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八章 房玄龄谋反?(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四月入夏,蝉鸣阵阵。

昭德殿位于太极殿东,门下省东北,龙首渠从中间流入武德门。

皇帝已经离开骊山,过了函谷关,去往洛阳。

李承乾放下手里的奏本,看向昭德殿外。

龙首渠上有两座桥,一座通往史馆,一座通往弘文馆,史馆和弘文馆都紧挨着门下省。

政事堂也在门下省,但可惜,现在在长安的宰相只有一个魏征。

当然,整个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都留了足够的班子,帮助李承乾处理朝政。

皇帝去了洛阳,不可能所有的朝政全部都送到洛阳去处理。

所以,关中,剑南,陇右,甘凉,西域,还有吐谷浑和草原,很多事情都会在长安处理一遍。

只有这边没法决定的事情,才会送到洛阳交给皇帝去处理。

当然,轮到李承乾直接去处理的事情也不多,魏征将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多数事情,三省六部的人就已经处理……

“殿下。”熟悉的有些沙哑的声音在殿外响起,李承乾抬头,就看到一身紫色官袍,面色谨慎,眼神审视的魏征出现在殿外。

李承乾赶紧直起身,点头道:“郑国公,请进。”

魏征走入殿中,对着李承乾认真的拱手上揖。

“免礼。”李承乾抬手道:“郑国公请坐。”

“多谢殿下。”魏征这才走到李承乾的左上坐了下来。

魏征目光略过李承乾桌案上的奏本,微微了然,然后才好奇的问道:“殿下似乎很重视兰州长史李德謇?”

放在李承乾桌案上的,的确就是李德謇的奏本。

李承乾笑笑,然后看向魏征,认真的问道:“魏相可知道李德謇最初是什么时候来东宫任职的吗?”

“臣不记得。”魏征很直接的摇头,这种小事,他关注不到。

“是贞观十年,吐谷浑之战后。”李承乾说完,轻轻的叹息一声。

魏征皱了皱眉头,说道:“是吐谷浑战后,李靖被高甑生和唐奉义弹劾谋反之后?”

“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不是在卫国公率十六万大军攻伐突厥,也不是他统领十万大军灭吐谷浑的时候,而是在战后,他被人诬告谋反之后。”

“那件事?”魏征摇摇头,叹息一声,说道:“高甑生毕竟是秦王府的老人了,当年在洛阳城下又有大功,他的弹劾陛下是要认真对待的。”

“此中的事情,魏相不提,孤也是懂得的。”李承乾淡淡的笑笑。

无非就是李靖不是秦王府序列的老人,也和高祖皇帝的老臣走的不近,和尉迟敬德,程咬金甚至是魏征这批降将也没有关系,虽然屡立战功,又做过尚书右仆射,但说实话,在和秦王府那些老人对阵的时候,皇帝不信任他很正常。

不过正常归正常,但终究还是伤了人心。

“自那之后,卫国公便谨守府门很少外出了。”稍微停顿,李承乾感慨的说道:“李德謇明明是宰相之子,却差点被人诬陷成了罪臣之子,那个时候入东宫,日夜胆颤,孤就多照顾了一些,后来他就被调去松州了。”

李德謇是聪明人,他看的出来,以当今皇帝的态度,对他们一家都不怎么信任,所以……

所以他对李承乾非常忠诚,是李承乾手上不多真正可以信任的人才。

……

“说起李德謇。”魏征看了一眼桌案上的奏本,然后又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苦心积虑的将李德謇送到兰州,然后又紧盯吐谷浑和突厥,心中究竟是怎么盘算的?”

李承乾在吐蕃身上有了很多心思,这一点魏征看的很清楚。

无论是让松赞率军下吐谷浑高原,查看低原瘴的状况,还是说宣扬吐蕃王室子嗣单薄意图引起内外动乱的手段,都是作用在吐蕃身上的,然而,这终究难以摆脱一个问题,吐蕃距离大唐太远了。

“孤没有多少想法,前后诸番行为,不过是为了让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能够在吐谷浑众人面前,当众向长安遥拜,向父皇遥拜而已。”

李承乾说着,拳头忍不住的微微紧握。

“还是在损折吐蕃赞普的威信。”魏征依旧摇头。

李承乾笑笑,说道:“孤派了一个画师去吐谷浑,正好,如果吐蕃赞普遥拜长安的话,就把图绘下来,然后等到年底作为年礼送给父皇。”

魏征猛然抬头,惊讶的看着李承乾,说道:“殿下有心啦。”

“孤做儿子的,孝敬父皇本来是应该之事。”李承乾听到魏征的夸奖,高兴的点点头。

这件事他做的没错。

不过有一件事,他没有说,那就是阎立本已经开始创作步辇图。

没错,就是那副流传千古的步辇图。

步辇图将会在今年年底的时候,被阎立本敬献给皇帝。

整个大唐,能够比拟阎立本的画师并不多,李承乾的手上,更是只有汉王李元昌一个。

最后结果比不比得上是一回事,起码在立意上,李承乾绝对不会比阎立本差。

……

魏征稍微喝了口凉茶,然后又继续问道:“臣听说殿下曾经上奏陛下,希望能在党项诸州以西,筹建昌州?”

李承乾不知道今日魏征为什么这么多问题,但他还是认真的回答道:“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因为太远,所以父皇否了。”

“殿下可知,六年前,灭亡吐谷浑之后,朝中商议后续,有人曾经提过,要在吐谷浑立羁縻州,以羁縻州的方式,来治理整个吐谷浑。”魏征抬头,直直的盯着李承乾。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缓缓的摇头道:“孤那个时候才十五岁,记得曾经似乎有过这么一个议论,但很快,事情就定了下来,重建吐谷浑,以慕容顺为吐谷浑王,去年初,慕容顺死,以其子慕容诺曷钵继为吐谷浑王,嫁弘化公主。”

“不错。”魏征点点头,说道:“当初建议在吐谷浑立羁縻州的是梁国公。”

房玄龄?

李承乾稍微有些诧异。

“但是老臣,还有其他一些人,最终劝的陛下,还是重立吐谷浑,没有行羁縻州之法。”魏征平静的说出了情况。

“为何?”李承乾有些好奇。

“北面已经在突厥设立十几个羁縻州,若是在吐谷浑也设立几个羁縻州。”魏征抬头,直直的盯着李承乾说道:“一旦有事,那么大唐立刻便是又一个南北朝十六国,五胡乱华的局面。”

李承乾顿时一凛,脸色已经有些难看了起来。

“羁縻州之法,说到底,就是外族内附那一套,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到了极盛,但最后结果呢?”魏征看着李承乾,问道:“吐谷浑说到底是鲜卑人和羌人,羌人在汉末是什么,殿下应该记得吗?”

“贯穿整个东汉的羌族叛乱,丁零和匈奴都有参与。”李承乾神色稍微和缓,但依旧紧张。

正是因为东汉后期对羌族的征伐耗费了汉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有了后来天灾之年的黄巾之乱。

“羌人的内附的本质,是因为吐谷浑之地的羌人太多,所以内附甘凉陇西一带,入了大汉,但却又因为大汉人口的发展和羌人产生了冲突,之后才是官吏压迫,赋税超收的情况,这才有了羌人叛乱之事。”

魏征抬头,看向李承乾说道:“不说吐谷浑,光说突厥,殿下觉得,几十几百年之后,突厥人究竟是会融入大唐,还是说会背叛大唐,甚至趁着大唐某个时候虚弱的时刻,狠狠的捅上一刀?”

李承乾的脸色十分的难看,根本就不用他去推测,历史已经告诉了他答案。

“殿下还记得高昌吧?”魏征突然转口说了高昌。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高昌攻灭之后,朝中也会商议过究竟是要设州县,还是要复立高昌?”

“臣是反对在高昌设立州县的。”魏征摇摇头,说道:“这倒是和吐谷浑无关,单纯是因为太远,而不好驻守罢了。”

李承乾点点头,要不是丝绸之路太过重要,远隔沙漠两千里驻兵,的确难以想象。

“但臣是赞同征伐高句丽的。”魏征抬眼,看向李承乾,认真说道:“臣只是反对陛下亲征而已。”

“这倒是孤之前没有听过的。”李承乾微微摇头。

征伐高句丽如今还是机密,李承乾虽然猜到了一些,但还是不如魏征和皇帝商议更加直截了当。

“但是,房相却是反对陛下征伐高句丽,甚至反对陛下在拿下高句丽之后,在高句丽立州县。”魏征突然间又甩出来一句。

李承乾看着魏征怔住了,许久才有些沉重的说出两个字:“魏相!”

“此次陛下在骊山被袭,那两名禁卫队率,他们惮于行役是没错的,因为他们害怕的,不是到洛阳,而是到高句丽。”魏征冷笑,说道:“所以他们才会夜射温泉宫,希望陛下停止征伐高句丽。”

温泉宫,皇帝被袭,房玄龄,高句丽。

这几个词莫名的在李承乾的脑海中勾连了起来。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出现在他的脑海中,那就是前世皇帝东征高句丽时,有人举报房玄龄谋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392s