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五十一章 本王越来越看不透皇兄的算计了(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晋王府。

刚刚下朝的李治,皱着眉头步入书房。

将远游冠挂在衣架上,李治缓缓的脱下朝服。

姬家福刚进门,赶紧上前帮忙,低声道:“殿下,臣来。”

“嗯!”李治微微点头,任由姬家福帮他将衣冠解下,然后换上常服,走到了长榻上坐下。

抬起头,李治沉吟着说道:“情况有些不对啊!”

“什么不对?”姬家福小心的将热茶放到了李治身前。

李治摩挲着茶杯边缘,轻声道:“今日朝上,监察御史杨正突然弹劾太子荒淫,却恰好撞上了太子孺人张氏有孕,让父皇很是高兴,父皇也没有怪罪杨正,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杨正是如何知道东宫之事的?”姬家福诧异的抬头,以太子对东宫的控制,不应该啊!

“应该是皇兄故意让人传出去的消息,目的就是让杨正弹劾,顺带将张氏有孕的消息在朝堂上公开。”李治摇摇头,道:“但是不对啊,这种事,就像皇兄他自己说的,在除夕夜宴上提出此事,其实是最有利的,没必要现在就公开。”

“会不会是太子在辞去御前听政之权后,为了收拢人心,才提出此事的。”姬家福看着李治,低声道:“不说别的,此事,陛下绝对会万分高兴的,如此一来,陛下对太子便不会太过猜忌,甚至之前有的一点猜忌之心也会放下……太子现在收获也不少。”

李治轻轻点头,但随即,他又摇头道:“话是这么说不错,但是,今日是腊月二十三,是新年之前最后一个常朝,之后除了宰相和三省值官,其他人都见不到父皇,所以今日提和除夕提差别不大,更甚至于除夕提出,更能安定人心。”

“那臣便不知道了。”姬家福有些不解的摇头,他低声说道:“殿下,光是如此,还不够吗?”

“不够!”李治抬头,看向窗外:“皇兄是什么人,这两年,本王逐渐的看透,他这个人稳扎稳打,又深谋远虑,今日行事又能为日后布局,李义府的事情不就是这样吗?”

姬家福微微一愣,随即赞同的点头。

李义府原本是晋王文字,就是因为和东宫接触了几次,配合东宫行事,这才一步步的被太子直接拉拢了过去。

李义府的背叛,对李治来讲,每一次提起,都是一次伤害。

“今日的事情也是一样,本王有种感觉,皇兄这一次的谋算,必然有着更大的意图。”李治皱着眉,使劲的摇摇头,抿着嘴说道:“但是,本王就是看不透。”

“殿下!”姬家福赶紧拱手,说道:“殿下,太子有所算计,这是必然之事,不过臣觉得,他应该不是针对殿下而来的,殿下不必焦虑。”

“他不是针对本王,那就是针对父皇。”李治侧头,看着姬家福说道:“他针对父皇,就是为了未来登基铺路,这对本王同样不利,所以,这件事情必须要弄清楚。”

“殿下要不去问问别人,骆宾王臣看应该能看出什么来。”稍微停顿,姬家福低声说道:“实在不行,殿下就想办法去问问赵国公,赵国公目光敏锐,或许能够看出什么来。”

“不错,应该问舅舅。”李治突然笑了,点点头道:“皇兄在针对父皇,这一点舅舅是不会允许的,他应该能看出什么来!”

“是!”姬家福稍微松了口气。

“而且不止如此。”李治有些得意的笑笑,说道:“通过此事,如果能够和舅舅拉近距离,就更好了。”

“是!”

……

东宫崇德殿。

李承乾坐在长榻之上,长孙祥和宇文仲方站在长榻左右。

张玄素,来济,窦德玄,李义府,封言道,高真行,张大安,岑长倩分列站立大殿两侧。

一名浅紫色官袍,样式古怪的官员,戴着黑色璞帽进入殿中,然后沉沉的叩拜在地:“外臣,高句丽特使,金上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万安!”

“平身吧。”李承乾微微抬手。

“谢殿下。”金上泉起身,稍微松了口气,然后拱手道:“殿下,臣此番来,是奉了国主之令,拜见天可汗而来。”

“国主?”李承乾皱眉,问道:“你是奉了高宝藏的令来的大唐?盖苏文就这么让你来的?”

“外臣……外臣其实是逃出来的。”金上泉满脸苦笑,微微抬头道:“盖苏文在五月份的时候,对国中宣布,彻底断绝对大唐的朝贡,商贸往来也一概不许。”

李承乾有些疑惑的问道:“高句丽对大唐的朝贡四年没有了吧,为何今年才宣布断绝?”

“因为国中百姓以为他们年年对大唐朝贡,但大唐却对高句丽妄行征伐。”金上泉摇头,说道:“他们根本不知道,盖苏文每年都将他们上献的对大唐朝贡,全部都用到了军中。”

“他得了好处,让大唐挨骂是吧。”李承乾轻轻冷笑。

高句丽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先做错了,然后才引得大唐征伐。

但他们一直都以为是大唐做错了。

“百姓无辜!”金上泉认真的拱手,然后恳切的说道:“所以国主让外臣使唐,面见陛下,实奏高句丽事,然后协助陛下,解决大唐和高句丽之战。”

“原来如此。”李承乾点点头,目光平静的看向神色诚挚的金上泉,点头道:“此事孤回头就禀奏父皇,不过高句丽内情,还需要卿现在说给孤听。”

“是!”金上泉神色收敛,然后认真的说道:“臣离开国中时,费尽全力,获得了一些关于国中兵力粮草布置图……”

……

两仪殿中,李承乾跽坐在丹陛之下,侧身看向皇帝说道:“金上泉此来,说他是高宝藏的麾下,同时携带了一部分兵力粮草布置图,一批金银珠宝,还有两名高句丽美人,一起敬献父皇。”

“美人!”李世民摇摇头,叹声说道:“为什么总会有人以为大军征伐之事,会因为女人而有所改变。”

李承乾轻轻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敬献美女也好,和亲也罢,本质都是相同的,用来表达善意。

但实际的根本,不过是给双方一个台阶而已。

本质上,还是政治上的图谋。

“太子,这件事情,你怎么看?”皇帝转头看向了李承乾,这件事情毕竟是李承乾和金上泉接触的。

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李勣,于志宁,马周,杜行,上官仪,孙伏伽等人,全都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略微沉吟,然后看向皇帝,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有诈!”

“有诈!”李世民一愣,随即脸色一沉,说道:“你是认为此人不是高宝藏派来的,而是盖苏文派来的。”

“倒也不是!”李承乾拱手,然后沉吟的说道:“此事,儿臣和东宫诸官议论过,最后得出结论,金上泉可能真的是高宝藏派来大唐的,但盖苏文很有可能知晓此事,而且予以促成的。”

“盖苏文给了假的兵力粮草布置图,然后诱使大唐出兵,他却留下了伏兵。”李世民顿时冷笑,这种手段他当年用的最熟。

长孙无忌坐在一侧,然后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是如何察觉到金上泉的问题的,太子也不可能知晓盖苏文的粮草和兵力配置吧。”

李承乾笑着点头,说道:“舅舅说的对,孤自然没办法知晓盖苏文的粮草和兵力配置,其实孤一开始也是信他的,但是直到他说,他要协助大唐,解决大唐和高句丽之战……”

“他不是要协助大唐,他是要了解大唐对高句丽的用力方略。”皇帝拳头顿时在桌案上一砸,眼神中带着一丝恼火。

很多事情,一旦看穿了目的,那么其他很多事情上的问题,也都能看出来了。

如果大唐不怀疑金上泉,那么金上泉介入大唐对高句丽的用力之事,也正常的。

但一旦开始怀疑他,他一些暗藏的目的也就能够看的出来了。

李承乾拱手,说道:“真正让儿臣彻底怀疑他的,是他说他是高宝藏的亲信,奉了高宝藏的命令,然后从高句丽逃出来,然后越过大海,最后成功的抵达大唐,带了不少金器和两名美人……儿臣查过,那些东西的确是从高句丽带来的。”

“盖苏文不会犯这么明显的错误吧?”李勣忍不住的抬头。

“盖苏文没有犯错。”李承乾摇头,说道:“金上泉离开平穰的时候,只是带了金器和粮草兵力布防图,美女是在熟人的领地找的,真正让儿臣开始起疑的,是他和高宝藏见面了,而且从他所言,两个人还谈了不短的时间。”

“不可能,盖苏文不会给高宝藏一丝一毫的机会。”长孙无忌直接摇头,看向皇帝说道:“盖苏文是什么人,高宝藏的亲信,能杀的他都杀了遍,即便是有人苟活,也是监视的重点,如何会让他轻易见到高宝藏。”

“不错,金上泉能够从平穰逃出来可以,但他如此还能找到人,找到船,然后平安的抵达大唐。”李勣摇摇头,说道:“若真是如此,那就是天佑高句丽了。”

“上苍如何会庇佑一个弑君夺权的逆贼。”皇帝平静摇头,说道:“盖苏文这是在给朕设局啊!”

五月,甲寅,高丽王藏遣使谢罪,并献二美女,上还之。

二月,唐太宗招集群臣商议再击高丽。朝议以为不可。

太宗乃听从大家的意见派遣偏师骚扰高丽国民耕种。

次月,牛进达、李海岸、李勣等唐将分兵由海陆进攻高丽,无功而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1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