程度的控制天竺,影响天竺。

租界是李承乾能想的最好方式。

一步步的来。

若是有成,那么整个天下都是大唐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7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