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三章 今日父皇还召见李治了吗?(第二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好了,说说西突厥吧。”李世民看向了房玄龄。

房玄龄平静的拱手,抬头道:“西突厥北庭乙毗咄陆可汗在攻伐高昌失败后,退守天山以北,而南庭乙毗射匮可汗守天山以南,如今西突厥南北攻伐不休,安西安定。”

李承乾神色平静的坐着。

现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出了更多西域诸国的情形。

除了突厥南北庭之外,还有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诸国,位于安西都护府以西。

诸国更多的臣服大唐,成为大唐和突厥之间屏障。

在整个西域,形成了一个大唐和西突厥平稳的平衡格局。

或者更直接的说道,现在的大唐,还没有直接吞下整个西域的力量,所以必须平衡。

……

“吐蕃的触角,开始深入到西域了吧?”皇帝突然提起了吐蕃,这个大唐在西域新的威胁者。

“是的。”李承乾抬起头,认真的看向皇帝,然后说道:“吐蕃在吞并羊同之后,吐蕃的商旅已经通过西吐谷浑,进入了西域。”

“如今是商旅,将来是什么就不好说了。”长孙无忌轻轻冷笑,说道:“大唐发兵东征高句丽,他们竟然敢唆使党项羌黄郎弄部叛乱,试探大唐虚实,真的是野心不死啊!”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如今羊同情况如何,到长安的羊同王子又是什么态度?”

“羊同王子恳求大唐助其复国,不过……”李承乾转头看了房玄龄一眼,然后才又看向皇帝,无奈的摊手道:“但是儿臣见到的那个羊同王子,其实应该是羊同公主才对……”

李世民有些诧异的看向了房玄龄。

房玄龄点头说道:“真正的羊同王子现在藏在使馆的后院,千牛卫在院墙外闻到了药味,所以估计他们应该是在从羊同逃往大唐的路上遭遇刺客受的伤。”

“而且从眼下,他们只让一个公主出面,而真正的羊同王子藏在背后的情况来看,其人恐怕受伤很重。”李承乾摇摇头,说道:“所以,而且即便是对高原西面有心算计,但如果真的羊同王子出事了,怕也很难了。”

“吐蕃自从松赞整合以来,这些年,民心凝聚。”长孙无忌抬头,看向皇帝道:“加上大唐嫁公主之后,他更是以大唐上国之风来改良吐蕃的陋习,还有一些大唐的种子,也开始在吐蕃种植,如今计算,不出二十年,吐蕃怕要完全不同。”

“不是二十年。”李承乾侧身,看向长孙无忌道:“舅舅,是十五年,公主入吐蕃已经五年了……”

“加上如今吐蕃已经吞并了羊同,触角通过西吐谷浑进入西域,发展的势头还会更快。”房玄龄抬头看向皇帝,然后说道:“另外,陛下,还有个不是很确定的消息,羊同王已经被吐蕃人囚禁而死了。”

李承乾隐晦的看了房玄龄一眼,他刚要说文成公主的事情,就被房玄龄给打断了。

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五年了,即便是算上在路上的两年,也有三年了。

三年时间,文成公主和松赞没有子嗣。

要么是松赞的身体不行,要么就是吐蕃人刻意不让大唐公主有孕。

这里面不论是哪个可能性,都是极为要命的。

可惜,皇帝现在不想听这些。

房玄龄最是了解皇帝,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

……

李世民看了房玄龄一眼,微微点头,说道:“也就是说,如今的羊同王子,还有羊同公主,对大唐的助力不大了。”

“是这样的。”李承乾点头,说道:“除非大唐能够杀入苏毗或者西吐谷浑,否则,大唐很难通过羊同做什么大的手脚。”

“吐谷浑!”皇帝想着吐谷浑高原的地形,他轻轻摇头,说道:“焉耆,龟兹,疏勒,于阗,这几个地方还不是大唐之地,而且最重要的,是羊同不是大唐属国,大唐根本没有一点名义发兵。”

“是!”殿中群臣齐齐点头。

“而且羊同太远了,除了威胁西域之外,说实话,对大唐的影响并不大,就算是大唐拿下羊同,也没有多少利益,甚至要付出不少。”李世民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羊同的事情,你自己去处理吧。”

“喏!”李承乾躬身拱手。

李世民抬头看向长孙无忌,说道:“无忌,传信郭孝恪,让他警惕西突厥和吐蕃勾连,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

皇帝的语气当中带着一丝狠辣。

“臣明白。”长孙无忌微微躬身。

“另外,父皇。”李承乾看向皇帝,说道:“这两年,根据方方面面的情况综合,可以肯定,在吐蕃国内,有一支代号‘光军’的特殊部队,人数不知,战力不知,但是他们却总是出现在松赞最需要他们的地方,而如今在长安城,似乎他们也有潜伏。”

“上一次他们刺杀羊同公主。”房玄龄接口,面色凝重的说道:“金吾卫动用了数百的人力,斩杀了十五人,但是却有六名金吾卫,死在了他们的手上。”

那一次还是李承乾率先布的局,原本应该不死一人的,谁想到,竟然死了六名金吾卫。

“死士,而且还是死士成军。”李世民轻声冷笑,说道:“松赞可真的会给朕惊喜。”

百骑司。

李承乾轻轻低头,死士成军,就是百骑司。

百骑司是皇帝挑选军中精锐而成的一支部队,战力强悍,而且还能执行秘密任务。

如今,吐蕃也有一支类似的部队。

吐蕃对大唐的威胁再度上升。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李承乾下意识的看向殿外,很快,鸿胪寺卿宇文崇嗣就请命而入。

“陛下,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听闻陛下东伐高句丽归朝,派使者前来长安问安,如今人已经到了鄯州,请命入大唐。”宇文崇嗣认真拱手。

“这是来试探朕的身体情况来了。”李世民突然笑了,随即,他转过头,看向长孙无忌,说道:“无忌,调派千牛卫,金吾卫,大理寺,刑部,雍州府,长安万年二县,所有人力,将在长安城的光军士卒,给朕彻底清除。”

“臣领旨。”长孙无忌肃然拱手。

……

萧瑀坐在右侧,将手里的奏本递上,然后看向皇帝说道:“陛下,弘福寺主持上奏,询问陛下何时接见玄奘法师?”

皇帝神色沉吟,说道:“现在朕朝务繁忙,等年底吧,腊月二十八日,朝臣放假,朕在万春殿见他。”

“喏!”萧瑀认真拱手。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看向群臣说道:“薛延陀战事了结之后,北境就能安定下来,西突厥这两年安分,也不需要太紧张,至于吐蕃,即便是其吞并了羊同,但是距离大唐依旧很远,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布置。”

李承乾赞同的点头,低头之间,神色平静。

吐蕃虽然看起来,在暗中咄咄逼人,但实际上,松赞也没有几年了。

一旦松赞病逝,那么吐蕃立刻就会陷入动乱。

当然,看起来,吐蕃是对大唐的威胁还早,但实际上,在李承乾的眼里,这是一个难得的窗口期。

灭绝吐蕃的最佳窗口期。

一旦等吐蕃反应过来,一旦禄东赞,还有论钦陵彻底掌控了吐蕃的局势,依靠高原之力,那么即便是李承乾能够顺利的整合皇帝病逝之后的大唐,恐怕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灭掉吐蕃,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成功。

“太子!”

皇帝的声音在上方响起,李承乾立刻抬头拱手道:“父皇。”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朕看过你写的奏本,用府兵开交通革新之路。”

“是!”李承乾敏锐的听出了皇帝话里的意思,他立刻躬身道:“儿臣虽然有些想法,但终究觉得还是不安,毕竟关中府兵牵连甚大,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道:“你说对了,从府兵着手,还是快了些,朕想,从驿站开始吧,难得北境大胜,传旨下去,从明年开始,关中,陇右,甘凉沙肃,乃至于安西都护府,每个驿站加健马十匹,驿卒五人,所用人员耗费由户部和兵部开销。”

“喏!”群臣齐齐拱手。

李世民微微笑笑,目光看向一侧的张阿难。

张阿难立刻点头,他知道,这件事情虽然用的是户部和兵部的名义,但实际上,这些事情将全部由百骑司来统掌。

“好了。”李世民松了口气,说道:“如今最后剩下的,便是再伐高句丽之事,军械如常生产便可,但粮草……太子,这几年司农寺的粮种之事,一直都是你在掌管,如今情形如何了?”

“启禀父皇……”李承乾抬头,刚要开口,皇帝突然摆手,看向殿门处。

李承乾下意识的转身。

一名青衣内侍从殿外走入,然后快步的走到了殿下,然后对着皇帝拱手道:“陛下,晋王到了殿外,请问圣安!”

李承乾诧异的看向皇帝,今日还召了李治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8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