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五章 殿下虽是太子,但依旧有很多事不知道(第一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正月初二,正午温煦。

李承乾坐在魏征的床榻之前,右手按着他的脉门,细细的体察他的病情。

神色明显不错的魏征,好奇的看着李承乾,问道:“太子的腿疾如何了,今日陪陛下祭祀天地,还要过老臣这边来?”

“还好,孤的腿到了四月就可以全日行走,不像现在,半日就需要休息。”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孤的腿已经没有根本问题,父皇叫孤去祭祀天地,本身就是为了告诉天地,大唐传承无恙。”

魏征一愣,缓缓点头,说道:“这么说不出意外,于志宁要拜相了。”

李承乾不明白为什么魏征说到这里,他摇摇头,说道:“还是差一些的,功不够,于公在商议着做些什么,弥补一下,以于公的为人和行事,一年之后,应该就功够了。”

于志宁,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前太子詹事,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黎阳县公、黄门侍郎,编修《谏苑》,参与修撰《隋书》、《大唐仪礼》、《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留本司行格》。

以他的身份,明显就比普通的黄门侍郎要高一等,这就是奔着参知政事的位置去的。

当然,若是说立刻参知政事,就如同李承乾说的那样,他的功是不够的。

别看他是前太子詹事,但功依旧是不足的。

对比刘洎。

刘洎最早是后梁萧铣的黄门侍郎,归唐后,授南康都督府长史,给事中,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擢黄门侍郎、上护军等。

刘洎的履历相比于志宁丝毫不差,可即便是他,还是在做了三年黄门侍郎之后,才参知政事的。

如今于志宁有希望在任黄门侍郎一年之后,就参知政事,已经是看在他做了多年的太子詹事份上了。

李承乾抬头看向魏征,微微抱歉道:“孤是不是说多了。”

“无妨。”魏征摇摇头,并不在意。

李承乾继续说道:“其实孤还是有些不明白,若是一切顺利,父皇的心中,谁来任尚书左右仆射?”

侯君集和张亮都没有通过考验,那是后面才会发生的事情,那么在此之前的,在一切事情,若是谁都通过考验,皇帝心中会怎么样?

“若是一切顺利。”魏征略微思索,说道:“若是一切顺利,杨师道会调任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大概会空缺,侯君集调任中书令,刘洎任侍中,于志宁参知政事,岑文本参知政事,褚遂良为黄门侍郎,马周检校中书侍郎,一切便安排妥当了。”

李承乾缓缓点头,的确,这样最合理。

“关键在于杨师道和侯君集。”魏征轻叹一声,说道:“他们两人如何抉择。”

“杨相?”李承乾有些发愣,怎么这里面还有杨师道的事情。

“殿下虽是太子,但依旧有很多事情,是殿下所不知道的。”魏征不由得轻叹一声。

李承乾目光不由得一抬,他对杨师道的关注不多,因为杨师道和东宫的关系,向来疏远。

他们唯一的联系就是赵节。

赵节是桂阳公主和故华州刺史赵慈景的儿子,赵慈景战死之后,桂阳公主嫁杨师道,生杨豫之。

前世赵节唆使李承乾谋逆被诛杀的时候,杨师道求情,但赵节还是死了,而杨师道被罢相,为吏部尚书。

就像侯君集现在这样。

……

“杨师道当年任吏部侍郎时,压制权贵做的不错,亲朋为避嫌疑也不敢求官,但他手上任命的官员大多都是庸才,陛下评价:杨师道出身豪门,不通下情,性行纯善,但情实怯懦。”魏征摇摇头,说道:“如今风波迭起,他处身前线,陛下也在看他的处置之法有无改进,若是没有,他更进一步就别想了。”

李承乾沉默了下来,片刻之后,他点头道:“如此说来,杨公最适合的,还真的只是中书令之位。”

“那也是勉强,有的时候他狠不心来。”魏征直接摆手,说道:“朝政行事宽严相济,太宽容易出事,太严也是一样。”

“孤受教了。”李承乾点点头。

“这一年陛下会看看杨师道有无进步,但他的问题好说,成不了尚书左右仆射,便继续任中书令便是,真正要命的是侯君集。”魏征轻叹一声,看向李承乾说道:“殿下再劝劝他吧,臣总觉得他挺可惜的,如今朝中能独当一面的帅才,除了他没人了。”

大唐立国以来,真正进行的十万人以上的战争只有那么几次。

总共也就出来那么几位统帅,皇帝自己,李靖,侯君集,加上一个李勣。

李靖现在完全隐退,皇帝亲征又问题太大,那么只剩下侯君集和李勣,而李勣最大的问题,是他是降将出身,难以服众。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侯君集可惜吗?

李承乾抬头,侯君集不可惜,当一个人有了破绽的时候,他的位置越高,造成的破坏就越严重。

但是,就如同魏征所言,就这么废掉侯君集太可惜了。

侯君集不仅是军中大将,同样也是秦王府出身的皇帝嫡系,皇帝对他是有特殊感情的,所以在他的问题上,李承乾必须谨慎。

略微沉吟,李承乾缓缓开口道:“孤可以劝他一劝,但孤的话,他能听进多少,就看他了。”

一切都要落到侯君集自己身上。

“只能如此了。”魏征抬头看向前方,神色一时间有些感叹。

侯君集一步踏错,最后弄到如今进退两难的地步。

……

李承乾松开魏征的手腕,神色若有所思。

魏征笑笑,看向李承乾,说道:“殿下探脉,可知臣的脉象如何?”

李承乾抬头,缓缓的说道:“岳丈如今身体实际并无太大好转,但同样值得庆幸的,是也并无什么恶化,如今在服用的各种人参汤药,在孤看来,多是在弥补根基,等到根基重新夯实之后,身体便能好转。”

“能维持就好。”魏征不在意的摆摆手,道:“老臣不求活多久,能看到家中有继,便已经满意了。”

“阿嫂已经有孕了,阿耶还担心什么。”魏薇的声音从堂外传来,一身红色襦裙,宽袖轻罗,一对金钏若隐若现,神色欣喜的从门外走了进来。

李承乾回头看向魏薇,笑着说道:“岳丈是在说你我,等孤腿脚好了,爱妃就怀上一个给岳丈看看。”

“殿下说什么呢!”魏薇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魏征一眼,然后才轻轻福身道:“阿耶,可以用膳了。”

“嗯!”魏征点点头,然后才从床榻上坐了起来。

李承乾和魏薇赶紧上前搀扶,魏征有些苦笑的说道:“老夫只是眼前有些模糊罢了,又不是看不见。”

“还是小心些好。”李承乾搀扶魏征起来,然后才一边搀扶他出门,一边说道:“到了岳丈这个年纪,最重要的,还是稳,最怕的是摔。”

“好好好!”魏征无奈的应了两句,然后朝着前院而去。

只不过在走出坊门的时候,魏征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

房中帷帐这一刻轻轻的晃动起来。

……

魏王府,书房。

柴令武坐在左侧上首,看着李泰说道:“臣已经查过了,初五那日,陈国公还会出现在平康坊,其他一切按照之前的设计行事便是。”

李泰点头,他轻轻敲着桌案,半天之后,才缓缓的开口道:“表兄,说服陈国公并不难,难的是本王到如今都想不通,父皇究竟在想做什么,明明征伐高句丽在即,却偏偏同时让尚书左右仆射出缺,若仅仅是一个还好,但是两个……”

尚书左右仆射同时出缺,这让李泰对接下来的事情,有些没有把握。

柴令武略微思索,然后说道:“殿下,若是觉得不对的话,要不要停下来?”

“不用。”李泰想都没想,直接摆手,看向柴令武说道:“陈国公现在怕是对于成为宰相充满了期望,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本王只需要告诉他真相,那么他立刻就会崩溃。”

李泰看着柴令武,摇头道:“本王现在反而是担心,他在知道了真相之后,胡乱做些什么,最后乱了本王的计划。”

往前一步就是宰相职位,但偏偏一步被退入了深渊。

“不会!”柴令武看向李泰,摇摇头,说道:“陈国公战场宿将,他不会轻易做些什么的,但他一定会做些什么,不过这就不会针对殿下,而是会针对……”

“针对父皇!”李泰顿时明白了过来,随即他摇头道:“本王担心的就是这个,他若是触怒了父皇?”

“陈国公没那么傻,触怒陛下,是他最没有办法的最后一步,但他一定会做些什么,而且以他的手段,试探陛下的同时,也不会让任何人察觉到是自己做的手脚。”柴令武想了想,还是摇头道:“臣想不通,臣怎么都想不通陈国公会怎么做?”

“那便只有看着了,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李泰神色严肃下来,然后看向柴令武说道:“陈国公的事情按计划就行,但房二自从回京之后就不出门,表兄,你得想办法见他一面,不管未来如何,本王都需要房相的支持。”

“是!”柴令武点头,房玄龄如今虽然不再是尚书左仆射,但他是司空,是在尚书左仆射之上的司空,依旧还是宰相,只不过是无法触碰尚书省的事务罢了。

柴令武现在隐约的已经触摸到了李泰的计划,他知道这里面,房玄龄的作用非常重要。

而能不能拉房玄龄下水,关键便要看房遗爱!

柴令武不知道李泰暗中谋划的那件事,能不能将房玄龄拖住。

但他知道,一旦房玄龄下水,加上侯君集和张亮,李泰便是和皇帝,也能掰掰手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4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