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章 皇帝明年就要东征高句丽(第四章)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七月下旬,秋光明媚。

武德殿中,马周和李安俨站在李承乾床榻之侧。

李安俨有些兴奋的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启禀殿下,今年北门外的那三亩地,统计收获七石粮食,相比于去其他良田高了五成,五成啊!”

“今年天下虽然丰收,但是亩产两石多,在北地也是仅有的。”马周拱手,说道:“臣已经飞马奏报陛下,今年各处瘟疫,陛下很是需要一些好消息。”

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是该如此,今年五州共同爆发瘟疫,也天下少有,是该让父皇轻松一下。”

“今年陛下回长安,可能要稍微晚一些。”马周稍微停顿,解释说道:“陛下已经决定要去定州一趟。”

李承乾缓缓点头,说道:“孤记得,当年杨广也是选了定州吧?”

“是!”马周很谨慎,说了一个字便不再说。

当年杨广东征高句丽,就是选择定州作为粮草转运的枢纽。

现在皇帝东征辽东,选择的一样是定州。

皇帝北巡定州,也就说,皇帝明年就要东征了。

李承乾转移话题,说道:“对了,齐州今年的秋收如何,如果齐王今日做的不到位,孤就得弹劾他调回长安了。”

这是年初李承乾和马周一起商量后做的事情。

现在马周是太子少詹事,李承乾要做什么,也少不了马周的一份。

马周笑笑,道:“殿下给压力的法子很奏效,虽然齐州具体的秋收数目还没有报上来,但是这一年,齐州长史阴弘智和齐王长史权万纪之间,彼此矛盾很少,都在竭力去完成殿下给的目标……毕竟那虽然是殿下和臣提出的,但却是陛下的旨意。”

“希望他们明年也能够如此,这样孤就不用担心去弹劾齐王了,毕竟德妃还在后宫盯着。”李承乾笑着,随后轻叹一声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年初的时候,孤还给齐王写了一封劝他知错就改的信,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陛下已经派吏部和户部前往天下地方巡查,齐州的事情,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马周认真的点头。

“希望如此吧。”李承乾抬起头,说道:“对了,听说魏相最近身体好了许多?”

“是的!”李安俨接口,说道:“臣前几天去看过魏相,魏相的确……”

“踏踏踏……”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随即,太子通事舍人高真行面色凝重的从外面走入。

武德殿,一般是轻易不允许外人进入的,便是马周和李安俨,也是几天才来一次,向李承乾这个监国太子禀奏政事。

但高真行的身份又特殊一些,他不仅是李承乾东宫的太子通事舍人,同样也是申国公高士廉之子,也是皇后的表弟,这就给他行动之间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

“殿下!”高真行站在殿门口,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启禀殿下,出事了,褒国公病故了。”

李承乾还没有怎样,马周已经忍不住的惊叫道:“什么?”

褒国公段志玄,右卫大将军,太原起兵和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征伐突厥和吐谷浑,都有参战。

“不是之前还说身体好转吗?”李承乾面色凝重的问道。

“昨日本来已经大好,但谁知道,今日清晨就没有醒过来。”高真行拱手,说道:“阿耶……右相已经赶了过去,殿下……”

“孤就算是想去,也去不了啊!”李承乾抬头看向马周,说道:“马卿替孤走一趟吧,不,东宫在的人,全部都去慰问。”

“是该如此。”马周点点头,说道:“陛下说不定马上就会从洛阳回来。”

“嗯!”李承乾微微颔首,说道:“去吧,替孤致哀。”

“喏!”马周立刻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刚出殿门,他就听见李承乾叫李安俨的声音,不过也没有在意。

殿中只剩下李承乾,还有从门口走回来的李安俨。

李承乾神色肃然的说道:“三件事,从现在开始,即刻去做。”

“喏!”李安俨顿时肃穆起来。

“第一件事,同州刺史李袭誉在凉州的时候,曾经因私愤用杖刑,打死了番禾丞刘武。”李承乾看向李安俨,说道:“找一个和我们没有关系的御史,将这件事情透露给他,然后让他弹劾李袭誉。”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不要快,也不要慢,正常走就行。”

“是!”李安俨不知道李承乾究竟什么打算,但他知道现在不是多问的时候。

“第二件事,司农丞杨桢今年行事,有贪墨之嫌,让侍御史李义府上书弹劾。”李承乾再度交代。

“喏!”

“第三件事。”李承乾抬头,说道:“从现在起,派人盯住户部员外郎张顗,还是老办法,不要死盯,先确定他们平日里多来返什么地方,然后固定地点固定人员进行监视,其他人跟踪,远一些,丢了也不怕,后面能接上就行。”

“是!”

“用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将张顗的底细,全部都摸出来。”李承乾稍微停顿,然后认真的说道:“不要着急,宁肯什么都发现了不了,也不要让他察觉到被我们盯着。”

“是!”李安俨立刻拱手。

“去吧。”李承乾摆摆手,李安俨立刻快步的转身离开。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李承乾轻轻笑笑,然后拿起放在桌案上的奏本看了起来。

其中记载的,是吐蕃赞普松赞带文成公主回吐蕃王都逻些成婚之事。

其中还有一些关于吐谷浑,安西,还有西突厥,以及薛延陀诸事的记载。

李承乾的目光看向东方,微微摇头。

可惜了,高句丽的事情,皇帝不肯让他参与。

……

夕阳西沉,苏淑将手里的骨汤喂完李承乾,然后说道:“父皇今日回京,没有进宫,便直接去了褒国公的府邸,参加完葬礼,之后又去看望了卫国公,郑国公和郢国公。”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朝中这些年躺在病榻上的老臣有不少,卫国公还好,郑国公和郢国公都是在苦熬着。”

“是!”苏淑轻叹一声,李靖还好,但魏征和宇文士及的身体都不是很好。

“找个时间,让东宫诸侍医,给东宫群臣查查身体吧。”李承乾抬头,说道:“去年欧阳公病逝之后,东宫的老臣也越发的凋零了。”

李纲和王珪这样的老臣就不说了,欧阳询在去年底,也病逝了。

不过欧阳询已经八十五岁,也算是喜丧。

欧阳询做过李承乾的太子率更令,虽然时间不长,但一样是东宫重臣。

“对了,于长史守孝期满,前两日来过东宫,只是没法来武德殿。”苏淑想起了于志宁,赶紧说了一声。

“长史如今只剩下东宫太子左庶子的职务。”李承乾略微琢磨,说道:“如果不出意外,父皇会让他到朝中任职的,不过这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如今朝中事情繁多,父皇怕也没有心思管其他事情。”

“嗯!”苏淑点点头。

于志宁是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左庶子,如果转任朝中,起码是个三品的职务,甚至可能还要更高。

但具体任何职,得皇帝说了算。

前世的时候,因为李承乾的缘故,于志宁守孝期未满就被夺情回归,因为李承乾的关系,他一直都是太子左庶子。

但是这一世,马周入了东宫,于志宁若是再留在东宫,多少有些浪费。

若是于志宁是必然要调入朝中的。

只是于志宁会调任哪个职务不好说。

若是时间再缓一缓,到了明年,张亮这个工部尚书会被调任洛州都督,而工部尚书就会被空出来。

不过那毕竟是六部尚书,皇帝不会给的。

那么剩下的,就是黄门侍郎了。

如今的门下省,只有刘洎一个人在支持着,如果说皇帝调个人去做黄门侍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于志宁……

不好说啊!

收回心思,李承乾看向苏淑,低声问道:“郑妃如今情况如何了?”

“八个月的身孕了,九月份应该就要生产了。”苏淑没好气的白了李承乾一眼,说道:“孩子诞生,殿下这个做父亲的,也没法在孩子身边。”

“无妨,父皇回来了。”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这个孩子能够安稳降世,你我就能够更安心一份。”

“殿下说的是魏王?”苏淑皱了皱眉头,说道:“有些奇怪,魏王和魏王妃并没有跟着一起从洛阳回来。”

“不用管青雀。”李承乾摆摆手,说道:“孤说的是荥阳郑氏,河东一带,荥阳郑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三家向来姻亲往来如同一体,有了这个孩子,他们就会更支持东宫一些……起码,他们不会有任何人靠近青雀。”

苏淑缓缓的点头,突然她抬头道:“殿下是说房相吗,梁国公夫人便是范阳卢氏出身。”

李承乾笑笑,说道:“有空的话,爱妃让人往高阳和城阳的府上送些补品,他们成婚也有一年多了,怎么还没有动静。”

“妾身明白了。”

……

八月初,皇帝命阎立本改建凌烟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7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